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布莱克:从“天真”走向“经验”

2015-08-12 21:10卫明张琳琳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蜕变宗教天真

卫明 张琳琳

摘要: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早期最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主题鲜明,意境深远,具有浓厚的象征和宗教色彩。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其两首同名诗歌《扫烟囱的孩子》,阐释它们在意象、主题和对宗教态度的不同,揭示布莱克的作品和思想从“天真”到“经验”的蜕变。

关键词:天真经验;宗教;蜕变

“从一粒沙看世界,从一朵花看天堂,把永恒纳进一个时辰,把无限握在自己手心”,是英国早期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广为人知的一首短诗。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布莱克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注重透过细节来观察整个世界、反映社会现实。正因如此,他的作品大多源于真实生活,语言质朴,通过塑造平凡的人和物来揭露现实社会的残酷与黑暗,以抒发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和宗教的憎恨与谴责。在布莱克刻画的意象中,“孩童”给人们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他笔下的孩子时而天真单纯,时而无限悲苦,富有深意。

布莱克的作品主题鲜明,用词浅显却饱含深意,具有浓厚的象征和宗教色彩,但在当时却不被人们接受,为此他一生穷困潦倒。然而潦倒的生活也让诗人更贴近贫苦大众,使他对劳动人民的疾苦感同身受,这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真实的生活素材,也使得他的诗歌充满对统治阶级和教会的不满与反抗。不过他对社会与宗教的认识也是随着自身的经历从天真走向经验,逐渐成熟的。

布莱克所处的时代,工业革命方兴未艾:手工劳动逐渐被机器生产所替代,大批工人失业;大肆建造工厂占用了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本家们更是对产业工人进行残酷剥削,十几个小时的连续工作却仍难换得温饱。于是,农民和工人为求生存不断反抗,甚至破坏机器,却遭到政府的血腥镇压。国内局势动荡不安,英国还连年对法国作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布莱克的诗歌正是对这样一个社会的真实写照。其代表作《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最广为流传。在《天真之歌》里,布莱克成功刻画了孩子在饱受世间疾苦前的天真与单纯。而在《经验之歌》中,诗人的笔锋转向贫苦大众的不幸遭遇和愁苦心事,浓墨描绘了一个充满痛苦、贫困和战争的黑暗世界。诗人的人生经历让他对世间邪恶与痛苦的认识进一步升华,而这部诗集正标志着诗人人生观的发展。

社会的混乱以及自身的不幸遭遇促使布莱克在他的作品中尽情抒发着对统治阶级的憎恨与斥责,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与怜惜。

一、《扫烟囱的孩子》对比分析

《扫烟囱的孩子》是分别收录于威廉·布莱克《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中的两首同名诗歌。前一首诗中,布莱克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身临其境地描述了扫烟囱孩子的不幸。作为这些孩子中的一员,“我”主要讲述了工作伙伴汤姆·达克的一个梦境。梦中,天使将困在黑棺材里的小男孩们都解救了出来,并将他们带到了一片阳光明媚的草地上玩耍。而后一首诗则通过大人和孩子之间的对话展开,孩子的父母将他遗弃在雪地里招揽生意,自己却跑到教堂去歌颂上帝,诗人借孩子之口对当时的社会进行犀利地嘲讽。

在這两首诗中,布莱克都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孩子的迫害——即廉价雇用孩童清扫烟囱的社会现象。扫烟囱男孩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特殊工种,它是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由于当时房屋和工厂的烟囱被改造得又窄又小,只能容下孩子爬进去。而贫苦人家又实在无力将孩子抚养长大,只好将他们卖去做扫烟囱的童工。这些儿童虽然人数不多,但遭受的苦难却特别深重: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冒着生命危险钻进有钱人家各式各样崎岖狭窄的烟囱里清扫烟灰,却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白天清理烟囱,晚上还只能睡在烟灰堆里或者烟灰袋子上,长时间不能洗澡。由于长期与烟灰为伴,他们很容易患病,再加上工作的危险性和恶劣的生活条件,很少有人能活过14岁。

虽然这两首诗都是在描写这样一群可怜的孩子,揭露并批判剥削童工的社会现象,但它们在意象、主题和对宗教的态度上却大相径庭。

(一)孩童意象

布莱克这两首同名诗歌的主要意象都是年纪不大,并生活在苦难中的扫烟囱男孩,但是他们却代表了“天真”和“经验”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

在《扫烟囱的孩子》(《天真之歌》)中,诗人通过叙事者“我”讲述了小男孩汤姆·达克的一个梦。从名字上看,布莱克用了一个英国并不常用的姓“Dacre”,恰与“黑暗”一词的英文“dark”同音,也许诗人正是想借此暗喻汤姆生活在黑暗之中,但是汤姆却并没有意识到社会的黑暗:当他那一头漂亮的卷发被剪去的时候,“我”安慰他说“头发被剃了也好,这样就不会担心它再被烟灰糟蹋。”虽然“我”的安慰显得那么无奈与讽刺,汤姆还是非常单纯地听从了“我”,停止了哭泣。而在汤姆的梦中,当天使告诉他,只要做一个乖巧顺从的好孩子,上帝就会做他的教父,永远保护他时,他也毫不怀疑的相信了,并且天真地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得到来世的幸福。所以第二天,当汤姆在“寒冷”和“黑暗”中醒来后,他却感到“开心”和“温暖”,并拿着自己的工具继续工作。因此,汤姆也成为《天真之歌》中最具代表性的孩童形象之一:他天真,顺从,虽然生活困苦却仍坚信上帝,对来世充满希望,俨然还保存着在了解世间疾苦前的单纯,对于苦难,他欣然接受,因为他憧憬未来。

但是,在《扫烟囱的孩子》(《经验之歌》)中,雪地里的小男孩却已经深刻地体会到了世间的黑暗,也认清了统治者、教会和上帝的虚伪。与汤姆相比,他已经有了更为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认识。他的天真早被残酷的社会和冷血的父母无情地摧毁了。诗中,布莱克采用了对话的方式,让孩子自己道出了他所遭受的苦难。他的父母因为看到他在荒野上愉快地玩耍,就让他穿上“晦气的黑衣服”,还教他吟唱“悲伤的曲调”, 一面让他在寒冷的雪地里哭喊着招揽生意,一面却跑到教堂去歌颂上帝。可怜的孩子看清了父母的无情和教会的残忍,他饱受生活的折磨,对世间疾苦了然于心,痛苦和折磨让他认清了社会压迫的本质和宗教的腐败,甚至还看穿是“上帝、教会和国王一起,用我们的苦难建成了天堂”。 很显然,这首诗中的孩子虽然仍有一副天真的外表,但内心已然看穿了现实社会和教会的本质,对于苦难,他默然接受,因为他无力改变。

布莱克笔下这两个孩子从“天真”到“经验”的变化,象征着布莱克本人思想从“天真”到“经验”的飞跃,以及他对社会本质的认识从单纯到深刻的转变。

(二)主题思想和感情色彩

虽然这两首《扫烟囱的孩子》都涉及到资本主义制度给孩子带来的苦难,揭露英国政府、教会对儿童的摧残,但是他们的主题思想却不尽相同,并蕴含着不同的感情色彩。

《扫烟囱的孩子》(《天真之歌》)共24行,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四行为第一部分,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我”的悲惨命运: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去世,父亲在“我”还喊不清‘扫呀,扫的时候,就把“我”卖去扫烟囱。原诗中,诗人用“weep”代替“sweep”有两层用意:一是强调男孩在被卖去扫烟囱时年龄还太小,甚至在沿街叫喊着招揽生意的时候,连“sweep”这个词的完整发音都喊不出,突显孩子命运的悲惨,以及他父亲的无情与无奈;另外,“weep”有“哭泣”的意思,读者由此也更能感受到诗中的凄凉和孩子的伤心。布莱克在这首诗中直白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忍与冷酷,但除此之外,本诗还蕴含着另一层含义,旨在告诉人们要相信上帝,履行自己的职责,只要坚忍,上帝总有一天会庇护他们。诗的第二部分对此进行了印证:汤姆被剪掉头发后,正是因为他的听话顺从,当晚就有天使进入他的梦乡,解救他们这些可怜的孩子。天使还告诉汤姆,只要他做个乖巧的好孩子,上帝就会做他的教父,他再也不会缺少欢乐。布莱克更是在全诗的末尾直接点出了主题:“各尽本分,就不怕灾难。”以此劝诫人们接受现实,做好本分,相信未来的光明和上帝的慈爱。因此,尽管这首诗里也有苦难,但主要的感情色彩还是积极乐观,满含希望的。

而在《扫烟囱的孩子》(《经验之歌》)中,布莱克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直指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压迫,借小男孩之口直抒对统治者、上帝和教会的批判。例如诗的第一句“大雪里一个乌黑的小东西”中,“乌黑”和“雪”就产生了一种视觉上的对比,给人感觉好像是远远地看见一个黑乎乎的小东西在茫茫的白雪地里移动,引起读者的注意。而诗人巧用“乌黑”一词,既指出了小男孩因为扫烟囱而全身脏兮兮的,又暗指他的天真已经被世间的苦难与黑暗所污染破坏。因为与汤姆不同,这个孩子已经饱尝了世上的苦难。诗中还出现了其他几处对比,如:当孩子在雪地里哭号叫喊时,他的父母却跑到教堂去歌颂上帝;当孩子在野地里快乐地玩耍时,他的父母却让他穿上象征死亡的黑衣等。布莱克运用对比手法,不仅表达了他对这些孩子的怜悯和关怀,还同时对迫害孩子的英国社会进行了猛烈抨击。虽然他这首诗中的语言平铺直叙,用词浅显,语气却充满了嘲讽,这种嘲讽因对比而愈发强烈,其抨击力度更大过了正面的谴责。因此,该诗的主题与前一首形成鲜明的对比,对社会和教会的谴责更能引起共鸣。而全诗的感情色彩充满讽刺与无奈,与前一首的乐观和希望不同,诗中流露着诗人的悲观与绝望。

(三)对宗教的态度

威廉·布莱克的诗歌主题鲜明,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具有浓厚的宗教、批判和象征色彩(李佳媛:2009)。在他的诗中,很多意象都具有象征意义,并且体现了他的宗教思想。而在《扫烟囱的孩子》这两首诗中,诗人对宗教的态度也发生了从“天真”到“经验”的转变。

事实上,布莱克曾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相信上帝解救世人的觀念,并希望借助宗教的力量规范人们的言行,使人们各尽其责,自我救赎,得到来世的幸福。在第一首诗中,汤姆梦见天使拿着明亮的钥匙,将锁在黑棺材里的男孩们解救了出来。“天使”作为上帝的信差,是上帝仁爱的化身,而它手中明亮的钥匙即是光明的象征,天使将孩子们黑棺材中解放出来象征着仁慈的上帝将孩子们从黑暗的烟囱和暗无天日的生活中拯救出来。那阴森黑暗的棺材,既象征着他们平日里工作的烟囱,又象征着他们的苦难生活。同时“棺材”也意味着死亡,天使的解救其实也是在暗示汤姆只有在此生结束之后,才能获得来世的幸福与光明。在这首诗中,布莱克对上帝和基督教的信仰是盲目的,就像诗中汤姆相信天使的话一样,他也坚定地相信着基督教的教义:只要人们各尽本分,便无所畏惧。此时的他还相信上帝的慈爱,企图用宗教的力量引导大家安分守己,默然忍耐,以期来世得到救赎。

而在第二首诗中,他对宗教的态度与之前却截然相反。他用嘲笑的口吻讽刺孩子父母对宗教的盲目崇拜和对自己骨肉的冷漠,更借孩子之口直接批判上帝和教会的虚伪,指责他们和统治者无异,无视劳动人民的疾苦,还加重了他们的苦难。这首诗中,宗教不再是人们的精神鸦片,麻痹着人们的内心,而是虚伪和腐败的幻象。诗中虽寥寥数笔,但布莱克借小男孩之口清晰地表达了他此时对宗教的态度。也许是遭受了太多的苦难,布莱克逐渐认清了教会的本质,他的思想也逐渐从天真走向经验,并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二、结语

布莱克的这两首同名诗,虽然都是以孩童的口吻,讲述了扫烟囱的孩子所遭受的不幸和苦难,但是它们的意象、主题、感情色彩和对宗教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的。通过对布莱克这两首诗歌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形象地感知布莱克所生活的社会,也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布莱克的作品和思想从“天真”到“经验”的蜕变,看出布莱克个人的成长与观念的成熟。他的诗歌是真实社会的再现,不仅揭露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黑暗与悲惨,更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判,为后来研究当时的英国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参考文献:

[1] Geoffrey Keynes. Poetry and Prose of William Blake[M]. London: The Womens Press, 1948.

[2] Michael Phillips, Interpreting Blak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3] William Blake. Selected Poetry[M]. W.H. Stevenson,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8.

[4] 李佳媛.论威廉·布莱克诗歌特点[J]. 作家杂志,2009(5).

[5] 施义慧.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扫烟囱儿童的命运[J]. 史学月刊,2010(3).

[6] 张小宁.布莱克诗歌反映的社会现实,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 2008, 22(3).

[7] 威廉布莱克.布莱克诗集(张炽恒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作者简介:卫明 (1989-),中国海洋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张琳琳 (1989-),中国海洋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蜕变宗教天真
天真热
天真童年
天真给你最美的梦
论美国电影中的癫狂之美
“微”体验:因“生”动而生动
正本还需清源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