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评价性语言探微

2015-08-07 03:48周银峰王传兵周专政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规律对象重要性

周银峰 王传兵 周专政

[摘 要]基于课堂观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评价性语言使用现状的研究,从评价性语言的重要性、使用对象、应用规律和功能定位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实现评价性语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评价性语言 重要性 对象 规律 功能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60

2012年,我校申报的《基于课堂观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评价性语言使用现状的研究》被确定为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课题研究进程中,我们不断实践、反思、质疑、重建,形成了一定的认识与思考。

一、评价性语言的重要性

1.目标任务驱动的需求

课堂教学总是需要明确的目标,要完成教学目标,语言的交流不但需要而且必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表现出来的评价语言也同样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信息传递的需要

课堂教学是信息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是教师为了把教学信息传达给学生,必须清楚自己要传递什么信息和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传递;二是学生把教师传递的信息转化为自己接受和理解的信息,再反馈给教师。信息传递离不开语言,学生的反馈教师要及时评价,教师评价性语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信息传递与课堂教学的效果。

3.情感交流的诉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没有无教育的教学,关心爱护学生是当好教师的首要条件。如何和孩子说话?对话永远比对抗重要,说孩子们的话,说孩子们能懂的话,说孩子们能接受的话,进行恰如其分的语言评价,打通交流的阀门,引起情感的共鸣,才能让孩子亲其师信其道。

二、评价性语言的应用对象

评价对象是谁?“学生”肯定是当仁不让。细加琢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的是学生这个“人”,还是学生这个人一时或一事的表现?前者自然会分出“好学生、坏学生”“好孩子、坏孩子”,后者就会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评价,有感而不滥情。试探讨当下常用的三种性质的评价性语言:(1)表扬(肯定性评价)。正面肯定学生的表现,褒奖其优点和闪光点,激励引导学生朝更好的方向努力与发展;(2)中性评价。就事论事,不掺杂感情色彩,严格意义上的中性评价要求教师忘记自己是谁,从局外人、旁观者的角度去评价学生;(3)批评(否定性评价)。否定学生的回答、主张和表现,警惕和提醒学生不要朝坏的或教师认为不好的方向发展,有时还存在贬低学生的现象。关爱学生,就要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课堂教学中三者没有绝对的区分,评价对象不直接指向学生本人,评价结果不甄别学生的好坏,只是对学生一时或一事的表现的判断、点评与引导。

三、评价性语言的应用规律

教育对象是生动活泼的人,再加上环境的差异性,教育因素很难用科学进行定量分析,评价性语言的应用也只能从抽象的规律层面上予以探究。

1.尊重学生的心理特征

“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教师的评价性语言不能停留于自己想说的话语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组织学生愿意接受和理解的话语。如,学生在板演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出现了错误,学生回到座位上就意识到了错误,准备修改。而老师也许认为用学生的错例辅助教学更为有力,没有允许学生改正,并对这个错误进行了剖析,告诫学生不要再犯。板演的学生整节课精力不集中,感到有点委屈。如果教师能正确面对学生的举动,鼓励学生:“你对板演及时进行了修改,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改?”这样就会化消极因素为积极鼓励,全班同学也接受了一次正确的引导,巩固了认识,同时,板演的学生对错误的认识会更加深刻,还会带着少许的兴奋进入后续学习中。

2.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熟悉并掌握学生的认知现状——“现有发展区”,对学生不溢美、不责难。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回答对了,评价“你的记忆很清晰”或“回答得很完整”就可以了,不必大惊小怪地说“你真了不起”或“你太棒了”,那样只会让学生飘飘然。比较陌生的学习内容,则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的表达,即使学生的述说关联性不强,或不是很正确,可以这样评价:“你的想法很大胆”“你的理解真独特”“还有吗”“我很感兴趣,能说说为什么吗”,通过引导学生交流,让不同的意见流通起来,这种探寻过程最终将会引导学生到达学习的目标。

3.突出数学课程特征

学校教育对于人的成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毕竟只是人一生中的某个过程,而不是全部。“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省略本不该省略的过程直奔主题式的教学只会把孩子教“傻”,教师评价性语言要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展思维,运用数学的思维去学习、生活。如这道习题:“小明家阳台上铺了地砖,每排6块,一共4排,一共多少块?”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解法(1)6×4=24;(2)6+4=10。(2)明显错了,直接告知肯定省时间,但学生下次遇到类似问题会不会出错,不得而知。若教师评价:“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可小明不愿意了,他家阳台地砖数量只有一种啊!大家画图检查一下,再继续讨论好吗?”在画图验证过程,对的学生在直观对应中思维进一步深入,错的则在图与式、不同结果的反差中主动思考“为什么”,还说出错误的原因是因为看到了“一共”就想到了“加”,多好的反思啊,估计下次学生审题会更认真,不再受某些文字的误导了。

四、评价性语言的功能

1.判断。数学教学中基本不存在似是而非的问题,对错分明,不容置疑。评价性语言要忠于事实,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判断评价。教学中,学生正确时教师的评价基本上能及时跟进,而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中似乎再也听不到批评性语言了,教师越来越会用自己理解的新课改理念包装自己了,但真实的课堂又不可避免批评性评价,批评性评价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试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人们习惯将错误归结为两种原因:一种是认为错误的原因是人的主观因素,在寻找别人的错误原因时往往如此。如某生作业没完成肯定是他懒惰或不愿意做,教师就会心生愤怨;另一种则是把错误原因归结到客观因素上,往往用在对待自己的错误上。如作业没有完成的学生就会找出如家中有事、停电了等诸多原因。对于这样的错误教师该如何批评呢?首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错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副产品,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就认为学生不可救药,要接受孩子的解释和理由。如学生作业没完成,教师耐心听完学生的理由,再让学生想想以后再有类似情况该怎样克服,引导学生想出一些具体的方法;其次要尝试一些好的方式方法,如“先打肥皂后刮胡子”的批评方式更容易为学生接受。教师问题刚提出,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回答,结果答错了,教师就可以说:“小脑袋反映真快啊!如果能认真思考一下就更好了,你愿意重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吗?”这样既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又间接地否定了学生的答案,还引导学生继续思考问题,真是一举三得。此外,教师也可以私下与学生面对面实事求是地批评指正,正所谓“规过于私室,扬善于公庭”。

2.激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弗洛姆说:“动摇孩子意志最有效的方法是唤起他的有罪意识。”评价应以激励性语言为主,让孩子感受到成功、喜悦、信心,一天比一天进步。如抽屉原理教学导入时,设计了抢凳子游戏,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3位代表,五张凳子按圆弧形摆开,6位学生伴着音乐围着凳子转,音乐一停就抢坐凳子,没抢到的淘汰出局,每次减少一张凳子继续游戏。意图是从一一对应与现实问题的矛盾中导入新课。两轮下来,第一组淘汰了两个,如果老师对剩下的学生说:“×××,你们小组就你一个人了,看来凶多吉少啊!”孩子一下子就泄了气,下一轮游戏自然就出局了。教师如能这样说:“×××,你们小组虽然已经有两个人被淘汰了,但还有你这个种子选手,责任重大啊!”走到这个孩子身边:“来,老师和你握个手,给你鼓鼓劲,有没有信心啊?”孩子会大声回答:“有!”精神振奋地投入新一轮游戏中。

3.导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不善表达的孩子回答问题时,老师可以说:“老师听懂了你的意思,是对的,可能有些同学没听明白,咱说具体点好吗?”学生再一次的回答肯定会清晰一些。胆小的孩子说话总是低声地嗡嗡着,老师可以微笑着走到孩子旁边,听完孩子的话后略带夸张地说:“多么好的想法啊!为什么不大声说出来?我们一起来大声说出来,好吗?”老师大声地起个头后,学生就会大声再重复一遍。

4.过渡。课堂总是由一些明显或不太明显的教学环节组成的,巧妙而贴切的评价性语言能引导学生从一个环节转入另一个环节,自然无痕。如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中,教师问:在同样大小的纸片上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二、八分之四,结果会怎样?多数学生回答“相等”,有学生说“不一定相等”。教师回应:“口说无凭,我们还是动手操作后再看看结果吧!”学生很自觉的进入折纸环节,操作也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5.促思。没有学生思维的发展,数学教学就会失去意义,不假思索的接受,数学学习也会变得没有意义。思考总是从疑问开始。将评价与提问相结合,“深掏滩,低作堰”,促进学生思维去捕获学习的意义,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提问了解“为什么”,通过评价明确“做什么”。评价和提问很难用清晰的界限分清,它们的相辅相成无疑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评价功能还有很多,教师重复学生正确的回答是为了巩固新知的理解;资优生一上课就达到了学习目标,迫不及待地想说出来,教师及时评价:“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我们留在重要的时刻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好吗?”这是为了调控课堂教学进程;教师大声的说话是为了提醒开小差的学生集中注意力;等等。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面对面,让微笑成为孩子前行的火炬,让言语传递给孩子前行的意义。恰当了解关于评价性语言的一些知识,掌握一些评价性语言使用规律,会运用一些评价性语言使用方法,才能让无意识的不适合孩子发展的评价性语言“念起即觉,觉即不随”,才能让孩子在为一生的发展做教育储备的同时享受当下学习的幸福。

(责编 罗 艳)

猜你喜欢
规律对象重要性
神秘来电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巧解规律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