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君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乒乓球大国,乒乓球在我国的受欢迎程度高,各县市、学校间经常举行乒乓球比赛,针对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问题及心理训练问题,对校内初中生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的问题进行探究。
影响乒乓球心理素质的因素有很多,综合看来可以分为两类: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的掌握、对待训练的态度、运动员智力水平等几个方面。客观方面有:训练的环境、训练的方法和方式等方面。同时在比赛过程中,相关的器材、时间、观众、场地等也都会影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由于运动员处于青少年期,心理没有完全成熟,对于独特的、多样的、新颖的训练较为感兴趣,同时也容易因此分心。由于乒乓球在训练方法上有一定的固定性和常规性,运动员在心理上不能接受或错误理解,认为其为单纯、机械性的训练,从而在出现错误后不知所措。教练教师在帮助运动员训练过程中也出现“拔苗助长”的情况,操之过急,导致运动员心理紧张、害怕,失去自信力,以致失去兴趣。
一、比赛中的表现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紧张焦虑
由于缺乏比赛经验,对比赛不能正确认识,对于实力相差较大或身材强健的运动员,会产生过度紧张焦虑的情况,以致出现恐惧心理,由此出现比赛抑制现象,出现躯体化情况。
2.兴奋过度
运动员赛前过度兴奋,兴奋点提前,消耗了不少能量,表现为食欲不振、失眠、血压升高等情况。因自我感觉信心十足,体力充沛,但是由于力道过猛,失去技术支持,反而很难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3比赛过程中心理控制不稳
在比赛中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比分遥遥领先,就盲目沾沾自喜,过高地评价自己,不能按赛前预想的打完比赛,第二种是比分被拉的较大,这种失去信心,表现出面对困难时的消极畏惧的心理。
二、提高心理训练的途径
1.信心鼓励,技术支持
一方面,多给运动员一些鼓励和帮助,给他们树立一种自信和肯定,培养他们对乒乓球运动的基本信心,同时多进行技术上的帮助,从实战方面提高运动员的表现力和心理基本个性。
2.提高认识,激发自我感受力
提高运动员对心理训练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多讲解一些辉煌的历史和难忘的教训,这是对运动员进行思想教育的很好的教材,这样的素材可以激发运动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争取做到为集体的荣誉而战,发扬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
3.调节情绪,场上取胜
如果在比赛中出现了比赛分数相差悬殊的情况,为了避免出现的不利情况使学生产生紧张情绪,可让运动员通过深呼吸、调节运动节奏、放松肌肉等方式达到缓解的目的。或利用改变任务的方法,使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在新的任务上,来分散和转移运动员的紧张情绪,从而使比赛顺利完成。
通过对初中乒乓球心理训练的研究,我们发现,心理训练是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自我调节的各种方法,从而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