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敏
摘 要: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高校网络化建设为互联网辅助外语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基础。当今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德语人才,传统的德语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填鸭式”灌输下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德语知识,缺乏真正的德语语境及文化感受,容易导致学生不具备真正使用德语的能力。本文对德语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教学的优势及方式探讨,为互联网德语教学提供建议和指导,培养高素质的德语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德语教学;教学方式;优势
互联网环境下德语教学探析
文/王敏
摘要: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高校网络化建设为互联网辅助外语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基础。当今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德语人才,传统的德语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填鸭式”灌输下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德语知识,缺乏真正的德语语境及文化感受,容易导致学生不具备真正使用德语的能力。本文对德语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教学的优势及方式探讨,为互联网德语教学提供建议和指导,培养高素质的德语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德语教学;教学方式;优势
作者简介:王敏(1987.5-),女,陕西榆林人,西安航空学院,德语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德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码:A
文章编号:号:2095-9214(2015)08-0081-01
传统的德语教学以教师、课堂、课本教材为中心,教师根据书本知识重点及应试重点进行单纯的讲授,忽视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及其实践应用的培养,教学中存在费时低效、高分低能的传统教学现象,无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德语应用人才。互联网在德语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网络交流平台等,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时空限制,建立立体的图文、影视、语音并茂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语言能力及德语文化素养,有助于培养应用型的高素质德语人才。
一、互联网应用于德语教学的方式及优势
1、网络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
1.1网络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提供强大的检索功能,可以提供大量德语学习网页及教学资料,为德语教师的教学提供外延资料和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设计教学专题,给学生充足的网上搜索准备时间,完成专题报告的组织、设计及汇报。
教师需要根据专题内容为学生提供健康有效的搜索引擎,例如Hotbot搜索引擎,是全球储存量最大的搜索引擎,可以限定语言和主体范围实现搜索,并将搜索的内容即时翻译为其他语种,对德语的学习非常重要。Lycos的搜索语言达37种之多,帮助主题非常详尽,操作简便易懂,其特色是可以提供声像文件及图片的搜索。搜索引擎提供的搜索信息可以帮助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专题进行知识的构建,提高学生的网上浏览技巧。
1.2网上漫游
每个德语国家在互联网上都建设有自己的网页,向来访者介绍当地的风景、民俗、文化娱乐等人文地理概况,学生通过对这些网页的浏览可以了解德语的语言环境,深化对德语文化的感知。教师可以设置旅游计划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资料搜集过程中培训阅读理解能力,扩展词汇量,深化语法的理解,训练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2、网上阅读
互联网的高速信息传输保证了信息资料的即时性和综合性,储备了丰富的新闻文字资料及报道。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网络阅读。例如,教师在多媒体教室搜索德国权威的报刊及新闻网页,将搜索过程及搜索内容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并进行口语讲解,并根据该事件搜索相关文章报道,比较文章结构及表达方式的区别,发现语法的规律,有助于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准确和丰满,在事实语境中学习德语,可以增加融入性。
3、网络对话平台
3.1网络聊天
借助计算机键盘的德语网络聊天,可以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组织语言及表述观点,实现对德语词汇、句型、语法及文化知识的整合加工,网络聊天的即时性要求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反应能力迅速,需要以扎实的语言知识为基础,可以作为德语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利用人际资源,联络德语教学同事、朋友及学生等组建聊天室或提供健康聊天室的网址,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网上聊天,例如http://chat.schulweb.de,该聊天室内成员以德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学生为主,具有共同的话题及基础、经验及话题,容易沟通和交流。
3.2QQ聊天软件和微信聊天工具
课堂教学的局限性造成教师不能实现一对一的辅导及了解学生,QQ聊天软件和微信聊天工具的应用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延伸和拓展,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利用软件建立班级间的聊天群进行教学方面的沟通,促使学生使用德语交流,增强互动学习。
4、网络作为学习工具
互联网实现了全球资料信息的有效整合,包含丰富的文字资料、图像、音频、视频、游戏、软件资料等,能对德语学习进行全感官的刺激,使学习的趣味性增加。德语教师应该合理使用共享资料,改善德语教学环境。
二、德语教学应用互联网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课件设计要合理
德语教师非专业计算机操作能力导致课件的制作受到制约,需要参加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对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操控能力,从而设计出符合教学规律、认知规律的优秀课件。
2、引导健康的互联网使用方式
互联网对德语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不能过于夸大互联网的功能,应该保持互联网使用的理性,辩证的结合传统教学与互联网辅助教学。互联网的资源整合复杂多样,掺杂多种对学生身心成长不利的有害信息,教师在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创造良好的互联网应用学习环境。
结束语:
德语教学中应用互联网辅助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习效率及实用性的科学教学手段,需要专业细分的德语教师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实践合适的应用结合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发挥互联网在德语教学的最大效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德语人才。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学院)
参考文献:
温盛妮.浅谈大学英语教改环境下德语教学方法的创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1:28.
王攀.德语多媒体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亚太教育,2015,06:127+103.
温盛妮.基于互联网的大学德语教学探讨.农业网络信息,2010,03: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