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IC病的临床诊断及防治方法

2015-08-07 02:37王鹏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临床诊断防治方法

王鹏

摘 要 IC(Infections Coryza,鸡传染性鼻炎)可造成养鸡场中幼雏的育成率明显降低,推迟产卵期,造成产蛋鸡的产蛋量减少或停止产蛋,诱发其他并发症,进而严重影响鸡群的规模化养殖效益,给肉类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加快鸡养殖产业的发展,分析临床诊断IC的方法,包括根据症状与解剖特征进行诊断,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同时阐述预防IC与治疗IC的常用方法。

关键词 鸡IC病;临床诊断;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8--02

IC(Infections Coryza,鸡传染性鼻炎)具有流行范围广的特点,IC发生后可降低蛋鸡的产蛋量。同时,可严重阻碍育成鸡的生长发育,并增加育成鸡的淘汰率[1]。IC病鸡可并发气管炎、鸡痘等,如出现上述并发症,可加重临床症状,延长病程与造成病死率显著上升。对此,要注重及时诊断IC,以减少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从而减少经济损失。

1 IC的临床诊断

1.1 根据症状与解剖特征进行诊断

IC病鸡在初期发病时无特异性症状,偶见鼻孔处出现水样鼻液,鼻液较为稀薄,且伴有打喷嚏或甩鼻表现。病情逐渐加重时,可见黏液状或浆液性分泌物从鼻腔中流出,分泌物可由稀薄状态变为浓稠状态,在分泌物较为浓稠时,可见病鸡打喷嚏的症状较为剧烈,且伴有摇头与呼吸困难等症状,鼻腔处的黏液逐渐干燥后可见淡黄色结痂,且黏液在凝结的过程中通常伴有臭味。病鸡的头面部可见明显肿胀与发炎症状,以双侧眼周或单侧眼周表现较为突出,肿胀严重时可导致病鸡失明[2]。IC发展到后期时,可见病鸡的腭裂部位、口腔部位出现干酪样物,且肺部、支气管及气管均可出现炎症表现,包括出现啰音、呼吸困难症状等;病鸡摄食量逐渐减少、精神萎靡、体质量降低;公鸡肉髯明显肿大,母鸡则是产蛋量明显降低,严重时可并发脑膜炎,增加病死率。IC病鸡具有以下解剖特征:卡他性与急性炎症可见于气管黏膜、喉部、窦部及鼻腔部位,表现为潮红或充血肿胀,且窦内常出现干酪状坏死组织或渗出组织液凝块。公鸡睾丸明显萎缩,产蛋鸡可出现腹膜炎,卵泡呈萎缩、坏死、血肿或松软状,输卵管中可见大量干酪状分泌物。

1.2 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目前,常用的实验室检查诊断方法包括血清学与病原学实验诊断。在血清学实验诊断方面,可采用试管凝集诊断法与平板凝集诊断法。试管凝集诊断法如下:先按倍比对5倍血清进行稀释,每次采用0.25 mL血清,按照梯度将等量菌液加入到血清当中,加入后充分混合菌液与血清,随后在37 ℃的环境中静置2 h,随后在5 ℃的环境中放置16~18 h;完成上述处理后,观察凝集价,如凝集价>10,则为阳性。平板凝集诊断指的是在玻片上各滴一滴菌液与血清,随后摇动玻片,如在3 min内菌液与血清凝集,则为阳性[3]。在病原学实验诊断方面,可采用细菌分离与培养诊断法、涂片镜检诊断法或动物接种诊断法。动物接种诊断指的是在没有感染病原体的鸡只窦内接种培养物,如在48 h后接种鸡可见IC典型症状,如面部水肿及流鼻液等,则可确诊。细菌分离与培养诊断指的是先采用无菌操作技术取病鸡的分泌物,随后在马血琼脂中培养,培养时间为48 h,培养温度为37 ℃。如培养后可见菌落边缘整齐、处于光滑半透明状态,菌落为灰色圆形针尖状,则可诊断为IC。涂片镜检诊断指的是先采集病鸡眶下窦、鼻腔与鸡眼中的分泌物,随后对分泌物进行涂片处理,涂片后染色及镜检,如在镜检中发现存在阴性革兰杆菌,菌体呈多形性或纤丝状,则可以诊断为IC。

2 IC的防治办法

2.1 IC的预防

为了预防发生IC,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首先,应强化鸡群日常管理工作,以增强对于IC的抗病能力。对鸡舍环境进行改善,保证饲养环境具有良好的保温与通风条件,以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如二氧化碳、硫化氢及氨气等,避免呼吸道受到刺激。在每年的12月-次年2月应进行带鸡消毒,采用喷雾消毒法减少灰尘与细菌,并由此提高空气相对湿度与净化空气,减少病原菌数量。在日常饲养时应选择质优、营养全面的饲料,确保维生素含量满足要求,适当添加维生素A,以通过改善鸡群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对于发病鸡舍,要及时隔离消毒,并淘汰病鸡,隔离康复鸡群与健康鸡群,深埋病死鸡[4]。其次,应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在接种时可采用含A血清型或含C血清型的IC油乳剂灭活疫苗,上述两种疫苗具有高免疫应答与免疫持续时间长的优点,接种14 d后可获得免疫力,接种35 d后免疫力达到峰值,35 d后免疫力开始逐渐降低。接种1次疫苗可使鸡只获得120 d左右的免疫力,为了延长免疫保护时间,则在接种1次疫苗后需要进行加强免疫。对于IC高发地区,在鸡只为21日龄~42日龄时进行首次免疫接种,达到70日龄时进行二次免疫接种,在120日龄时需要进行第三次免疫接种;对于一般地区,则在鸡只为60日龄时进行首次免疫接种,在120日龄时进行加强免疫即可。如鸡只<42日龄,则接种剂量为0.25 mL/只;如鸡只>42日龄,则接种剂量为0.5 mL/只。

2.2 IC的治疗

对于IC病鸡,可以采用抗菌药物与中草药进行治疗。可以治疗IC的抗菌药物包括壮观霉素、强力霉素、红霉素、链霉素及磺胺嘧啶等,其中磺胺类抗菌药物对于IC病毒的敏感性较强,通常被作为IC治疗首选药物,但对于速长肉鸡及蛋鸡等应避免使用磺胺类抗菌药物。如鸡群食欲尚可,则可将硫磺嘧啶添加到饲料中,添加浓度控制在0.2%~0.5%,连用3 d;也可以将磺胺嘧啶添加到鸡群饮用水中,添加浓度宜保持在0.05%~0.1%,连用3 d。如IC病鸡群采食量明显减少或不再进食,则采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进行注射治疗,庆大霉素的使用剂量为2 000~3 000IU/只,1次/d;链霉素的使用剂量为15万~20万IU/只,1 d/次。在采用药物进行治疗时需要防治IC继发病,同时对饮水、饲料进行消毒,避免IC继续传播[5]。此外,可以采用甘草80 g、生姜85 g、黄芩85 g、桔梗60 g、泽泻90 g、乌梅90 g、益母草90 g、白芷100 g对IC病鸡进行治疗。对上述草药进行粉碎处理,并均匀混合各类药末,混合后采用投食法进行治疗,4~5 g/只,一天分两次投食,连续治疗7~10 d。

3 结语

综上所述,IC具有传染性强、发病范围广的特点,一旦发病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此,应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及时诊断IC,并在诊断后及时给予治疗。

参考文献

[1]孟志敏,牛小飞,李连缺,等.甲砜霉素可溶性粉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学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0-122.

[2]赵玉芳,冷丽,王守志,等.鸡肝脏基础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肝脏脂肪酸结合蛋白配基结合特性分析[J].中國家禽,2013,35(10):6-10.

[3]宗昕如,张晓辉,辛凌翔,等.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人工感染鸡支原体的治疗试验[J].畜牧与兽医,2013,45(8):88-92.

[4]元雪浈,刘淑莉,李新生,等.鸡致病性大肠杆菌qseC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4,30(4):347-352.

[5]王静,陈冬妮,欧芷华,等.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SPF鸡四种垂直传播疾病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2,22(8):6-14.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临床诊断防治方法
黑绒金龟子在玉米上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分析果树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及防治方法
朝阳市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及除草剂药害防治方法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
探究内镜检查对缺血性结肠病的诊断价值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