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露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美国教育家华特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正是如此。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语文教育因其工具性和深厚浓郁的人文性成为学生实现自身社会化和精神成长进程中的重要课程。然而,我国目前的语文教育特别是小学语文教育虽经改革但却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而其中的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语文教育与生活的疏离。
因此,语文教育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语文教育必须从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人手,积极地发现有趣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语文教育不外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怎样从生活中挖掘听说读写的素材?这是语文教育生活化的一个探索方向。
一、听,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每种声音都包含了各自的感情,有欢快的、有悲伤的、有幸福的、有孤独的,有聒噪的、有恬静的……怎样让同学们善于从各种各样的声音中倾听出感情,听出意境,这便是语文教学的精髓之一。
课堂上,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途径是“听”,与教师交流的桥梁是“听”,静心思考的前提也是“听”。“听”,不仅来源于生活,更是孩子接触世界的最初手段。怎样把生活中的“听”与语文教育结合起来呢?
1. 吸引学生去听。“注意力集中!”“老师说的话你们听见了吗?”“怎么这么不听话?不听话的结果就是什么都不会!”经常听到老师这样提醒和指责学生,学生则低着头、红着脸、不言不语。其实,每个人都有耳朵,都会听,那为什么会出现学生不听老师说的话,或者听过就忘的现象呢?我觉得,与其去批评学生,让学生无所适从,结果导致自卑或者变本加厉,还不如从我们老师自身去找原因,想想怎样才能把同学们的耳朵“吸引”过来。
要想学生自觉地“听”,首先老师要做他们心中值得尊重、值得去“听”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判断是非的标准,即便是学生也是如此。尽管他判断是非的标准不一定准确,但他如果作出了判断,他心里就会朝着这个判断去靠近。学生是不是喜欢这个老师,是不是尊重这个老师,都是他是不是会“听”老师话的前提。试想一下,如果是你自己,你会去听一个心里讨厌的人的声音吗?所以,老师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亲近学生,让学生尊敬你。
其次,老师的话要有说服力。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地位是无可比拟的。在他们看来,老师说的话都是正确的。但如果这个老师不能够为自己的话提供足够的证据,或者经常对自己说的话出尔反尔,那学生就会产生怀疑,时间长了,这个老师的话他再也听不进去了。
再次,老师的话要“有趣”。这个“有趣”,是指老师可以时不时带给学生一些小幽默,让他们从开怀一笑中学得知识、懂得道理。比如,在语文课上,老师讲到《争论的故事》中兄弟俩争吵的这一段,为了引导同学们理解“争论不休”这个成语的意思,老师设置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为了这只大雁该怎么吃,兄弟俩可算费尽了心思,听,哥哥说——
生1: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
师:弟弟说——
生2: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
师:哥哥不以为然,大声争辩道——
生1: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师:弟弟很不服气——
生2: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师:瞧这兄弟俩,就这样杠上了。他们俩争论完了吗?哥哥听了弟弟的,坚持己见——
生1、我们要吃得健康,水煮的大雁什么营养都有,最健康了!
师:(笑)弟弟听了哥哥的话,头一仰,眼一翻——
生2:烤了吃味道好,不吃大雁的好味道,射下大雁来干什么?
师:(点头,若有所思的)也有道理,大雁不是平常就能吃到的,这个机会很难得。
生1:(迫不及待)如果为了好味道而丢了营养,那射下大雁也没有任何意义!
师(还没说话,刚刚做出说话的动作)
生2:(急了)不对不对,就应该烤了吃,美食美食,光有营养没有味道,就不能叫做美食!就该烤了吃!
生1:(涨红了脸)煮了吃好!
生2:(紧接)烤了吃好!
同学们听到这里,哈哈大笑,同时也在笑声中明白了什么叫“争论不休”。正是由于老师巧加引导的生动语言,扮演兄弟俩的学生才能够“争论”起来,既达到了老师的教学目的,也让同学们在笑声中学有所获。这样“争论”的场景在生活中也是处处可见,老师把生活中的语言用到课堂上来,引导学生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听到的语言,这样他们才能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2. 教会学生有区分地听。生活中,同学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听到的话语也各不相同。在这个言论自由的社会,什么样的言论都可能出现,什么样的观点都可能出现。别看孩子小,模仿接受能力可不容小觑。如果不加以引导,那么学生就有可能持错误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走弯路。电视媒体是同学们接触社会最常见的方式,在电视节目中,他们可以学到很多的经验和知识。有一次,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你说今年会不会有大的灾难?”我很诧异,问他为什么这样说。他很神秘地说:“奶奶说的,最近山上老是有鬼火一闪一闪的,就是有大灾了。”我笑了,对他说:“鬼火的起因是有科学根据的,与鬼可没有关系哦,奶奶这样说,只是一种旧有的想法,现在科技发达了,这种说法站不住脚了,你放心吧,回家也跟你奶奶说,让她放心,好吗?”学生这才放心地离开。从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的帮助和引导对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多么重要。
3. 引导学生边听边悟。“听”,孩子们天生就会,但能否认真地听,有效地听,还需要老师从旁引导。一次校级篮球比赛,学生们的兴致很高,除了参赛的学生,其他同学都到操场上充当拉拉队员。学校怕学生太多,发生安全事故,在广播里说:“同学们,篮球比赛时,请你做一名文明的观众。”听到了这句话,我问同学们:“你们听到广播上说什么了吗?”“听到了,说要我们做文明的观众。”“什么是文明的观众?”学生思考,有人回答:“就是要讲文明,不可以大吵大闹。”“对,这是一方面,还有呢?”“遵守比赛场地的纪律。”“对,还有呢?”生沉默,不明所以。我引导:“如果你是场地负责人,当你看到比赛结束,人都离开后,满地都是废纸、垃圾,你会认为他们是文明的人吗?”“不会,我们也要不随地乱扔纸屑。”“对了,这才是文明的含义啊!”学生听到的仅仅是“文明”二字,但能悟到的确有更多的内容。
二、说,回归到生活
语文教学成果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学生的“说”。
学生的“说”能体现他语文学习能力的强弱。“说什么”“怎么说”便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的练习中都编辑了“口语交际”一栏,目的在于训练学生们在具体情境中说话的能力。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我想,“口语交际”一定要让学生亲自说一说,演一演,练一练才好。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以加深感受。《课标》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练习5》“口语交际”中“说说广告”,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到课堂上来,同学们便有话可说。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社交能力,懂得如何有理有据地说服他人。
三、读,从生活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读”是工具,“悟”是目的,“悟”出蕴意,“悟”出感情。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放手让学生阅读,真正静下心来研究、探讨,让学生读、思、议,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悟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最终在生活中得以运用,真正发挥语言的工具作用。例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陈毅探母》中:“陈毅元帅的母亲生病了,陈毅知道后,赶回故乡看望。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他看见母亲换下的衣服还没洗,就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这一段的教学,我让每个学生都把自己当做陈毅,结合课文的这句话,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理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多角度发现、领会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走进文本,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了自己的体验,读出了自己的思考。
四、写,在生活中获得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段明确的表述:“作文教学,既能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能使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智力,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叶老在《作文论》中也强调:“作文最可贵的是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教师尽可能创设条件,突破时空,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走进社会生活中去观察、动手体验,动脑学习。特别是指导学生写作时,闭门造车是写不出美文的。如写《镇江恒顺醋厂游记》时,我带着同学们到恒顺醋厂实地参观,学生们写出了不少优美的文章,甚至在地方报纸上发表。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写作的素材,都是形象化、直观化的文字符号。老师应该带着学生走进广阔的田野,走进繁忙的工厂……通过参观、调查、访问等形式,把形象可视的事物转换成思维的文字,在情境交融中完成自己独特的体验表达。所以,学生写好一篇作文,不仅要通过课堂的学习与课外的自学来积累语言文化知识,还要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来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积累生活写作素材。社会生活中,不管是显性的知识还是隐性的知识,都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不外乎听、说、读、写。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学生的生活,为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就要让“听、说、读、写”在语文生活中借力。
(作者单位:镇江市丹徒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