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德政思想广博深厚,它以格言、警句、典故等形式存在于文化典籍之中,“为政以德”“政者正也”就是其中代表。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充分认识和分析它的内涵、精髓、特征和发展脉络,发现其对当今从政治国的借鉴价值,对维护和促进当代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着积极意义。
为政以德:中国古代德政思想
我国古代德政思想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统治,建立西周政权的周公就认为殷商灭亡的原因在于不推崇德政:“唯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并提出了“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主张,倡导“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明德慎罚”“大德而小刑”的治国方略。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继承和总结了周公的德政思想,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德政学说”,它是儒家理论道德体系中最宝贵的一笔遗产。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用道德礼义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言外之意就是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政,群臣百姓就会自动亲附于你。“为政以德”一词即来源于此。他还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治他们,百姓只会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而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廉耻之心,而且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格除自己的不良习惯。这些言论都在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孔子主张以道德教化治国的
原则。
关于孔子的德政思想,概而言之,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倡导统治者施行德治和仁政,二是强调领导者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三是要尊贤而容众,选举德才兼备的人才,四是注重对百姓的教化。如《论语·为政》记载: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就是说只有选举任用正直有德的人,才能实现“民服”。这是孔子德政思想之一——举贤任能的体现。又如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孔子回答:“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当时统治者内部很重视百姓的教化问题,但在孔子看来,统治者以身作则,是教化百姓的最好办法。所以,孔子劝季康子从“敬、忠、孝慈”的道德方面来加强自身修养。
战国时期,孟子传承孔子德政思想,指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孟子的德政思想主要是对“仁政”与“王道”加以阐发,提出行仁政是实现王道的途径。就内容而言,孟子以唐虞三代之盛世图景为理论参照,以民贵君轻为德政思想要旨,以仁义学说为施政路径,建构起一套极具民本色彩的德政思想。正如著名史学家孟祥才所说,孟子“要求当政者能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做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同时,还要‘省刑罚,薄赋敛,使‘黎民不饥不寒,百姓的物质生活有了保证,教化的功能就更能显现出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百姓就会‘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上下协和,‘王道也就实
现了”。
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则继承了孔、孟的德政思想,同时又融入了法治思想。荀子的德政思想主要体现在重民与惠民上。他认为,百姓的力量不可低估,于是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另外,他还说:“王者之等赋、政事、财万物,所以养万民也。田野什一,关市几而不征,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相地而衰政,理道之远近而致贡,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这是要统治者重视百姓的生产,减轻赋敛。荀子还特别强调为政者应当在倡行德政的同时重视法制的作用。他认为理想的施政思想应当是充分运用德治与法治两种治国方式。这是荀子德政思想超越孔、孟的地方,也是荀子德政思想在新阶段的新
突破。
儒家德政思想,后世又经董仲舒、朱熹等人不断完善,成为被历代尊崇的理想政治伦理思想和维护社会政治秩序的治国方略。
中国古代德政的特征
德政与民心息息相关,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此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从夏朝至清朝,各个朝代的衰亡无不与统治者的残暴无道、“德政”尽失有关。夏桀王、商纣王、周厉王、秦二世、隋炀帝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历史清楚地证明:德兴国兴,德衰国衰,德存国存,德废国废。有人对“皇帝”一词作了如此解释:“德冒天下谓之皇”,“德穿天地谓之帝”。作为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如果不行德政,也就成了一个毫无价值的空壳,最后下场,往往如汉代贾谊《过秦论》所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因此,历史上的开明政治家,有鉴于王朝衰亡的教训,都会对古代德政思想进行总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分析,古代德政有如下特征:
一是从道德理念上看,我国古代德政的核心是以民为本。《尚书·泰誓》指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而后的孔子认为“大畏民志,此谓知本”,主张实行“富民”“教民”的政策。可以说,自秦汉以后,民为邦本、爱民利民、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执政道德理念占据了主流。
二是传统治政措施一直存在德与刑两个方面。在处理二者关系时,古代德政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主张德刑兼施、德主刑辅。孔子明确指出“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历代开明统治者在治政措施上大都从“德,国之基也”出发,坚持德高于刑。像汉武帝确立了“务德教而省刑罚”(《汉书·礼乐志》)的治政方针并付诸实践,而在唐代,“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唐律疏议》)被写入法典,“德主刑辅”遂成为后世贤明统治者治国安邦的基本方略。
三是人才观念上的贤者治国。治国的关键是用人,传统德政思想一直把贤者治国作为治国的关键理念。孔子认为,实行德政,必须有“贤人”,主张“举贤人”,“远佞人”,推行贤人政治。汉代贾谊在孔子“举贤才”主张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明、吏贤、民治”(《新书·大政》)的思想。北宋司马光则将德政解释为“贤贤”“尊贤”,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因此,几千年来,举贤才、荐忠良、除贪官、清污吏是德政思想与实践的核心内容。
政者正也:领导者的职业素养和为官之道
如前所述,古代德政思想强调领导者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起到表率作用,而“政者正也”就是具体表现之一。
《论语·颜渊》记载,鲁国大夫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此处所谓“政”,即政事、管理的意思。在古代,“政”字亦通“正”,作“正直”“公正”讲。孔子巧妙地利用了“政”字的多义性,言简意赅地阐明了领导者的职业素养和为官之道,就是要先修养自身,做到品行端正、处事公正。作为领导者首先端正了,下属谁还敢不端正呢?可见,孔子十分看重“正”在从政中的意义和作用。“政者正也”,主要有三层含义:
首先是正己。孔子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论语·子路》)就是说如果领导者以其端正的行为作表率,影响、带动其他人,便能有效地进行领导,这样治理国家还有什么困难呢?孔子把端正自己与治理国家联系起来,明确提出正己才能治国。如果领导者“身不正”,则“虽令不从”,这样国家如何治理得好呢?所以孔子说“为政在人”(《中庸》),并强调领导者要加强自身修养, 认真对待工作,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其次是先之。领导者正己的目的还在于正人,正人的关键则在于“先之”,即起到表率作用。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在社会活动中,领导者要身先士卒,苦在人前,乐在人后,处处起到楷模作用,才能使下属“劳而无怨”。
最后是无倦,即永不懈怠。“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领导者端正自身、为人表率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终生努力的目标。也就是说,品行端正、为官清廉、率先垂范,只是“正”的具体表现,而永不懈怠,乃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是“正”的最高追求。实现了这个目标,才能得到百姓发自内心的信赖和拥戴,才能出现政通人和的景象。
“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现代价值
中国古代的德政和“政者正也”思想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历代统治者治国方略的优劣得失。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其思想和精神值得我们继承。
首先,德政思想中蕴含着“善政”“安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强调“为政者”心中有民,处政利民。今天,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作为人民公仆,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展古代圣贤和仁人志士的善良愿望和美好追求,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建立科学的民主决策机制,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执政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已不仅仅是从政的道德要求,更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要求。
其次,德政思想中还强调“德刑兼施”“德主刑辅”。历史证明:没有道德引导的法治是政治权力的奴隶,而没有法治保障的道德是空中楼阁。当前强调依法治国,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道德教化,相反,要更加注重道德对法治的促进作用。我们要明确德与法的不同作用,即“德”的自律和“法”的他律,正如前人所言“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礼贵绝恶于未萌”。因此,只有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道德认同作为法律的社会基础,把法律作为建立、实行社会主义道德的制度保障,才能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良性发展。
第三,贤者治国是传统德政思想的关键要素和实施保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依然要把选贤任能、知人善任作为选拔各级领导干部中必须遵守的政治道德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健全德才兼备、举贤任能的干部人事制度,并将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以德修身、以德服众。当前被查处的那些贪污受贿、违法乱纪者,能力和学识并不低,却“德行”不足,最终导致身败名裂。
最后,“政者正也”是中国德政的一个具体表现。官无论大小、职位无论高低都应该保持一个“正”字。自古以来,如包拯、海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深受百姓的爱戴,其言行也垂范后世。今天,端正自身仍是从政者为政处事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正”与“公”又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出于公心才能公正,才能得到百姓的真诚支持和拥护。此外,端正自身才能端正他人。所谓“正人先正己”,尺子因为直,才能去衡量;处处以身作则,才能纠正别人的过失。以行贿受贿为例,受贿的实质是掌握着一定权力的人经不起金钱物质的诱惑,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乃至丧失原则。要制止行贿,首先应制止受贿;要求别人不行贿,自己首先要不受贿。人人都在端正自身,社会风气定会获得根本
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