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荣生,龚思成
(1.湖州师范学院监察审计处,浙江湖州313000;2.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关于提升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思考*
龚荣生1,龚思成2
(1.湖州师范学院监察审计处,浙江湖州313000;2.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问题主要是审计报告质量不理想和审计整改意见落实不到位。要提升审计质量,需要从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岗位责任制落实审计质量责任制;在审计项目上要自始至终按照规定程序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建立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检查审计质量;同时国家审计机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指导力度,从而实现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全面提升。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责任制;全程管理;评价体系
高校内部审计通过对学校与资源利用有关的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并进行确认、评价、咨询,旨在促进完善管理控制、防范风险、创造效益,从而促进学校事业目标的实现。随着高校的发展,经费来源不断多元化,经费规模正在迅速扩大,政府和民众对高校也越来越关注,从而对高校内部审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从整体看,是指内部审计工作的优劣程度,或者说是学校领导及师生对审计结果的满意程度;从审计项目看,内部审计质量是指一个特定审计项目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和相关职业规范的遵守情况。审计项目质量是审计质量的核心,抓好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是审计质量控制的落脚点。所谓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确保其审计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从宏观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一般包括内部审计督导、内部自我质量控制与外部评价三个方面。从微观看,内部自我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和审计项目负责人通过适当的手段对内部审计质量所实施的控制,内部自我质量控制包括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与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两个层次,最后的落脚点在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第六条明确要求,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应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定期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对所属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的质量评估。
(一)审计报告质量不是最理想
导致审计报告质量不理想的客观原因是审计人员力量不足,没有建立审计质量检查制度。一个审计项目完成之后,将审计材料进行归档,就意味着审计工作的结束,但审计效果如何,并没有人去追究。人是有惰性的,做得好与不好一个样,谁又愿意积极做好它呢?或者说做好的积极性是不会很高的,正如现在很多单位评先进,单位把先进的指标按人头分到下面部门,于是人数少的小部门就开始了轮流享受先进,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失去评比先进的意义;从而出现了审前调查流于形式,审计方案没有突出项目特点;以为自己对财务熟悉,凭经验办事,审计过程中没有按照内部审计准则规定的要求实施必要审计程序,最后的结果就是审计报告质量不高,少有精品。
(二)审计整改意见落实不到位
审计整改意见落实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是内审的地位没有达到最理想状态,内审机构独立性还存在问题。尽管,《浙江省高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程(试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操作行为规范化”中明确规定了内审监督制度占15%,其中内审机构建立占50%,内审机构不独立的在该项中只能评为中。内审机构只要独立不管其他项如何,该项至少可获得良。但是,目前还有部分高校审计机构和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有利的一面似乎是提高工作效率,但对于充分发挥审计的职能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因为审计部门提出审计整改意见之后,需要有一个独立的纪检监察部门来协助,督促审计整改意见落实效果。
要提升高校内部审计质量,领导重视是前提,建章立制要先行,规范程序是关键,成果运用是目的。纵向来看,实行责任制,层层抓落实;从项目来看,自始至终,全过程规范程序;最后要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考核。
(一)从上到下,建立责任制,层层落实审计质量
《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探索建立审计质量岗位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审计质量岗位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开展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因此,要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一定要层层建立责任制,领导高度重视,层层抓落实;环环紧扣,全过程控制,责任到人。
首先,建立领导责任制。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注重顶层设计,增强审计质量意识。对于一个单位的审计工作而言,领导重视是前提。领导责任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设置,应当与审计的权威性一致,由行政主要领导负责,并有一个副职领导协管;根据规定成立学校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的组成要考虑到成员的专业背景,领导小组的职责明确,经常研究工作,有例会制度,对审计部门提出的年度计划、年度总结进行讨论,适时地对审计报告进行讨论或对审计年度工作报告和审计意见进行专题研究。第二,独立设置审计机构并在人员和经费上给予充分保证,确保审计工作质量。第三,重视审计结果的应用,对于审计部门年度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整改意见,通过校长办公会议,由校长办公室下达整改通知,由校长办公室或监察部门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
其次,建立部门责任制。审计职能部门负责人抓落实。审计职能部门负责人的水平决定了学校审计工作的理念、思路,显示一个学校的审计实力。审计部门的责任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建立健全学校的内部审计制度,如:学校内部审计办法、内部审计规程、内部审计流程、内部审计复核制度、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办法、预算审计办法、科研审计办法、基建修缮审计办法、基建项目跟踪审计办法等,并逐步推行审计责任制度、审计质量检查制度、审计公开制度。第二,向学校校长办公会议提出审计年度工作报告;同时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抓住高校系统普遍关注的热门问题,结合本校实际,根据部门的审计力量,提出新一年的审计工作计划建议。根据校长办公会议确定的审计年度计划,安排审计任务,落实审计小组,对审计小组提出明确的审计要求。做好审计项目检查。第三,加强对专兼职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教育和培训,逐步要求审计人员全部持证上岗。第四,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逐步建立审计处长、计财处长等的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和学校治理作用。
最后,建立岗位责任制。具体的审计项目落实到审计小组实施。应当实行审计项目组长负责制,审计组长的责任是自始至终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全过程。审前准备阶段:认认真真做好审前调查,明确审计重点,编制审计方案。审计实施过程中:规范审计取证等审计程序,落实审计复核制度。在实施审计的各阶段都要加强审计沟通,逐步开展审计项目的自查或评估。
(二)自始至终,规范程序,全过程管理审计项目质量
年度审计计划的形成、审计任务的安排、审计项目的实施、审计项目的检查,都要按照内部审计准则和学校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执行。从具体的审计项目实施来看,审计项目的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审计结果的优劣,对项目质量的管理就是整个质量控制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所以审计小组在接到审计任务后,主要应该做好以下事情:第一,认认真真做好审前调查。审前调查是编制好审计方案的基础,审计方案是审计项目的指导性文件,没有充分的审前调查,就难以制定出高质量审计方案。第二,编制系统的审计方案。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应从严格审定审计目标是否明确,审计范围是否适当,审计重点是否突出,重要性水平和风险评估是否恰当,审计方法是否适宜,审计步骤是否合理,审计人员分工和审计的时间安排是否科学等方面上下工夫,充分发挥审计方案的审计工作指南作用,切实促进审计工作质量、效率和水平的提高。第三,做出审计记录。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所作的原始证据是编写审计报告、做出审计决定的重要依据。审计记录的好坏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及审计工作的效果,它贯穿整个审计工作的全过程。详尽的审计记录既可以保证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其依据审计记录不会进行重复审计,审计项目结束时,也可以作为审计资料,归人审计档案保管,以便防范日后审计风险,保护审计人员利益。第四,实行审计项目组长负责制。如要求主审人员对审计证据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审计组长对审计报告质量水平负责,审计部门负责人对审计结果落实负责任。遵守主审、审计组长、审计机构负责人对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制度,进一步加强审计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控制,落实审计责任制,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三)建立制度,构建指标,加强审计质量自我控制
基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看,质量管理需要有一个PDCA循环。PDCA循环中4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含义是:P(Plane)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Do)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检查,就是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 (Action)处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认可或否定。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并获得了经济成效。在内部审计质量问题上,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真正地进行检查和处理。因此,我们首先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建立一个校内的审计质量自我控制制度,从而,改进解决内部审计质量管理问题,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视角分析,仅仅有质量管理制度还不能真正落实到位,只有有了一个科学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才有可能做好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依据“第2306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要求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从高校内部审计实际出发,分基本要求(100分)和绩效加分(20分)两大类进行构建。
基本要求指标分保障性质量(40分)和审计项目质量(60分)2个二级指标。(1)保障性质量评价指标的构成。保障性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领导体制(5分)、审计机构独立性(10分)、审计人员配备(10分)、审计经费保证(5分)、审计制度建设(5分)、审计计划制订(5分)等6个三级指标。高校内部审计要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学校治理的作用,首先要领导高度重视,审计机构独立,审计制度完善,人员充分有力,经费切实保障。(2)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指标的构成。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审计小组(3分)、审计方案(8分)、审计通知书(3分)、审计证据(15分)、审计工作底稿(5分)、审计报告(15分)、审计档案(5分)、后续审计(6分)等8个三级指标。审计项目质量是审计质量的基础。要做好审计项目,也就是要严格按照内部审计准则规定的步骤和内容实施。
绩效加分指标主要是看审计成效(10分)和审计创新(10分)2个二级指标。审计成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揭示问题(3分)和成果运用(7分)2个三级指标;审计创新主要包括审计创新(5分)和审计理论研究(5分)2个三级指标。现将三级指标的评价说明汇总如下(见表1):
表1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中三级指标的评价说明
表1 (续)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体系,要根据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而适时修正,有的绩效加分的指标要逐渐过渡到基本要求的审计项目质量中去。构建了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后,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审计工作或审计项目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
提升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课题。提升高校内部审计质量,除了高校自身以外,国家审计机关应当履行对内部审计的指导职责,或借助社会审计力量对高校内部审计质量进行评估,或聘请内审专家为内部审计指导员协助指导等;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当履行主管部门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督导职责,可以发挥内审协会教育分会的行业协会作用,还可以开展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交叉检查、抽查、评比等活动,各个方面共同努力,从而推进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全面提升。
[1]王素云.基于ISO9000质量管理视角的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管理[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2]陆静.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方法探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3]周浩.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刍议[J].新会计,2012(11).
[4]芦茜.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4).
[5]中内协.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S].中内协发〔2009〕19号.
[6]中内协.第2306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质量控制[S].中内协发〔2014〕2306号.
[7]审计署.2011:审计署关于印发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通知[E].审办发〔2011〕112号.
[8]浙江省审计厅.浙江省高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程[S].浙审文〔2012〕5号.
[责任编辑 杨 敏]
Thoughts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ternal Audi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ONG Rong sheng1,GONG Si-cheng2
(1.Section of Supervision and Auditing,Huzhou University,Huzhou 313000,China; 2.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Huzhou 313000,China
The quality of internal audi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inly indicates that the quality of auditing reports is unsatisfactory and auditing rectification opinions are not implemented completely. There are three factors to improve the auditing quality.Firstly,the implementation of auditing quality responsibility system should include leadership responsibility system,department responsibility system and posi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Secondly,it is necessary to perform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auditing projects.Lastly,a system of internal audit quality evalua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inspect the auditing quality.Furthermore,the national audit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and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could intensify the instructions to realiz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internal audi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quality of internal audit;responsibility system;management in the whole process;evaluation system
G647
A
1009-1734(2015)01-0113-04
2014-11-15
龚荣生,高级会计师,从事高校内部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