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5-08-07 17:00崔玉凤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15期
关键词:帕罗西汀抑郁脑卒中

崔玉凤

[摘要]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脑卒中抑郁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多虑平治疗,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降低幅度、治疗效果、心理状态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帕罗西汀;脑卒中;抑郁;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5(c)-007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mpact of paroxetine on depression state and neurologic function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depression.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depress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2 to May 2014 were selected,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and there were 45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oxepin whil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aroxetine. Reducing degree of the score of neurologic function impairment,the curative effect,the recovery time of psychological status,total time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of drug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reducing degree of the score of neurologic function impairment in treatment group before and after medic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recovery time of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total tim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both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aroxetine has a significantly clinical effect treating post-stroke depression.

[Key words] Paroxetine;Stroke;Depression;Treatment

脑卒中后抑郁症状主要是指由血管性危险因素或脑血管疾病所导致的一组晚发性抑郁综合征类疾病,在临床上又被称为血管性抑郁症[1]。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症状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使其临床死亡率明显增高,因此,提升对该病的治疗效果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2]。目前临床还没有一种治疗该病的特效药,以往应用常规抗抑郁药进行治疗的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该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已引起相关机构的充分重视[3]。本研究为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临床效果,对本院收治的患者展开分组治疗,并对比分析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对象为本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中脑卒中病史1~8个月,平均(2.4±0.7)个月;抑郁症状出现时间1~27 d,平均发病时间(10.3±0.5)d;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49~86岁,平均(61.4±1.9)岁。治疗组患者中脑卒中病史1~9个月,平均(2.2±0.6)个月;抑郁症状出现时间1~28 d,平均发病时间(10.1±0.6)d;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47~85岁,平均(61.3±1.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多虑平(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2025206)口服,25 mg/次,2次/d,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组:口服帕罗西汀(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43),20 mg/次,1次/d,计划治疗1个月[4]。

1.3 观察指标

两组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降低幅度、治疗效果、心理状态恢复正常时间、临床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5]的变化情况评价治疗效果。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小幅度≥90%,抑郁量表评分减分率>75%;显效:4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小幅度<90%,抑郁量表评分减分率>50%;有效:18%≤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小幅度<45%,抑郁量表评分减分率≥2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小幅度<18%,或无变化,或增长,抑郁量表评分减分率<25%。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的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对照组有8例(17.8%)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中有1例(2.2%),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心理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应用多虑平治疗后(13.52±3.40)d心理状态恢复正常,临床药物治疗计划共计实施(16.47±3.22)d;治疗组患者应用帕罗西汀治疗后(9.75±2.16)d心理状态恢复正常,临床药物治疗计划共计实施(12.41±3.18)d,两项的上述同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症状是脑卒中的一种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实际发生率可达50%左右;脑卒中后抑郁症状患者的临床症状多数情况下会表现为焦虑不安、情绪低落、反应迟钝、丧失兴趣等[6-8],且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症状的患者还会伴有一定程度的肢体或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造成影响,也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都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9-10]。目前,临床上对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症状的主要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相关研究认为,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症状与患者大脑左前半球、基底节区受到的损伤程度有一定关系,但多数研究同时认为,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症状与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等神经递质的代谢功能障碍有一定关系[11-13]。盐酸帕罗西汀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且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用药安全性高,对5-HT、NE的再摄取可产生双重的高效抑制作用,患者在实际用药过程中的耐受性更理想[14-1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说明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将其作为一种常规药物应用,使更多的脑卒中患者能够远离抑郁症的困扰,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其生存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2] 贾艳滨,周迁璋.首发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24(2):66-69.

[3] 张通,孟家眉,项曼君.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2):73-76.

[4] 刘献玲.帕罗西汀与丙米嗪对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 15(21):83-84.

[5] 赵成,于碧涛.帕罗西汀合并喹硫平或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的疗效比较[J].上海精神医学,2008,20(5):295-297.

[6] 李荟,焦志安,赵国庆,等.喹硫平和阿立哌唑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临床试验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7(8):118-121.

[7] 张吉营,吴文辉,赵红苏,等.喹硫平合用抗抑郁剂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2):137-139.

[8] 樊凌姿,王玉玲,郭振宇,等.利培酮口服液与奎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对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31(5):367-368.

[9] 王俊平,许晶.卒中单元治疗模式对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4):322-323.

[10] 范录平,杨晓国,林一均,等.氟西汀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6):585-586.

[11] 王瑞芳,王五洲.氟西汀对脑卒中后伴抑郁症患者总体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9):54-56.

[12] 廖更生.氟西汀合并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5):19-21.

[13] 陈清刚,王莹,李刚.阿立哌唑合并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17(2):106-107.

[14] 陶文彪.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4):2946-2948.

[15] 王昱俊,李希水,任利锋.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症2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 16(14):188-189.

[16] 许云.心理护理干预对帕罗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疗效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9):78-79.

(收稿日期:2015-01-15 本文编辑:许俊琴)

猜你喜欢
帕罗西汀抑郁脑卒中
帕罗西汀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抑郁症42例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酒依赖患者伴焦虑抑郁障碍的对照分析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作用机制
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和丙戊酸钠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