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玉
摘要:中职院校中的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现有的教育工作者也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措施,学案导学模式便是较为流行的一种应用方式。本文从现有的中职数学教学教育的缺陷入手,进而探究学案导学模式的内涵和组成环节,以便为现有的中职数学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学案导学模式;中职数学教学;应用分析
一、中职数学教学的教育不足
(一)数学教学内容难度较大
众所周知,数学的学习是任何阶段的教育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更是为了锻炼一种数学的思维模式以及应用方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中,数学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存在一定的教学难度。主要原因就死数学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理解难度,因此学生在学习知识以及做题的时候会出现难以理解、难以掌握的情况。这一现象在中职院校中就更为常见。中职院校的学生存在学习基础差的问题,尤其是数学学习基础更是匮乏。并且,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综上所述,中职院校现有的数学教学内容,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存在难度过大的现状。
(二)数学教学难以推动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在教学计划内完成教学工作,主要靠学生和授课教师双方的共同推进。但是在现有的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中,单纯依靠教师进行教学推动活动,学生在此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被动状态有很大原因来源于学生自身较低的学习意愿以及较差的学习基础。在这样单方面的努力下,整体的数学教学不管从效率层面考察,还是从效果层面考察都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三)教师教学方式的单一性
在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中,不仅学生存在自身的不足,老师在教学方式上也有所欠缺。在中职院校中,老师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意愿,因此总是采用单方面讲课的模式进行教学。并且,老师在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能力素养上也存在有待改进之处,所以其选择的数学教学模式比较模式化、呆板化,没有依据中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在数学教育上的不足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其客观原因来自于数学教学自身的难度。其主观原因与教师和学生的态度与能力有很大联系,尤其是学生之一主体,更是主观原因中的关键因素。由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规范以及数学学习意愿较低,中职院校的数学提高工作才较难推进。因此,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成为首要的解决方案。为此,我们提出了学案导学模式的数学教学方法。
二、学案导学模式
(一)学案导学模式的内涵
学案导学模式现如今已经较为普遍。在学习之前,老师将新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要点都总结在学案中。学生拿到学案后,在老师没有进行任何讲解的情况下,进行自主的预习以及学习,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与认识,并在老师之后的讲解中,进一步加深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二)学案导学模式的内容
1.教師设计数学学习教案。学案导学模式成功的首要条件就是授课教师能够针对数学学习要求以及班级的学习情况,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学案。在学案的制定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内容过于简单、随意,没有办法起到实质性的学习作用的问题。因此,在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学案导学模式中应该尽量避免这一缺陷。首先,数学授课教师应该制定学习目标。在目标的设定中,不仅为学生树立了前进的方向,也帮助学生认识了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教师在制定目标使一定要具有一定限度内的挑战性以及可执行性。其次,就是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在预习环节,应该加重基础知识所占据的比例,尤其是针对中职院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在基础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可以采用知识与对应习题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和练习的同时进一步加深理解。最后,就是对整个学习内容的测评。只有通过一个整体的测评环节,学生和老师才能够知道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才能够对症下药,在课堂授课的环节中解决学生的疑惑。
2.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在学案导学过程中,学生依靠自己进行知识的学习。因此,这一教学模式,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虽然是自主完成学案的学习,但是教师在此过程中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指导,尤其要提醒学生总结学案学习过程中的遇到的不会之处,以便于后期进行深入讲解和提高。在这一环节,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最具有挑战性的就是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应该设立奖惩机制,对于完成学案任务并且具有出色表现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没有按照规定完成学案学习的同学,给予适当的批评与惩罚。
3.相互讨论交流的环节。学案导学模式并不是让学生一个人埋头苦学,而是首先给予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在学生完成学案导学的内容时,应该进行同学与同学相互之间的讨论。这种讨论应该在教师正式授课之前,由班级内的所有成员共同完成。在这一环节中,加强了学生的群体学习兴趣,并且老师也能够从中发现同学们存在的共性问题。
4.教师授课环节。经历了自主学习以及群体讨论环节,学生们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已经有了一定的程度。因此在教师授课环节,教师在进行基础知识讲解之余,应该着重解决学生们总结出的各种问题。并且,在授课环节,教师应该点名授课内容中的重点内容以及难点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更高难度知识的学习。
三、学案导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意愿
经过上述的学案导学模式的内容讲解,我们应该了解到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改变了原有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被动地位,转而有了主动性与积极性。这一点在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学习中是难能可贵的。通过自主的学习过程,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学习知识,分析现有的不足。通过群体的讨论环节,学生能够收到群体的学习氛围的影响,进而增加对数学的好感度,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意愿。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
传统的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不仅存在质量较低的问题,也存在课程难以推进、效率低下的问题。但是在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下,教师大大减少了基础知识讲解的时间和精力,转而投入到其他的重点与难点知识的讲解,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授课效率。并且,由于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已有了充分的准备,因此在讲课时,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会大大提升,进而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质量。
结束语
对于中职院校而言,要想成功的在数学教学中推行学案导学模式,就要进行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变革和创新,为应用学案导学模式提供制度准备、组织准备、人员准备以及心理准备。
参考文献:
[1]运用学案导学 提高中职数学高考备考实效[J]. 钟宝平.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3(07)
[2]林景明.简析学案导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