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超男
实现高职英语教学职业化的对策思考
文/郑超男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虽然比不上正规大学,但是依然是许多学生的最佳择校地方,学生在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一项技术,适应社会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自身的职业技能的最佳选择。但是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职业化教学环节相对比较薄弱,不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本质特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本文在分析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职业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实现高职英语职业化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职业化;现状;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志码:码:A
文章编号:号:2095-9214(2015)08-0173-01
英语职业化旨在要求教师按照就业的标准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使学生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人才。但是就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英语职业化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只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够对症下药,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1.高职英语教学职业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高职院校生源良莠不齐,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高中生,第二类是中专学生、技校和职高毕业的学生,生源普遍存在学生基础薄弱,英语知识水平偏低的情况。第一类学生相对于第二类学生来讲基础会相对好一些,但是整体英语整体水平不高,而对于第二类学生来讲,多数只是通过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英语基础非常薄弱,或者是对英语没有任何概念,仍停留在单词与基本语法的层面,词汇量也比较匮乏。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职业化实施过程中,跟不上教师的步伐,学习起来也比较吃力,严重制约了英语职业化的进程。
1.2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落后于普通高校
高职院校不同于国家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多为民办学校,国家关注度不高,注入资金也比较有效,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源相对于落后,更新换代速度比较慢。同时,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结构比较单一化,聘用的英语教师偏向于英语的专业教师,对职业化缺乏了解和研究,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定位不够清晰,不了解英语职业的发展方向,不能够很好的开展英语教学职业化,影响了高职英语职业化的顺利进行。
1.3学生英语学习观念错位,不利于职业化英语学习
学生步入高职学习生活以后,对职业化的概念理解比较模糊,所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主观上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能够实现职业化,对职业化英语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在就业慌的年代,很多学生认为考取更多的资格证书才是打破就业的唯一出路,因此,机械性的进行学习,通过各种途径考取各式各样的等级证书。所以,导致高职英语教学职业化偏离了其最终的目标。
1.4英语课程设置偏离职业化发展方向
如上所述,高职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职业化的认识不清晰,所以导致在英语课程设置时,教师依旧照搬大学本科学校的英语教学计划和课程,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而忽略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化教学内容的设置,不能适应就业形势的发展,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职业化的顺利开展。同时,教师采取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不能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方式利用率不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英语水平的提高。
2.提升高职英语职业化的策略分析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英语教师整体水平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职业化发展的关键就是师资力量是否雄厚,直接关系到职业化教学进程,保证职业化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在聘用英语教师时应该进行综合的筛选,在注重英语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更应该关注该教师对英语教学职业化的理解与认识,从根本上解决高职英语教师对职业化要求和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同时,在高职英语教师任教过程中,要不断的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与社会相接轨的职业化水平。
2.2正确定位高职英语教学职业化,提高教学效率
高职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注重的是其实用性,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化人才。作为一门语言不同于其他课程,语言更注重听说读写的能力,是一种交流沟通必备的技能。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提高对英语课程的认识,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是为了考取各种等级证书的需要,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综合水平。英语教师在设置英语课程时,注重对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的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是最终目标,但是也不能忽略对公共基础英语的重视,公共英语是学好专业英语的基础,只有打好地基才能够盖高楼大厦。另外,由于高职院校生源参差不齐,高职英语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公共基础课程,提升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后续专业英语教学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设置专业英语课程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英语专业知识水平,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能够尽快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2.3实行多种教学模式并行,提高英语职业化教学效率
传统的程序化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高职英语教学职业化的需要,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并行的方式,提高职业化教学的实用性。例如,教师可以在传统的程序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在不脱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职业化英语的学习当中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学习和观摩,让学生用英语与专业的人士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并得到锻炼。此外,教师在英语教学职业化过程中,实行多元化评价方式,做到以学生为根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职业化英语教学过程中去,进而提高英语职业化的教学效率。
总之,高职院校的宗旨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综合型人才,实行英语教学职业化与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不谋而合,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专业水平,让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更具有竞争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外语人文系)
参考文献:
刘琼.浅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职业化的问题.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8(1):9-11.
李少华.职业化高职英语教学的优化路径.才智,2013(3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