米兰世博会:开往上海的大船上

2015-08-12 08:02骆海鹰
文化交流 2015年8期
关键词:克罗齐永康世博会

骆海鹰

米兰举办2015年世界博览会,意大利企业家、中国永康市荣誉市民保罗·罗斯送我一盒相关之书。

这是一盒小开本的套书,共有三册,两册红色封皮的分别是中文、意大利文本,书名为《开往上海的大船上》,还有一册是介绍资料。这套书由意大利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和意大利米兰市政府共同编辑,作为米兰世博会在中国的宣传品,也可以理解为是米兰世博会对上海世博会的精神承接。

《开往上海的大船上》其实是一篇游记。1890年6月,一位叫朱塞皮娜·克罗齐的意大利年轻姑娘前往上海担任纺纱厂助理,游记记录了她在轮船上及到上海的经历。书名是编辑改写的,原作者的标题是“一个旅行游记。从米兰到上海。中国。”

让人感兴趣的,是这篇游记尽管只有18页,但里面包含着许多历史信息,读起来也很感新鲜。但让人疑惑的,是意大利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和意大利米兰市政府为什么选择这本书作为米兰世博会在中国的宣传品?为什么以这种形式把上海世博会和米兰世博会联系起来?难道没有其他选择?通过阅读这本书,笔者体会了意大利组织方的深刻用意。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综合性世博会,也叫注册类世博会。综合性世博会每五年举办一次,本届为米兰世博会。综合性世博会每两届之间可以举办专业性世博会,也叫认可类世博会。这是经国际组织选举确定的,看来很平常,是巧合,但意大利米兰市市长朱立亚诺·皮萨皮亚认为“这并不是巧合”,上海与米兰经济、文化的交往史,注定米兰与上海要连在一起。

100多年前,像朱塞皮娜·克罗齐那样,有许多意大利人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上海,从事经济和文化交流。同样,在那时也有许多中国人远涉重洋去了米兰。现在,米兰华人社区是米兰这座城市最古老、最为庞大的社区之一,并以自己的根源和传统为骄傲。1979年,上海和米兰结为友好城市。两座城市分别是亚洲及欧洲重要的金融、商业及文化中心,极大地促进着两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如今,有越来越多的米兰企业,不断地在中国寻找独一无二的资源和人才,为双方共同的发展与繁荣创造出新的机遇。

于是,我联想到在永康有一群像保罗·罗斯这样的意大利人。21世纪初,老家在米兰的保罗·罗斯来中国开办工厂,他最终先择在浙中城市永康创办首家真正意义的纯外资企业——永康拉瓦清洗设备有限公司。2014年,该公司成为永康市纳税百强企业。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人来到永康,开展进出口贸易、工业产品和建筑设计、意大利餐饮业等。最近有报道说,意大利农机企业(中国)中心也有意来永康落户。如此众多的意大利与中国、与永康的经贸合作,证实米兰市长关于上海与米兰世博会的承接“不是巧合”的观点。

《开往上海的大船上》一书,从100多年前一个小人物的经历告诉今人,中国与意大利、上海与米兰有着多么深的联系,它以时空概念说明上海与米兰的历史事实。意大利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裴思泛认为,意大利人与中国的关系并非只是马可·波罗、利玛窦等众所周知的人,同时也属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小人物的故事同样颇有趣味并富有教育意义,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从100多年前的朱塞皮娜·克罗齐到现今的保罗·罗斯。如今已经退休了的保罗·罗斯,仍然在永康从事经贸活动。他把好的意大利项目介绍给永康,把永康好的产品输送到意大利;他经常组织永康人搞“派对”,无形中交流了中西方文化。正是这些小人物实实在在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朱塞皮娜·克罗齐是这样,保罗·罗斯也是这样。把《开往上海的大船上》一书作为米兰世博会的宣传品,其真正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其实,《开往上海的大船上》并非是为迎合米兰世博会而特意充当“宣传使者”的。2013年,该书参加了由意大利国家日记档案基金会组织的“皮耶维文学奖”评选,获得最佳作品奖。现在复旦大学任地理学教授的史提法诺认为,朱塞皮娜·克罗齐19世纪末前往上海工作的游记,从历史地理角度讲,本身已具有重要意义。与通常意义上的作者不一样,朱塞皮娜·克罗齐的独特性赋予这篇游记更多的价值。她不是精通多门语言的知识分子,或是在异国他乡旅居的旅行者,而是一工人阶层的妇女,她没有受过上层社会或文学作品的影响,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写作能力差,因此,与同时期或之后的游记相比更富有实验性。这也是《开往上海的大船上》一书的文学价值所在。

我谈论这本书,主要目的不在于其文学性,更多的是政治和历史意义,还有现实意义。书作为历史的承载物,告诉后人以前的事,会使人思考得更多。100多年前的情况,朱塞皮娜·克罗齐告诉了我们许多,当今,正值经济全球化时代,保罗·罗斯这群在永康的小人物的故事仍在进行。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猜你喜欢
克罗齐永康世博会
为申办2030世博会,釜山将全力以赴
论姚永康瓷塑《世纪娃》的艺脉文心
永康日報
“店小二”王永康,这个月可真忙!
克罗齐和马克思历史观的比较
浅谈克罗齐表现说
克罗齐后期美学的若干变化
晚清世博会参展棉纺织品的分析
流变与传承
——秦汉时期“伏日”考论
喜游世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