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艺文志》《旧唐书·经籍志》考证三则

2015-08-12 09:14王安琪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新唐书考证艺文志

王安琪

摘要:《新唐书·艺文志》与《旧唐书·经籍志》是两部重要的史志目录,也是学者追溯查询我国古代典籍流传的重要依据。然而,在书籍著录过程中,由于抄录人员的资质问题,或者誊录时的笔误等原因,年代久远后,必定会有前后说法不一致的现象。因此,这不仅要求学者们在引用时须得谨慎,也使得考证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唐书·艺文志》;《旧唐书·经籍志》;考证

《旧唐书》编修于五代时期的后晋,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其中的重要一志《经籍志》是采用毋焽的《古今书录》修成的,其将《古今书录》的小序和提要删除,仅留存其书目,共两卷。《新唐书》是北宋宋祁、欧阳修等撰,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年)全书完成,由曾公亮进呈。其中的《艺文志》(以下简称《新志》)由欧阳修主编,除著录了《旧志》所录之书还增加了开元以后的唐人著述典籍,在很多内容上《新唐书》对《旧唐书》有所增补和勘误。然而,由于抄录人员的资质问题,或者誊录时的笔误等原因,年代久远后,必定会有前后说法不一致的现象。因此,本文将中华书局出版的《旧志》与《新志》对读,勘误其中之异同。

一、《五经正义》著錄考证

在《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中都并未见有书名为《五经正义》者,而据《旧唐书》卷七十三《孔颖达传》中记载:“先是,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等诸儒受诏撰定《五经》义训,凡一百八十卷,名曰《五经正义》。”在《旧志》“甲部经录”中可见的只有:

“《周易正义》十四卷,孔颖达撰”;“《毛诗正义》四十卷,孔颖达撰”;“《尚书正义》二十卷,孔颖达撰”;“《礼记正义》七十卷,孔颖达撰”;“《春秋正义》三十七卷,孔颖达撰”。五者合计共有一百八十一卷。这里可以推想而知,当初的《五经正义》乃有可能是《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尚书正义》、《礼记正义》、《春秋正义》合刊名。

《新唐书·艺文志》亦分别载录:

“《周易正义》十六卷,国子祭酒孔颖达、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太学博士马嘉运、太学助教赵乾叶、王谈、于志宁等奉诏撰。四门博士苏德融、赵弘智复审。”此记载多出二卷。王琰误作王谈。

《通志》卷六十三载:“《周易正义》十四卷唐孔颖达”

《崇文总目》卷一载:“在《周易正义》十四卷唐太尉长孙无忌与诸儒刊定,宋朝端拱初,国子司业孔维等奉诏,是正其言主申王学云。”

但在《玉海》中则采用了《新志》中的说法:“正义十六卷国子祭酒孔頴逹、顔师古、司马才章、王恭、太学博士马嘉运、助教赵干叶、王谈、于志宁等奉诏撰。四门博士苏徳融赵弘智覆审。旧志十四卷书目十四卷宋朝端拱元年十月祭酒孔维等校正”《玉海》在注释中说明了《周易正义》在《旧唐书·经籍志》中的记载是有十四卷。但并未说明多出的两卷是从何而来。

“《尚书正义》二十卷国子祭酒孔颖达、太学博士王德韶、四门助教李子云等奉诏撰。四门博士硃长才苏德融、太学助教隋德素、四门助教王士雄赵弘智覆审。太尉扬州都督长孙无忌、司空李勣、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吏部尚书侍中高季辅吏部尚书褚遂良、中书令柳奭、弘文馆学士谷那律刘伯庄、太学博士贾公彦范义郡齐威、太常博士柳士宣孔志约、四门博士赵君赞、右内率府长史弘文馆直学士薛伯珍、国子助教史士弘、太学助教郑祖玄周玄达、四门助教李玄植王真儒与王德韶、隋德素等刊定。”

“《毛诗正义》四十卷孔颖达、王德韶、齐威等奉诏撰,赵乾叶、四门助教贾普曜赵弘智等覆正。”

“《礼记正义》七十卷孔颖达、国子司业硃子奢、国子助教李善信贾公彦柳士宣范义郡、魏王参军事张权等奉诏撰,与周玄达、赵君赞、王士雄、赵弘智覆审。”

“《春秋正义》三十六卷孔颖达、杨十勋、硃长才奉诏撰。马嘉运、王德韶、苏德融与隋德素覆审。”此记载三十六卷,《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三《经籍考九》记载:“春秋正义三十六卷《崇文总目》:唐国子祭酒孔颖达撰。”又《孔颖达传》中也记载了《五经正义》共一百八十卷。故此推论《旧志》中记载的《春秋正义》卷数实属错误无疑。

二、《陈书》著录考证

《陈书》是记述南朝陈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也是二十四史中卷帙最少的一部。《陈书》共三十六卷,其中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无表志。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对《陈书》的卷数和撰写作者的记载,完全不同:

《新唐书·艺文二·史部》载:“姚思廉梁书五十六卷,陈书三十六卷,皆魏征等同撰。”

《旧唐书·经籍志·史部》载:“陈书三卷顾野王撰。又三卷傅縡撰。又三十六卷姚思廉撰。”

现存二十四史中的《陈书》是姚思廉所撰三十六卷。并且在《陈书·序》中也有记载:“陈书六本纪,三十列传,凡三十六篇,唐散骑常侍姚思廉撰。始思廉父察,梁陈之史官也,录二代之事未就而陈亡。隋文帝见察甚重之,每就察访梁陈故事,察因以所论载每一篇成辄奏之。而文帝亦遣虞世基就察求其书,又未就而察死。察之将死,属思?以继其业。唐兴武徳五年,高祖以自魏以来,二百余岁世统,数更史事。”

由此推断,《陈书》的作者应该是姚察、姚思廉父子。先有姚察撰写了一部分,未完成的部分,由其子姚思廉接着撰写。但是在新志中记载“魏征等同撰”是什么意思呢?这一点,在《旧唐书》卷73《姚思廉传》中记载:“三年,又受诏与秘书监魏征,同撰梁陈二史。思亷又采谢炅等诸家梁史,续成父书,并推究陈事,删益博综顾野王所修旧史,撰成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魏征虽裁其总论,其编次笔削,皆思亷之功也。”这里记载的十分清楚,魏征虽一同撰写,但是只是“裁其总论”,主要的内容还是姚思廉撰写。

那么《新唐书·艺文志》中所记载的“陈书三卷顾野王撰。又三卷傅縡撰”是从何而来呢?《玉海》卷46中记载:“唐志:姚思亷陈书三十六卷。史通史初有,顾野王、傅縡大建初,陆琼续撰,姚察删改。察有志修梁陈二史,至贞观初,其子思亷为着作佐郎,续成之。陈书历三世传父子数十岁而后成。嘉祐六年八月,校雠八年七月始,纪六列传三十。魏征等同撰。陆琼陈书四十二卷,三年魏征唯裁其总论。”

原来顾野王和傅縡都曾撰写过《陈书》,但是并未完成,姚察在其基础上,又增补内容,继而其子姚思廉,在姚察的基础上,最终完成了《陈书》一共是三十六卷,其中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

三、蒋济《万机论》著录考证

蒋济,魏国重臣,历仕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官至太尉,为魏国出过不少有价值的建议。蒋济在汉末出任九江郡吏、扬州别驾。后被曹操聘为丹杨太守,不久升任丞相府主薄,西曹属,成为曹操的心腹谋士。蒋济死后谥号景侯。留有《万机论》等著作,而《新唐书·艺文志》与《旧唐书·经籍志》对于蒋济的《万机论》,却有不一样的记载:

《旧唐书》卷47《经籍志》:“《万机论》八卷,蒋济撰。”

《新唐书》卷59《艺文志》:“《蒋子万机论》十卷,蒋济。”

据《三国志》卷14《魏书·蒋济傳》记载:“文帝即王位,转为相国长史。及践阼,出为东中郎将。……济上《万机论》,帝善之。入为散骑常侍。”

《三国志》卷37《庞统传》裴松之注:“蒋济《万机论》云许子将褒贬不平,以拔樊子昭而抑许文休。”

可见,蒋济确实撰有《万机论》,并且在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中,还引用过其文本。由此,也可以推断《万机论》与《蒋子万机论》应是同一本书。但其确切卷数,《三国志》中却没有详细记载。

《隋书》卷34《经籍志》:“《蒋子万机论》八卷,蒋济撰。梁有笃论四卷,杜恕撰。刍荛论五卷。锺会撰。梁有诸葛子五卷,吴太傅诸葛恪撰,亡。”

《玉海》卷62:“《万机论》,蒋济传。字子通,上万机论,文帝善之。《隋志·杂家》八卷书目《蒋子万机论》十卷,凡五十五篇。杂论立政用人兵家之说,及考论前贤故事杂问。《唐志》十卷,《旧志》八卷,《三国志注》引万机论。”

《文献通考》卷214《经籍考》:“《将子万机论》二卷。陈氏曰:魏太尉平阿蒋济子通撰。按《馆阁书目》十卷,五十五篇,今惟十五篇,疑非全书也。”

清代严可均《全三国文》卷33《魏·蒋济》:“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建安中仕郡计吏州别驾,拜丹阳太守,寻为扬州别驾,免。曹公为丞相,辟为主簿,徙西曹属。文帝即王位,转相国长史。及受禅,出为东中郎将,进散骑常侍,后复为东中郎将,征拜尚书。明帝时封关内侯,迁中护军,又迁护军将军。齐王即位,徙领军将军,进封昌陵亭侯,迁太尉。曹爽诛,进封都乡侯。卒,谥曰景侯。有《万机论》十卷。”

“蒋子万机论谨案:《隋志》杂家,《蒋子万机论》八卷,蒋济撰,《旧唐志》同,《新唐志》作十卷,《直斋书录解题》作二卷,《称馆阁书目》十卷五十五篇,今惟十五篇,非完书也。至明而二卷本亦亡。《国史经籍志》以八卷入儒家,以二卷入杂家,虚列书名,又误分为两种,不足据。今从《群书治要》写出三篇,益以各书所徵引,定著一卷。嘉庆乙亥岁四月朔。”

综上可推论,三国时期魏国名臣蒋济向文帝上书《万机论》八卷,后世遗失,到宋代,仅存有二卷,清代从《群书治要》中辑录出三卷。

此外,我们可以看到,《新志》和《旧志》在著录体例和内容上也有很多的差别。在对图书的注解上《新志》也比《旧志》更全面广泛。《旧志》效仿《隋书·经籍志》,只著录书名和卷数,而将作者姓名置于注中。《新志》继承《汉书·艺文志》的方法,将作者姓名列于著录书籍之前,再著录书名和卷数,使读者对图书的作者、书名和卷数一目了然。如“班固《汉书》一百一十五卷”。并且《新志》的注解比较《旧志》更为全面和广泛。余嘉锡赞扬《新志》道:“惟《新唐书》于诸撰人未立传者,则详注始末于《艺文志》,可谓知著录之法,诸史皆不及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⑴注解作者。注解作者字号、祖籍。⑵注解成书的背景和目的。⑶注解成书的年代。⑷注解图书的内容和形式。⑸注解图书的别名。⑹注解书籍的残缺情况。

参考文献:

[1]后晋,刘昫.《旧唐书》志六《经籍志》[M].中华书局出版,1968页.

[2]宋,郑樵.《通志·艺文略》.

[3]《新唐书》卷58《艺文二·史部》[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4]《旧唐书》卷46《经籍上·史部》[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1990页.

[5]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卷14《魏书·蒋济》[M],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

猜你喜欢
新唐书考证艺文志
《明史·艺文志》史部地理类订误十一则
睿智与稳健:解读两唐书中的狄仁杰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之唐贞休世系再考
《旧唐书》与《新唐书》“突厥传”之比较
述往思来:《新唐书》的编纂思想和特点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
芜湖《商务日报》档案之发现及初步研究
基于考证与实操并举的会计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
《南明史·艺文志》经部著录标准商榷
《汉书·艺文志》“辑而论篹”句释说——“论语”二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