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跳远运动员竞赛中心理状态的分析与研究

2015-08-12 06:00杨玉环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5期
关键词:心理状态

杨玉环(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对跳远运动员竞赛中心理状态的分析与研究

杨玉环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跳远运动是田径运动中一个最古老的项目,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而兴盛起来,跳远的运动形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跳远的技术和成绩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为在跳远竞赛中运动员不仅要消耗很多的体能,与此同时也消耗着大量的心理能量。若在比赛中运动员不能很好的调节心理机能状态,即使技术和速度的利用率再好,也很难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所以调节好心理状态对运动员发挥更高、更强的竞技水平有极大的影响。影响跳远成绩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了跳远成绩能有所提高,本研究从跳远运动的心理状态出发,对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员竞赛时的心理状态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为提高跳远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提供参考。关键词:跳远运动 心理状态 比赛心理 调节方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运动会跳远男子12名运动员。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调查访问法。

2 跳远比赛前心理状态的形成

心理状态是指当前时刻心理活动的相对稳定水平,是心理活动的背景。比赛中的心理状态,也是在内外刺激物的作用下,在大脑皮层一定区域兴奋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不是在任何心理状态下都适宜参加比赛,更不是在任何心理状态下参加比赛都有取胜的希望。而且,在比赛的各个阶段,对心理状态的要求也不相同。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所以,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既与赛前所面临的任务、环境、气氛等客观条件有关,又与运动员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意志、性格等主观条件有关,通常表现出下列四种心理状态。

2.1赛前淡漠状态

心理活动处于较低水平,对刺激物反应微弱。表现为对比赛的不重视,不愿把心理活动集中在赛事上,这种状态不能动员身体各器官、系统参加紧张的竞赛,因此,这种心理状态未改变前不宜参加比赛。

2.2赛前过度紧张状态

心理活动达到极度紧张水平,表现为过早兴奋和过度兴奋。比赛前几天就进入临战状态,希望马上投入比赛。由于过度兴奋,对微弱的刺激也产生强烈的反应,这种过度兴奋需付出和消耗极大的生理能量和心理能量,因而运动员很容易疲劳。

2.3赛前盲目自信状态

处于这种状态的运动员喜形于色,有的也装作很沉着的样子。对情况不愿意冷静分析思考,表现浮躁,总相信能轻易取胜和侥幸成功,所以不积极动员全身心的力量参加比赛和克服困难,遇到挫折情绪消沉,最后失败的一塌糊涂。

2.4战斗准备状态

心理活动处于较高水平,对强烈的刺激物能产生适度的反应,对微弱的刺激物保持较高的感受性。所以,对与比赛有关的各种状况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善于觉察对方的微小变化,这时处于最佳的竞技状态。

3 分析与讨论

跳远运动不仅是速度与技术的完美展示,更加重要的运动员每一轮次过程中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调节,调节的好坏直接影响跳远比赛时运动员成绩的发挥,现主要分析跳远运动员比赛中的心理状态。

运动员在比赛中一般会有的心理状态紧张、焦虑、这些反应是每个运动员在比赛时或多或少都会有,因为运动竞赛是运动员通过身体运动过程而进行的心理、技术和体力的比赛活动。所以适度的身心紧张完全必要的。但是,如果兴奋性过高而变为过度紧张,过度焦虑,就会造成运动机能的失调,这种过度紧张、焦虑的出现一定会对比赛产生影响,其结果一定是成绩下滑,所以这种机能的失衡一定要进行好的心理调节。

赛前,运动员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对下列三个问题有所认识:

(1)这次竞赛的重要意义。

(2)对方(包括那个运动队和队员)的实力和士气,对方的战略和战术。

(3)自己的身体状况、竞技状态和心理状态。

在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对竞赛的态度、情感、动机和行为,常常表现出下述紧张、过度紧张、焦虑、过度焦虑等心理状态。下面是对我校运动会中12名运动员比赛时心理状态的调查如表1。

表1分析了运动员在比赛时心理状态的一个百分比,很多人都出现了紧张的状态及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深层次的特别紧张特别焦虑的状态,紧张程度占到了很大的比重,既然运动员能反映出自己在比赛时有这样的心理状态。这也就说明心理状态对成绩的发挥非常的重要,如何解决运动员在比赛时产生的紧张状态、特别紧张和焦虑就成了当下解决的问题,这也就说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状态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例子也在说明心理状态对高水平运动员也有极大地影响。

我国男子跳远名将黄庚,1996年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及格赛上跳出8.12米列为第五的好成绩,可以说,此时他的竞技状态良好。但是,决赛时由于他求胜心过急(心理不稳定),结果仅有第一条跳出了7.79米,后两跳成绩均不理想,未能进入前六。赛后黄庚对教练说:我太想赢这场比赛了,觉得第一条没有放开跳,第二跳想加速度,前几步太积极,结果步长缩短,后几步又跟不上去,没踩上板,第二跳不好,第三条就更受影响。如果黄庚平时心理训练手段多一点,入场后采取一些心理调节的措施,稳住情绪,很可能会取得更理想的成绩。

表1 运动员心理状态调查表(N=12)

还有我国跳高运动员朱建华,1983年9月22日在上海以2.38米的成绩打破2.36米的跳高世界记录,成为当时世界上跳的最高的人。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他却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之外,只跳过了2.31米。当时,许多体育评论家认为,朱建华赛前思想负担是没有跳出应有水平的原因之一,换言之,他当时的心理状态不适合参加比赛。在运动竞赛史上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所以,一定要研究运动员比赛时的心理状态。

4 赛中产生这些心理状态的原因

所谓运动竞赛中产生这些心理状态,就是指在比赛时因为有对手和观众的存在而使运动员产生高度紧张的情绪,致使比赛难以顺利进行,或造成运动成绩下降等结果的心理上和行为上的各种现象。

引起跳远运动员产生这些心理状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运动员对于比赛的进行、动作的表演以及对于比赛成绩抱有过高的要求和期望。尤其跳远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欲望过分的强烈,所设定的目标太高太远而又过于计较成绩和名次;强烈的感到周围的人对于自己的期待,过于要强,总想着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取胜,过分用力或过分拘谨等,这样对步点的准确性有极大的影响。

(2)在比赛进行中感到周围的人的密切注视。观众的注目和拉拉队的声援,尤其会使跳远运动员充满自我表现的要求,致使斗志过度高昂,从而产生一种情绪上的不安和恐怖。唯恐失败造成自己跳不好的难堪和别人的失望。这种不安和恐怖会左右着运动员的行为,给跳远比赛带来极大地消极影响。

(3)在跳远的比赛当中运动员对自己的比赛成绩,对每个动作的完成,以及对跳失败的可能性感到担心和不安,例如担心比赛失利,因而引起悲观失望和增强无力感。对比赛失败的预感和不敢想象取胜的心理状态,也导致精神过度紧张。

(4)过度的紧张状态所引起的不安反应(如心情过分激动、出汗、面色发白、头晕、尿频等植物性神经机能亢进的症状)被运动员认知后,所产生的焦虑又会进一步加深情绪的不安程度。

5 如何调节运动员心理状态

(1)调节和控制情绪,据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尔的研究,情绪受三个因素的制约。一般而言情绪受刺激因素、生理因素、认知因素的影响。刺激因素主要通过感觉器官从外部获得,如比赛场上的器械、设备、观众的倾向及其呼叫、场馆的气温、教练员的语言、表情、举止、对方状态等这些刺激都会引起运动员的各种情绪,这就要求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心里好似无人之境,为此,要学会两种方法:①转移注意法,②理智控制法。生理因素,内环境的平衡、骨骼肌的紧张程度,都会使运动产生紧张、焦虑,因此采取的心理训练如自律训练、心理放松、气功,认知因素,由于情绪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认识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加强思想修养,提高认知水平,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情绪。

(2)恰如其分的临场指导。运动员常常不能全面认知比赛的局势,更难正确认知自己的技术动作、配合别人等方面的缺点,所以教练员的临场指导是必要的。但是,有的指导往往引起运动员情绪紧张或意志消沉,比不指导还坏。所以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动作应当流畅,不应有过多次数的有意识的干涉,所以,指导次数不宜过多,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教练员都应该沉着冷静,态度亲切。如果教练员在赛场上动作慌乱,语无伦次、神情紧张,那就会使运动员立刻紧张起来。指导时言简意赅,切记啰嗦,不但会使运动员对指导产生厌烦情绪,而且使运动员感觉教练员缺乏信心,以致失去斗志。所以教练员一定要在指挥时注意队员的情绪变化,恰当的进行指导。

(3)适度的激活水平,运动员在比赛时要动员整个身体进入工作状态,以便发挥一切潜力参加比赛,这样对全身器官都有一个激活作用。运动员的激活水平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所以要在赛前就开始激活,到正式开始比赛时激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并持续一段时间,以保证创造优秀成绩,这是因为激活水平的高低与运动成绩的好坏不是直线相关关系,从较低的激活水平开始,随着激活水平的提高,运动成绩也逐步提高,但如果激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如果继续提高,超过了最佳界限,也就是兴奋性过高时,运动成绩就反而下降了。为此,赛前要适当动员,就是准备运动也要为此目的服务。

(4)自我放松、表象练习、催眠等方法,也可以降低紧张水平。在运动员比赛时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使运动员进入不慌张的状态,可以做些幅度不是很大的跳步练习,既可以调动运动员比赛的兴奋性也可以使运动员心理放松。

参考文献

[1]杨宗义,丁雪琴.运动竞赛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张浩波.浅谈跳远运动员心理训练对情绪调整的作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1).

[3]施达生.观众情绪对临场比赛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2(3).

[4]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5]宫秋雁.跳远助跑的心理训练[J].田径,1995(5).

[6]徐细根.紧张心理与跳远踏板准确性的关系[J].浙江体育科学,1991(1).

[7]刘绍君.浅谈运动员临场时的情绪调节[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5(2).

[8]黄敏雄.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赛前的心理调节[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1).

中图分类号:G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5(c)-0019-02

猜你喜欢
心理状态
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危急重症孕产妇院前急救心理及疼痛的影响
空中交通管制中人为因素影响的研究
细致化护理在改善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中的作用分析
心理状态对声乐演唱的影响
浅谈主持人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教师应关注自己的亚心理健康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浅谈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