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从专业建设背景、专业建设目标、专业建设内容等方面对广西高职院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广西 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C-0072-03
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和发展、北部湾开放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泛珠江三角区的经济发展,广西经济大踏步向前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应抓住机遇,大力建设优势特色专业,以促进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大量适格的人才。本文试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从专业建设背景、专业建设目标、专业建设内容等方面对广西高职院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进行探讨。
一、专业建设背景
(一)食品安全急需大批食品安全高技能人才
广西区政府历来重视食品安全,目标是把广西建成西部地区食品安全最放心的省区之一。2011年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广西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中心联合共建了广西食品药品安全评价人才小高地,重点解决食品药品安全评价中的关键检测、监测技术问题,为公众食品药品安全提供技术保障。2012年开始全面实施广西食品安全行动计划,提出建立健全“10大工作体系”、重点实施“10大工程”和继续深化“10大专项整治行动”的措施。2013年制定了《广西食品安全监测计划(2013—2015年)》。2014年继续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切实保障食品安全。2015年2月审议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工作方案》。而这些工作的进行都离不开大量的食品检测人才。
(二)广西“14+10”千亿元产业的迫切需要大量食品专业人才
2010年,广西区政府公布了《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在14个优先重点发展的千亿元产业中,食品排第一,食品工业也是优先重点发展的“14+10”千亿元产业中销售收入第一个突破千亿元的产业,是最有优势的五大产业之一。食品类专业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中排名第一。
(三)经济转型期下广西粮食行业急需大量食品专业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在粮食行业的推进,原来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较为完整的粮油质量检测体系粮油质量检测监测工作被弱化,基层质检机构检验人员、检验技术、检测能力不能适应新的检测项目要求。此外,随着粮食企业的改革,粮食学校纷纷“更名换姓”,寻求新的发展,撤消了许多传统的粮食类专业,兼之粮食系统内部专业技术人员的退休及转行,造成现有懂粮食质检、粮食储藏等知识的食品专业人员严重缺乏。
二、专业建设目标
(一)建设理念
以服务广西经济发展需要为宗旨,以行业企业为依托,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确定了“食安为本、粮油特色、营养为辅,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专业建设理念,十分强调专业建设与职业岗位的对接性、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提高专业办学质量,扩大办学规模,突出办学特色,以特色专业的各项指标要求为建设方向,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资源配置,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两年的建设,使本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质量、校企合作、服务广西食品产业及广西粮食行业等方面都成为具有示范作用的省级特色优势专业。
2.具体目标。具体目标有四:(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七双制”人才培养模式,即“双纲导教”、“双师执教”、“双模扩教”、“双堂施教”、“双训促教”、“双向考核”、“双证就业”的改革,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学生,真正体现了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切实加强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力度,强化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设立企业冠名班,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学校的需求进行联合办学,共同培养订单式人才。(2)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面向就业岗位,分析岗位需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彻底打破传统学科体系,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角度出发,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多岗位弹性就业。实行“双证书”制度,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的考试全面接轨。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重点突出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尤其突出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彰显粮食特色。(3)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进修,加强教师与企业界的广泛联系与交流。通过制度约束,保障教师不间断地投身生产实践,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新技能。鼓励教师校外从事技术兼职,青年教师每年至少到企业挂职锻炼1个月,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同时,多形式引进企业界人士进课堂。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不同形式,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骨干教师2名,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各类工种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人数达1200人/年。申报科研项目1-2项,各级教学改革项目1-2项,积极申报国家级科技课题。(4)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根据专业的特点,与广西国泰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建设1个以专业实践教学为主,设施先进、技术含量高、按企业生产实际序言进行运作和管理的、共享型的、融教学、服务、科技开发为一体的粮食检验中心。此外,在原有13家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增加建设2-4家稳定合作条件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
三、专业建设内容
(一)建立工学结合的“六双制”人才培养模式
“七双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涵是:“双纲导教”、“双师执教”、“双模扩教”、“双堂施教”、“双训促教”、“双向考核”、“双证就业”。“双纲导教”是指所授课程必须制定理论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以指导教学;“双师执教”是指任课教师必须具备双师资格;“双模扩教”是指课程体系是由“食粮双模块”组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就业范围;“双堂施教”是指课堂由理论课与实践课组成,理论课以课堂为主,实践课以现场操作为主;“双训促教”是指实践课由校内实训课与校外实训课组成,校内实训课在校内实训室进行,校外实训课在企业进行;“双向考核”是指学生的学习效果由理论考核和实训考核相结合;“双证就业”是指毕业生持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就业。“七双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是:从职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按就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来合理选择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来构建课程体系。
(二)重构“食粮双模块”专业课课程体系
图1 “食粮双模块”专业课课程体系图
立足食品安全,依托粮食行业,兼顾国民营养保健,重构“食粮双模块”课程体系(见图1),确定了食品分析与检验、粮油保藏、食品加工、食品营养与配餐设计课程为专业的主干课程,使学生可在粮油保藏、食品安全、食品加工、营养指导四个领域就业。
(三)教学资源建设
1.教材建设。开发适合学院特色的《食品分析与检验》教材。拟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设计4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任务,每个检验项目即为一个子学习情境,每个子学习情境按照工作过程纵向排列。学生通过四个学习情境的学习,深刻掌握食品行业不同企业检验岗位必须掌握的食品检验感官、食品理化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知识、技能的再现、重组、迁移和应用,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工作而不是如何去操作,继而培养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课程网站建设。为了更好地提高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教学效果,实现信息化教学,积极建设课程网站。可考虑率先建设核心课程食品分析与检验和粮油保藏2门课程的课程教学网站,网站内容包括课程负责人说课、课程标准及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微课、企业案例等内容。
3.素材资源库建设。素材资源库建设是一个边建设、边使用、边充实、边完善的过程。按类型分类,主要包括文本文件库、图片库、动画库、视频库。
(四)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
继续完成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在此基础上和广西国泰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构建教学做一体化学习环境;在广西国泰粮食集团有限公司设立检验、加工实验室,校企共建实验室,将部分实践教学项目安排在企业实验室进行,企业参与实践教学,达到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人力、物力资源。将学校教学管理延伸到企业,以“项目课程”的方式,共同推进教学与生产的有机统一的,开启校企合作的新篇章。
(五)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带头人培养。制订可行的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专业带头人培养工作的督促、考核;支持专业带头人的储备人才到国内外著名大学、相关机构和企业学习、培训,掌握先进的食品检测、加工的新知识、新技能;通过支持专业带头人储备人才主持或主参横向课题、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建设工作,丰富专业领域教学、实践经验,提高教改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科研能力;建立奖励机制,对按期达到专业带头人标准的实行奖励,可适当提高经济待遇或物质奖励,亦可在评优评先、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
2.骨干教师培养。制订可行的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增强教师忠诚教育事业的责任感,提高骨干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校内“传、帮、带”活动,实施“1+1”帮扶计划,加强骨干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教学改革水平、科研水平;通过培训学习,掌握食品检测、加工领域的先进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
3.青年教师的培养。制订可行的新教师培养计划,并进行年度考核。通过“导师带培”的方式进行新老教师的交流和学习;鼓励青年教师以学历深造、业务培训、短期进修等方式提高业务能力;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工作学习,获得企业工作经验,使青年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竞赛和技能竞赛、申报科技项目、参加社会服务,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4.提高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在科研方面,拟于2016年底前申报科研项目1-2项、各级教学改革项目1-2项,同时还积极争取申报国家级科研课题。在社会服务方面,现已开设了食品检验工(中级)、粮油保管员(初级、中级、高级)、饲料检化验员(初级、中级)、中控工(初级、中级)、设备维修工(初级)等职业工种的技能培训和考证工作,形成了每年为社会培训近1000人次左右的社会服务能力。在实施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后,凭借有利条件,拟在现有基础上申请开展饲料检化验员、食品检验工等工种的高级工鉴定,并拟对各类工种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人数每年达到1500人次以上。
四、结束语
特色优势专业建设是高校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地方和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突破口。但是特色优势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专业建设背景、建设目标、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实验室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多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因此特色专业的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广西食品药品安全评价人才小高地举行揭牌仪式. http://www.gxfda.gov.cn/gxfdanet/gongzuodongtai/2290.jhtml,2012-01-19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十大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http://www.gxzf.gov.cn/zwgk/bmdt/201401/t20140116_427896.htm,2014-0116
[3]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安全办召开201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EB/OL].(2015-02-26)[2015-02-27].http://www.sda.gov.cn/WS01/CL0005/114704.html
[4]王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21)
[5]潘玉民,张全柱,薛鹏骞.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13)
【作者简介】蒲海燕,女,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