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寒
(求是杂志社,北京100727)
●专稿
进一步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宗寒
(求是杂志社,北京100727)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仍不相称。当代世界正在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21世纪的竞争,核心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既有基础优势,开展创新,发展创新,进一步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国力水平,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生产力水平;经济总量;人民生活水平;经济社会;科技革命;科技创新;发展中国家;提高综合国力
这些年来,我国的发展变化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带根本性的。发展变化的基本标志是经济总量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的557亿元增长约105.5倍,比1978年的3 645亿元增长16.1倍,换句话说,目前3天多的产量就相当于1949年全年的经济总量,20天的产量就相当于1978年全年的经济总量。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由1950年的4%上升为目前的12%以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增长到2013年的26 955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提高16.5倍。经济质量和结构有重大变化。从旧中国不会造汽车,不会造飞机,农手工业产值占90%的农业社会,变为已建立起完整现代工业体系的工业农业社会。制造业和主要工业消费品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信息电子产业居世界第二位,高新技术的产值达到40%以上。工业化进入中上期阶段。农业基础稳固,由主要种粮食转化为以粮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第三产业长足发展,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1%,超过第二产业而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交通、能源、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跨越式发展,不断改善。城镇化率达到53.7%。我国的发展变化受到世界的重视和称赞,2014年3月举行的第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家峰会,把“寻找中国发展的密码”作为主要议题,研究中国发展的经验。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菲尔普斯说,谁能成功解释中国经验和快速进步,谁就能是下一个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
但我们不能不看到,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上去了,但与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仍不相称,我国人口数占世界总人口数1/5,经济总量仅占世界12%多,人均产值排在世界80多位。更需关注的是经济质量和全面发展状况。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消耗高,质量低。我国曾长时间依靠投资发展生产,一些企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导致不少行业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另一方面一些行业投资不足,尤其是高新技术投资不足,研发落后,创新落后。我国钢铁工业、水泥工业、平板玻璃、造船、铝加工产能过剩,相当部分制造业设备处于半闲置状态。生产消耗高,污染严重。降低消耗,提高质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的状态,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会带动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我们看到,当代世界正在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基础科学正期待突破,能源、生物、材料等的研究都有重大进展。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21世纪的竞争,核心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既有基础优势,开展创新,发展创新,力争做到行行有创新,主要产品有创新,从局部创新到全面创新,期待取得前所未有的、能改变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创新创造。创新不仅是提高经济质量和规模的必由之路,而且能激发民族志气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促进中华民族向更高水平发展。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把它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实现创新强国之梦。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在发展建设基础上,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福利是我们发展建设的最终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经济是基础,抓好经济发展占第一位。要进一步抓好农业。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以有限的耕地养活了占全世界22%的人口,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2 142亿斤,比1949年的2 264亿斤增加9 878亿斤,增长了81.3%;比1978年的6 095亿斤增加6 047亿斤,增长了49.8%。粮食产量“十一连增”,成为世界最大产粮国,为保障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每年都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人均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乡镇企业发展快,一些企业已发展为产值上亿元的大工业。1978年非农产业产值占农村经济产值的比重由30.5%上升到75%。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2014年的8 896元,30多年增长11.3倍;贫困人口由2.5亿人下降到3 40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6%下降到不足3%,全国农村总体上进入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
农业现代化有明显进展。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增加,农畜产品品种改良,几个地区设置了大范围的农业高产试验田。建立了一批农业合作组织,以股份制为形式的大户经营也在发展。但必须看到,我国农业基础仍是薄弱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单产水平低,遇到灾害就减产,每年受灾面积几千万亩。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和农村的巨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我们应抓住关键环节,加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生产和农村面貌进一步发展变化。
要下力气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文化技术水平。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民现代化,农民的智力和能力现代化。缩小差距,必须从缩小形成差距的物质文化基础入手。目前我国农民文化程度低,培训少,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文化技术程度,使他们愿意留在农村,喜欢农村,劲往农业上使,农业生产力才能上去。
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发展粮食产品的深加工,把粗放生产经营模式转变为集约生产经营模式,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畜牧业、林果业、水产业和蔬菜业等,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现规模经营,形成区域整体优势。工业要大力支持农业,要向农业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技术产品装备,改变以人力为主的农业耕作方式。工业支持农业,也是发展自己。
进一步改革调整农业生产关系,坚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农户从分散经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发展规模化农业,实现土地经营权向种田能手的流转,必需以提高农民收入和效益为前提,不能侵犯农民利益和权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利用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发展社会事业。我们国家大,人口多,社会事业复杂,需求大,要求不断提高。这些年来,我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区建设、老年服务、休闲旅游等都有很大发展,但仍不能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需求。2012年,我国国家财政教育性支出21 99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6亿学生,是世界9个发展中大国唯一全面实现“普九”的国家。高教毛入学率达30%。近10年新就业1.23亿人,年均增加1 125万人。城乡就业服务创业和培训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范围扩大,2013年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3.1亿、5.7亿、1.6亿、1.9亿、1.6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形成,人们看病保健方便多了;但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教育优先未完全落实;就业压力大,一部分人仍未能就业;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城乡发展不平衡;医疗卫生资源不足,不平衡。2013年底,全国还有832个贫困县,12万个贫困村,8 249万农村贫困人口,连片贫困地区还有3 862万农村居民和601万师生喝不上干净的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民生事业发展,必须以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为重点,加快改革,进一步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的需要。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进一步推进文化事业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基础深厚,新中国建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发展观,成为我国社会发展和人们行为的根本指导思想。我国重视教育文化,全民族文化知识不断进步。我国成为一个人才资源大国,也是一个智力资源大国。我国的智力人才和科技队伍是世界上最大的。但我国创新型人才不足,世界大师级领军人才缺乏,人才结构不合理,人口总体文化程度低。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事业是一件大事。发展文化,不仅是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更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决定文化事业的发展,而且是社会成熟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事业要有具有高度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水平的人去建设、发展和维护。仅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没有高度发达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不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达,同时思想道德和文化发达,才是我们需要的社会主义。
进一步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应的污染也不断增加,大气、水、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虽然我们下大力气进行了治理,但随治理随污染,治理远未完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治理污染是摆在我们面前长期的重大任务。要看到,完成这一任务,不仅会减少污染,而且会促进技术进步。
要进一步推进政治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善政府工作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基层工作,加强法制建设,全心全意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建设好发展好我们的国家,使我国进一步繁荣强大。
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些年来,虽然我国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增长较快,但收入差距仍呈不断扩大趋势,基尼系数2000年冲过0.4的警戒线,2012年为0.474,2013年为0.473。以全国最高20%的人均收入与最低20%的人均收入相比,收入差距是10.7倍,高于美国的8.4倍、俄罗斯的4.5倍、印度的4.9倍,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扩大消费,扩大内需,尤其是解决中低收入阶层收入低、购买力不足问题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当然要从发展生产入手,但仅此是不够的,还要看到分配后面的生产关系因素,必须找到导致分配不均的原因,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我国正沿着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前进,成就巨大,人民高兴。但全面发展是无止境的,和谐发展也不是没有矛盾了;我们要不断地研究和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才能保持长期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我国社会的性质,是调动13亿人口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决定性制度因素。促进我国发展,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根本性的问题,不能有任何差池。
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标志。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劳动者才能建立分工合作、共同劳动的人与人间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根据自己愿望和利益支配、使用生产资料,为自己谋利益,消灭剥削,才有条件从全局出发,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结合集中力量办大事,抓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全局的关键事业,满足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发展;按劳分配才能成为分配的主体,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重视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发展的必然性,任何忽视排斥都是错误的,不允许、不可取的。
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必须深化改革,解决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形成,各方面的关系比过去顺了,但许多环节仍存在明显的弊端;生产力在发展,又不断出现新矛盾。国有经济如何加强管理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非公有制经济不论在管理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上,还是体制上,都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弊端需要解决。这些,只有抓住要害,通过改革,才能解决。改革任重道远,我们加强自觉性,增强主动性,敢于改,善于改,就能推动社会不断稳定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在二○一○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达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要有生产力的发展,又要有文化教育等上层建筑的发展,奋发努力,踏踏实实地建设,才能更好地建设好自己的国家。
1.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经济总量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达到与中华民族在世界应有地位和应有贡献的程度。经济是基础,生产力上不去,一切都无从谈起。只有经济总量进一步上升,国家富强,才能达到民族复兴。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和质量与中华民族在世界应有地位和应有贡献还不相称,与中华民族发展和生活提高的要求还不相称。
经济总量发展到占世界20%,达到与我国人口总量相对应的程度,人民生活水平比目前约可提高1倍,还称不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济总量达到占世界的30%,也即达到中国在世界历史上曾经达到的地位,超过人口总量的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目前约可提高2倍,可以说己从总体上恢复中华民族的历史地位,大体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济总量再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和超过发达国家,达到完全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和十分富足的水平,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那时从经济上来说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经济总量进一步提高,更重要的是全面发展,各方面的发展提高到与中华民族应有地位和应有贡献的程度,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创新现代化、第三产业现代化以及社会事业现代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产品供应充分,农业充分发挥国民经济的基础作用。工业部门设备、工艺技术、科技创新、产品及产品更新程度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工业内部比例协调,发展进步与市场要求适应。第三产业发达,交换流通畅通,人民生活方便。
3.科技创新达到与中华民族在世界应有地位和应有贡献的程度。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中华民族向以勤劳、智慧著称于世,过去创造了众多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今天当家作主,应该有更多的创造发明。能够发现创造别人所没有发现掌握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奥秘,有更多重大发明创造,促进生产力重大飞跃提升。科学技术上升到世界最高峰,社会生产力质量、规模和水平才能达到世界最高峰。经济质量的提高是发展的根本条件和标志。在关键领域、关键产业、别人所没有涉及的范围和项目上不断有重大创造发明,占领世界科技高峰,取得发言权,领先于世界之际,也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
4.改善环境,做到人们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优美,达到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相协调。自然环境不仅是人们生活的需要,而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优美协调的自然环境,人们才能正常生活,同时经济社会才能健康发展。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不可有任何忽视。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民族伟大复兴是全面复兴,不仅教育、科学、文化发达,而且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物质贫困不是复兴,精神贫困、文化贫困、社会风气败坏不是复兴。彻底消除愚昧落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损人利己、丧失诚信以及贪污腐败现象。
6.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梦,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一步是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在此基础上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缩小由于财产占有不平等引起的收入分配的差距。人人有就业机会,创业机会,全面发展机会,达到共同富裕。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每一个人的梦的统一。实现国家梦、民族梦,才能实现个人梦;国家梦、民族梦又建立在实现个人梦的基础上,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体现出来。人们为实现个人梦、国家梦、民族梦而奋斗,生活美好,工作美好,感到创造的喜悦、劳动的喜悦、生活美满的喜悦,复兴梦才能实现。
7.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总目标。富强是物质基础,民主、文明、和谐、和平是精神文化标志。中国梦是富强梦、民主梦、文明梦、和谐梦,是全面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去只是我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可望而不可及。现在,我们建立起了实现这一梦的现实条件、手段、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我们国家兴旺繁荣,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我们具有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物质基础自信、群众基础自信,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孔微,等.西方学者寻找中国高效密码[N].环球时报,2014-12-16.
[2][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22,11.
责任编辑、校对:张增强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5)05-0001-04
收稿日期:2015-04-22
作者简介:郑宗汉(1933-),男,笔名宗寒,山东章邱人,求是杂志社编审,知名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改革开放现实问题。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Level of Our Country to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Zong Han
(Qiushi Magazine Company, Beijing 100727,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our country's economy is increasing,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re continually improving. But our country is still a developing country,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re still out of proportion with our country as a populous country. The modern world is breeding a new round of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competition core of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We must seize the opportunity, exert the advantages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and existing foundation advantage, carry out innovation, develop innovation, and further improve our country's productivity level and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to achiev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 words:productivity levels, economic aggregat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economic soci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olu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eveloping country,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