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鑫
我认为大规模的调研效果甚微,直接问问题,比如“你想要这个产品吗?”“你觉得这个产品用得还满意吗?”一般也问不出真正的内容来。
《精益创业》里有个IMVU的案例,这是2000年年初出现的一家创业公司。我把这个例子换成中国的公司,可能跟原书不太一样。
比如大家用QQ、微信、Googletalk,IMVU就想大家用这么多东西多累,我们现在要推出一个社交网络,可以基于已有的网络,把QQ、微信等都加到一个网络里,从此只需要登录一个软件就可以加载你的关系网络,把所有的好友都打通,跟所有人在一个网络上聊天,而且这个软件里面还配有3D人物,用户有3D的QQ秀。
大家手头的确有很多IM(即时通信软件),的确有用户有这个需求,创业公司也认为用户有这个需求,于是他们就吭哧吭哧地开发软件,这些都是很难的技术开发。
创业公司开发大半年之后,把用户找过来说,“测一下这个程序,可以把你的MSN、QQ、微信都连起来了”,结果用户说:“我为什么要连起来呢,我的QQ是跟朋友交流的,微信故意屏蔽掉了老板,MSN是跟我的工作伙伴交流的,我还有两个QQ,一个谈工作,一个谈感情,我为什么要把它们合并在一起呢?”这个软件推向市场之后毫无反应,用户根本不用。
这家创业公司后来反省,为什么要把QQ、微信都连好后才问用户需求呢,我们能不能假装已经做好了,第一天就找个用户来问呢?我也可以推一个空壳到市场上,推向市场的第一天我就可以改了。
所以这是一个很典型的“自以为有需求就以为用户也有需求”的例子,在不确定性的世界里,这套方法是不管用的,这才是真正的浪费。开发了大半年,辛辛苦苦做了很多高科技的事,做得非常高大上、酷炫,结果没人用,不得不说很可怜。
如何用MVP来避免浪费
那我们怎么避免这种浪费?一般有三种办法,第一是团队深入讨论。但深入讨论有时其实没什么用,因为谁都讲得出一番道理。
其次是请教专家,我们当时也请教了专家,问过很多行业大佬。事后我发现,很多专家不仅仅对于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是错的,而且他们对于行业的现状,包括一些具体的数据也全是错的。
最后一个就是用户调研。小规模定性的深度访问有一定效果,我们团队目前还在广泛地采用这个方法。我认为大规模的调研效果甚微,直接问问题,比如“你想要这个产品吗?”“你觉得这个产品用得还满意吗?”一般也问不出真正的内容来。我们现在的做法就是跟用户瞎聊,根据一套方法论去探知背后的情绪和动机。
以上三个方法都不是特别靠谱。在不靠谱的情况下,还有一件事情会让这些方法更不靠谱,就是创业者会敝帚自珍,爱上自己的点子。
当创业者有一个创业点子时,总会特别自信,有人质疑他时,他会觉得这些问题都很愚蠢,就好像只要是自己的宝宝,总会觉得他长得很漂亮,经常发朋友圈,但看到朋友的宝宝就觉得其实没有那么好看。
如果是自己的点子,就会莫名其妙地爱上它,即使专家说这个事不靠谱,创业者会想“专家都脱离一线了”;当调研公司说这个事不靠谱时,创业者会想“果然调研已经过时了呀”;如果调研出来认为方案可行,创业者会想“我就说了吧,用户现在也觉得我英明”。
我们对待自己的点子时,会变得不客观,在不客观的情况下,这些东西就更难说服用户,而往往只有来自于市场一线的那些最直接的痛,才能使我们痛醒。
要避免这样的浪费,我们还是要通过试验来验证。有一个方法可以来判断我们的产品是否靠谱。想象一下,假如产品现在已经发布一年半了,这个产品已经死亡了。
来检讨一下死亡的原因,把所有理由都列出来,如果我们现在可以用一万元钱、一千元钱,两周时间、五周时间,一条条排除掉,那我们这个项目靠谱的程度不就提高了吗?
先把它可能失败的原因找出来,用更低的成本验证,把这些病因都给排除掉,那我们就知道这个“宝宝”是靠谱的,可以好好地在其身上投入资源,把其培养成人,这不是更靠谱的一条路径吗?
Dropbox:先验证需求存在,再去做产品
怎么验证呢?下面是一些MVP(最小可行化产品)的例子。
Dropbox是一个文件传输的软件,在办公室将文件上传云端,回家打开电脑就可以下载到本地。传统的思路怎么做这件事情?回家开发个一年半载。
但这款产品的研发团队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做了个视频,假装已经开发完毕,然后把视频放到美国的“推文”网站上,视频被点击了十多万次,大家都在问在哪里能下载这个软件。团队一看真有需求,于是就回去开发,耗时一年半才开发出来。
有个朋友要做关于“理发师点评”的项目,问我应该如何抓住用户,希望在3个月内可以有50万个用户。我说你要50万用户干什么,这个东西还不一定靠谱呢。他说我总得有一个东西去找投资。
我说你不如就在陆家嘴开始,陆家嘴可能只有5家好一点的理发店,你不仅可以给这些店拍照、写点评,甚至可以加上理发师的星座信息,然后可以在陆家嘴发传单吸引本地用户,看他们对网站或APP是否满意。
如果向用户提供这么多信息,他们依然不满意,说明功能需要改进;如果满意的话,就可以跟用户沟通,知道如何改进他们才会更满意。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始推广,等陆家嘴这个点站住了,就可以跟投资人谈融资,再推广到全国。
如果刚开始就有50万用户骂你一遍,还不如直接做一个小区域,而且小区域的营销也比较容易。如果我说我有一个网站全球领先,可能大家根本不感兴趣,回头也就忘了。
但如果在你的小区,楼下的煎饼摊给你一个传单说“这是我们的微信,晚上11点以后可以通过微信购买,我们给你送煎饼果子去”,说不定你反倒会留着这张传单,因为它跟你的本地生活更相关。
所以光做一个地方,把它做深,从中获取关于用户需求的认知,了解产品的改进方向,才是更靠谱的一条路径。
IMVU:歪打正着的功能成用户最爱
不仅产品可以做一个MVP,功能也可以做MVP。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IMVU的例子,IMVU是一个类似三维QQ秀的交友社区,公司发现很多用户需要一个功能——“那边有个人,我要走过去跟他说话”。
这项功能需要通过三维技术实现,需要开发几个月,投入很多资源。IMVU当时怎么办的呢?他们让这个人的图片原地消失,然后在目标地出现了,没有实现动画的效果。他们自己觉得非常羞愧,觉得用户会非常不满。
但在年底用户投票的时候,这个功能在用户最爱的功能里名列前三。用户说,我爱死你们的“瞬间转移”功能啦。其实用户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用户真正想要的是“那边有一个人,我要过去跟他说话”。用户需要的是交流,在物理世界里不得不走过去,但在数字世界里为什么要复制物理世界呢?
所以很多时候你不知道用户真实的需求是什么,你无法定义质量。如果你觉得用户的真实需求是要看到很酷炫的走路场景,那你就会觉得图片原地消失是很傻的,但用户的真实的需求不是看动画片而是过去聊天。在这个情况下,IMVU做出的东西歪打正着。
今夜酒店特价:有1%的人参与,就开发这个功能
再举一个我们自己的例子。我们曾经想过让用户上传酒店照片的点子,希望可以给用户更多真实的照片,因为现在携程、艺龙的照片都由酒店提供,光鲜亮丽,但真正入住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我们想做诸如“最美抽水马桶大赛”的活动,让用户拍酒店的抽水马桶,这样别的用户就可以看到这个酒店的抽水马桶是否干净,是否高级。
如果按照常规思维,应该怎么做这件事情?从设计产品开始,继而开发,背后配备很多运营人员,一一审核用户上传的照片。整件事情就会特别复杂,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开发,大量美工设计,研究用户体验,并配备两个员工审核。
但万一这个功能没人用呢?我不如先验证一下我的两个关键假设。
第一,上传的酒店照片对其他用户有帮助。这点假设不难验证,我们可以自己拍一些照片,放在现有酒店照片里,看用户是否会滑到那页,然后再对比转化率。
第二,如果我给用户一点好处,用户会愿意上传自己所在酒店房间的照片。万一用户很在乎隐私,他会不愿意上传。在不开发的情况下,我怎样验证用户是否愿意用APP里的“上传酒店照片”这一功能呢?
我们的做法是给入住用户发一条短信和一条APP的推送消息:如果您拍摄您的房门号照片和一张酒店照片,并且关注“今夜酒店特价”官方微信,并且上传这两张照片给官方微信,并且您的房间的尾号跟今天晚上的足彩号码相同,我们就给您充50元钱话费。
用户会觉得参与活动特别复杂,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觉得操作起来特别简单,发短信做个小活动就好了。
算了一下,如果我们需要让酒店都有充足的用户点评照片,需要有5%的用户参与到这个活动中,也就是说如果总共有20个住店客人,其中有一个愿意分享照片,这个功能就值得做。
当时考虑,如果说需要关注微信拍照片这么复杂才能拿到奖品,有一个人愿意做,那么把这项功能直接做到APP里,用户直接拍照上传,就应该有5个人愿意做。所以决定,如果有1%的人参与,就开发这个功能。
试验结果是有5.3%的人参与,于是决定这个项目上线。当时把这个项目可能死亡的原因都列了出来,先做了两个几乎不花成本的小试验,验证通过我们就做,不能通过就不做,或者改一改再做,这样其实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整个精益创业也是这个逻辑,不是让我们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对一点,而是让我们错得更便宜,错得更快,错的时间更短。
我所理解的MVP是只保留最核心的功能,能不要的就不要,只服务最小范围的客户,能不管的都不管,只做最低范围的开发。
第一步是做出MVP,第二步是如果有5%的用户参与,就上线这个MVP。如果实际数字是5.3%,显著高于1%,那就决定做。如果只有0.05%的用户参与,怎么办呢?那就改一改或者不做,但需要提前想好要看的数字是哪一个,一定要找到基准线,对比实际反馈和预设定的指标,然后决定是继续还是调整。
跑道跑完之前,一定要飞起来
本质上,精益创业给了我们一个更长的跑道。在这个跑道上,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少钱,有多少时间,而是你有多少资源,还够你转型多少次。
比如说我有500万元和5个月时间,我如果能够用100万元和1个月尝试一个方向,我就可以转型5次;但如果5个月只能试1次的话,我就只有一次机会,这次不行我就完了。
还有一个朋友的例子,在他们公司,如果一个点子有99个人反对,只有1个人支持,也可以做,但是工程师只有两天时间,就一定要上线,逼你做个MVP;如果一个点子有99个人同意,只有1个人反对,也可以做,但只有一周时间。
必须快速上线,快速验证,不以赞同和反对的人数来作为判断依据,而是以实际的市场反馈来做调整的依据,一定要调整得够快,这样就可以给我们更多的转型时间,这样我们实际上通向成功的跑道更长,就更有可能可以真正地飞起来。
我所理解的精益创业,本质上是心态上变得更加谦卑,不觉得自己很牛,不认为自己的商业计划一定是靠谱的,而是要想这事肯定还有很多不靠谱的地方要慢慢地去验证。
所以精益创业是不傲慢假设,不鲁莽前行,不着急转向,而是小心求证、科学试验和深入思考。
总而言之,就是让人在面对这个世界,面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时候,变得更加谦卑和小心谨慎,更加科学而不是盲目。这样我们的跑道会更长,飞起来的可能性才会更高。
比如说我有500万元和5个月时间,我如果能够用100万元和1个月尝试一个方向,我就可以转型5次;但如果5个月只能试1次的话,我就只有一次机会,这次不行我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