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弗兰纳里?奥康纳《慧血》中颠覆性神学思想

2015-08-12 01:16刘巍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奥康纳

刘巍

摘要:《慧血》这部作品是弗兰纳里·奥康纳所创作的首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在美国的文学史上非常重要,是一部非常具有特色且具有非常重要地位的作品。在她的这部作品里面,黑兹尔这位文中的主人公从他行为言语的表面上看他一直在对传统的宗教和神明进行反抗。但是在完整的故事和他的行为及言语里面,所表现的是黑兹尔一直在追求着上帝,在故事里他最终面对的是悲剧。通过对于黑兹尔这位主人公的经历的描写,弗兰纳里·奥康纳在作品中表达了对于传统的宗教的理念和对神明的追求,这一做法的结果就是幻灭的观念。黑兹尔在精神方面的追求的整个过程中,上帝不会出现。

关键词:弗兰纳里·奥康纳;慧血;神学思想

一、反抗的表象

弗兰纳里·奥康纳所创作的这部作品里面,黑兹尔这位主人公是出生在美国的田纳西州,具体是在埃斯特罗德镇,主人公的爷爷是一个传教士,这表明了他所生长的家庭是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的,主人公就是成长在这样一个非常严格的宗教环境里的。这样的家庭背景使得他产生了一种观念,就是避开上帝就是避开罪恶,那么反过来讲,远离了罪恶才可以远离上帝。主人公相信自己可以抵御罪恶,为了证明自己,他选择了参军。军队的严格制度和严密的组织让黑兹尔认为也许可以在其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和社会的秩序。在军队中的日子里,主人公坚守着自己的信条,避开上帝就是避开罪恶。当他的战友们要带着他去逛窑子,他为了灵魂不被玷污而拒绝了。而这时战友却说他没有灵魂。黑兹尔在长时间的自我审视后发现自己确实没有灵魂。于是黑兹尔进入到虚无的状态,和他人相同。

在离开军队之后,主人公宣布自己不相信上帝。黑兹尔从一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为了让自己确信没有上帝也没有罪,他开始做各种宗教中亵渎神明的事情,玩弄女色。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开始宣扬自己的宗教理念,一个新的教会——“没有基督的教会”。黑兹尔在布道中宣扬寻求真理的唯一方法是亵渎。他亵渎神明,反抗宗教,甚至可以冷酷地杀害别人。之后他的教会吸引到了一个名为胡弗·肖茨的职业传教士,传教士觉得这里面有可以利用的价值。胡弗参照着主人公的教会建立了自己的教会——“没有基督的基督圣教”,然后雇佣一个假先知索拉斯·莱菲尔德,让这个假先知主持宗教活动。索拉斯的样貌酷似主人公,吸引到不少人也赚到了钱。这件事让黑兹尔非常愤怒,他开车撞死了这位假先知。在故事的这个部分里,黑兹尔的言行看似是不相信上帝以及挑战和质疑了上帝的存在,但是在言行的背后也表现出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还是对上帝有追求。真正的不相信者应当是冷漠而不屑的,黑兹尔在面对信仰和宗教时所使用的手段是疯狂的反抗,恰恰证明了黑兹尔的内心里还存有疑惑也可能是希冀。

二、皈依的目的

主人公在人前一直宣扬自己是虚无主义者。他对别人说自己不相信上帝,这实际上是书中所描绘的时代里众人的特点。而黑兹尔的精神世界里只有上帝。主人公一直在努力地否定自己的过去,而他内心里实际却是想要重新获得和拯救自己的过去。“耶稣那褴褛的身影在树丛中躲躲闪闪地示意他改变方向去往那不知该如何插足的黑暗之中, 让他懵然无知地走向深渊, 等到猛然惊觉时, 却已经葬身水底!”这一景象预示了主人公的未来。褴褛的身影表现了神明和宗教的无能为力,葬身水底表明了追寻上帝的指引的结果。这使得黑兹尔的内心深处存在追求上帝也感到恐惧而希望远离的矛盾。

主人公在十岁的时候偷看到一个裸体的女人,回家后被母亲责打。于是黑兹尔穿上了放有石头碎瓦的鞋子,等待着上帝显灵惩罚或者宽恕自己。这个行为揭示了黑兹尔之后的言行的目的,他希望能够让上帝显灵。主人公疯狂地亵渎神明,等待着上帝的惩罚,之后又进行苦修,期盼上帝的救赎,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上帝显灵,是在追求上帝,只是方法不同,目的相同。黑兹尔认为远离罪恶就会远离上帝,所以他在追寻上帝时就是通过接近罪恶希望能够接近上帝。他一直犯罪,一直亵渎神明,就是在渴望上帝的惩罚,只要能够证明上帝存在,就能够证明人类可以被救赎。

黑兹尔一方面一直在声称自己不相信上帝,另一方面又一直在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着上帝。黑兹尔在寻找宗教的意义,他想要找到新上帝。而在实际的追求中表明了黑兹尔最终还是在追求那个传统意义的上帝,而传统的宗教和神明在新的时代和社会里已经毫无生机,黑兹尔的追求面临破灭。奥康纳评价道: “黑兹尔摒弃了木乃伊说明了一切。他用灵魂和肉体全力以赴在寻找的东西突然被呈现在他的眼前, 他明白他必须摒弃它, 他发现那并不真正是他在寻找的东西。”

主人公在最后选择放弃其在物质的现实生活,他弄瞎了自己的眼睛,希望能够通过全身心对于精神世界的投入而使自己的精神得到满足。他放弃了自己的感官,也是表明他放弃了对于物质的全部追求。他过度的自虐和对物质需求的否定使得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最终躺在一个废弃工地的排水沟里奄奄一息。黑兹尔一直在努力去寻找一个可以克服虚无状态的新的生活方式,结果却成了“没有信仰的世界中的最后一位殉道者”。黑兹尔弄瞎自己的双眼是为了更清楚地看到感官世界以外的东西,但是,他什么也没看见。这种双目失明的做法为他点燃的内心的信仰之火带给他的却是彻底的幻灭。肉体的残缺并没有带来灵魂的圆满。

参考文献:

[1] Barth, Karl. Church Dogmatics III/4.Rev.ed. Edinburgh: T.&T. Clark, 1961:531 ,17.

[2] O'Connor, Flannery. Collected Works.Ed. Sally Fitzgerald.New York: Library of America, 1988:921.

[3] O'Connor, Flannery. Wise Blood.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7.

猜你喜欢
奥康纳
“感觉再也不会跟以前一样了”:奥康纳《异乡客》中的“危机瞬间”
大法官奥康纳:做出决定,就绝不回头
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观
“物质变换”和“生产条件”的比较及其启示
表达
弗兰纳里·奥康纳《启示》中的宗教情结
纪念弗兰纳里·奥康纳辞世五十周年
——国内奥康纳研究综述
弗兰纳里·奥康纳文学作品的多重审美空间解读
浅析奥康纳《好人难寻》的创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