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贝蒂
【摘 要】采用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试图通过了解被调查者对德国人和德国文化的态度,来分析促进或阻碍学生德语学习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学校教育是他们获取对德国人和德国文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并由此形成定势。其次,大众媒体、校园生活、父母和亲戚等都是重要的信息来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被调查者对德国人和德国文化有相当程度的兴趣,这种兴趣会有助于他们形成更符合客观现实的文化定势。
【关键词】文化定势;跨文化交际;德语教学
【Abstract】Anonymous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are used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studentsGerman learning through understanding the intervieweesattitudes towards Germans and German culture.The results show that school education is the main channel for students to obtain the information on Germans and German culture,based on which cultural stereotypes are formed.In addition,mass media,campus life,parents and relatives are also important information channels.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the interviewees are rather interested in Germans and German culture,which will be helpful for them to form the cultural stereotype consistent with the objective reality.
【Key words】Cultural stereotyp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German language teaching
1 研究背景
正如著名诗人约翰·邓恩所说“谁都不是一座孤岛”,国际社会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各民族间的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交流(Kommunik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ommonis (common),意为“共享、共有”。文化就是“一套互享意义和传播交流的实践,这种实践在一个文化团体内得到巩固,反过来影响其成员的价值观、信仰、情感和举止(Chu & Hong,2007;Goodenough,1999;Lyons & Kashima,2001;Oyserman & Sorensen,2009;Triandis,1996;Triandis & Wasti,2008)。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它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然而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导致文化定势(Stereotyp)。定势又称刻板印象或定型观念。从认知的角度看,定势可以定义为“一种包含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人群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Hamilton&Trolier,1986,p.133)文化定势是影响跨文化交际成功与否的因素之一。它在帮助人们了解不同文化的同时,也在文化交流和理解中设置了障碍。文化教学是德语教学的必然趋势,在文化教学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文化定势。从某种意义上说外语学习是一个文化学习的过程,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的常熟理工学院,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在2011年合作创办“中德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14年创办“自动化中德合作班”。由于学生入校前德语基础基本为零,他们必须通过三年的德语学习和中德“3+1”模式联合培养,即第1-3学年为国内学习阶段,学生在常熟理工学院全日制学习,完成中德双方共同设置的课程,同时达到德方大学规定的入学要求;第4学年为国外学习阶段,学生赴德方大学全日制学习,完成德方设置的专业课程及毕业论文。成为既熟悉中国国情、又了解德国文化以及世界发展动态,初步具备较大思维空间和广阔的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鉴于这样的形势,本研究试图通过中德合作班学生对德国人以及德国文化的印象调查,分析促进或阻碍学生德语学习的因素,从而为学校管理方和相关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2 理论基础
社会心理学中关于定势的理论颇多,原有的理论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学的解释、社会文化学派、社会冲突学派和社会认知学派。由于这些学派都未能很好地说明定势形成的社会原因,Leyens等人(1994)提出一种新的理论:社会环境影响理论。此理论在吸取以上理论的研究成果即支持分类、认同、图式等的观点的基础上,指出了定势形成的社会原因,它直接来自于人们出生、成长和目前与之互动的社会环境。
首先,这种理论假定定势的形成是缺少知识,是对某个特定群体缺乏知识或无知的结果。例如,出生在美国北方富裕家庭的白人可能会与居住在南方的非洲美国人接触甚少,只能通过间接的途径了解到一些信息。其次,社会环境影响理论认为定势是为了简化信息,是试图简化日常生活中信息加工活动的直接结果。用我们预存的图式去评价和归类人们要比实际去认识他们容易得多。通过把个体归入或与某一具有特定特征的群体相联系,可以帮助人们快速的组织和解释人和事。此外,不仅缺乏知识和分类简化可导致定势,而且对个体出生和目前生存的环境的评价中的失败也是导致定势的原因。
本研究中的被调查者都没有去过德国,没有直接的对德国人和德国文化的直接体验,他们对于德国人和德国文化的了解几乎只限于家庭、学校和各种大众传播媒体的知识和信息。因此,社会环境影响理论能比较好地用来分析问卷和访谈中所反映的问题。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本人执教的一个教学班学生为调查对象。全班43名学生,但只有5名女生。在与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他们都是通过高考2015年9月入学的新生,德语为零起点,几无德语交流能力也没有德语学习的经历。本调查进行时他们刚刚结束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即完成了第一个学期的德语学习。
3.2 研究方法
本研究根据Katz和Braly(1933)“典型特质制定法”并参考孙利的问卷表(2004),设计的问卷调查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个人情况,如性别、年龄、年级、专业、学校。第二部分主观题,当想起德国人或中国人时,头脑中最先出现的5个形容词是什么?第三部分为12道客观题,涉及到的经历、观念和情感三个方面反映被调查者对德国人及德国文化的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后,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访谈,了解与问卷相关的一些问题。最后收集整理问卷、数据统计比较分析,从而归纳得出结论。
4 调查结果
4.1 对德国人和中国人印象分析
发放问卷43份收到有效问卷43份。原始数据中共有词115个,其中描述中国人的词共69个,合并剩23;描述德国人的词共47个,合并剩21。然后把两个国家排在前10位的形容词挑出来,同时兼顾频数不少于5的原则得出:1)虽然描述中国和德国前10位形容词中都各有三个贬义词:“素质差”、“思想保守”、“虚假”和“刻板”、“拖延症”、“冷漠的”,大多数是褒义和中性词,调查对象对中国人和德国人的印象不坏。2)这个结果表明对德国人和中国人之间存在的印象差异要大于相似,也就有了跨文化交际中相互欣赏的基础。
4.2 对德国人和德国文化的态度分析
问卷的第三部分是关于对德国人和德国文化的态度和行为的单选和多选题,旨在调查被试与德国人和德国文化的交流程度,以及这种日常交流对于文化定势产生的影响。表2是第三部分的第一道题显示对德国人和德国文化的兴趣程度:13.95%的学生对德国人和德国文化十分感兴趣,67.44%的学生对德国人和德国文化感兴趣但非十分感兴趣,2.32%的学生即只有一位学生对德国人和德国文化不感兴趣。表2显示出学生对德国人和德国文化有相当程度的兴趣,这种兴趣会让他们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并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我们从表2看出绝大数学生对德国人和德国文化感兴趣或非常感兴趣,我们就想知道他们在哪些地方感兴趣呢?随后的多选题会提供相应的分析。
从表3我们看出对德国人和德国文化前10位感兴趣方面如教育、经济状况、家庭都是学生们比较关心的,但是由于他们是大学生,有的兴趣不能代表其他人群如校园生活、时尚、文学。表4告诉我们绝大多数学生对是否想去德国给予肯定回答。在随后的访谈中学生是这样表达他们的看法的“我想去德国做短期旅游,但是国外总不像国内安全”“我想到德国读研,如果有机会我想在德国工作和生活,毕竟德国很发达”“我想到德国购物、旅游,锻炼我的口语,但是我还是相待在中国,我是中国人。”虽然大多数学生向往德国,但是他们主要还是以短期旅游和学习为主,不能确定是否会在那里工作和生活。
4.3 对德国人和德国文化的行为分析
对德国人和德国文化的行为分析是围绕第三部分的第四、五、六道题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的:在网络上发表关于对德国人及其文化言论的频率、是否购买德国制造产品、是否想与德国人交流,分别由表5、表6和表7表示。从表5我们看到超过半数的学生没有在网络发表言论的经验,他们从不在网络表达自己的思想。对那些有时候发表言论的学生,后期的访谈告诉我们一些细节:“有时候登陆一些相关论坛说说自己喜欢的一些影星球星啊电影体育之类。当然如果有重大事件也会注意的。”“我没有积极注意过德国人及其文化的经历。”
对于是否在在网络上发表关于对德国人及其文化的言论,大多数人登录相关娱乐体坛只是浏览或参与讨论而已,但是绝大多数没有在网络发表自己的思想言论。
表6通过询问是否购买德国制造产品意在调查人们接受德国的程度。只有13.95%的被测者不愿意购买德国造产品。从访谈里我们了解到更多细节:“当我买电器产品时,我承认德国产品高技术质量好像剃须刀、刀具等等。”“不,不需要买德国产品,国内的就挺好呀。”
从访谈里我们得知:大多数受访者对德国产品持有实际而理性的态度。他们看中的是产品本身而非它的“来源”。虽然一般都认为抵制国外货是非理性行为,但是如果可以买到,国内产品是首选。
如果问“是否想与德国人交流”(表7),访谈里有学生这么说“我愿意和德国外教交谈,他是个很幽默随和的老头。碰到德国人也会和他们打招呼甚至想和他们交朋友的。”“我有点害羞,口语也不怎么好,所以不愿意主动和他们交流。但如果是由朋友介绍,还是愿意和他们聊天的,那样就不会感到尴尬了。”
从表7我们看出绝大多数学生愿意与德国人交流,在德国朋友需要帮助时愿意帮助他们,并且将他们看做中国人一样,但是超过一半的人还不愿积极主动地去交流。
4.4 印象形成的原因分析
问卷第三部分的第7至第12道题是分析被试形成对德国人和德国文化的信息源以及这些信息源的影响力和可信度,即人们是通过什么途径习得印象或定势的。这6个问题依次为:哪些选项曾帮助你形成对德国人及其文化的印象、哪一选项对你的观点影响最大、哪些媒体帮助你形成对德国大学生的印象和观点、媒体关于德国报道是否全面并充分、媒体关于德国报道是否正面并积极、媒体是否应多报道德国普通人和日常生活。
首先,多选题表8显示出被试关于德国人和德国文化的主要信息来源里学校教育占据81.39%,说明学校教育是他们获取对德国人和德国文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并由此形成定势。其次,大众媒体、校园生活、父母和亲戚等都是重要的信息来源。那么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文化定势形成的原因。
参加问卷的被试都是刚刚经过高考入学半年的大一新生,他们的大多时间是在课堂里度过的。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将目的语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成为学生对目的语国家文化印象的最初来源。为此,在随后的访谈里我们着重调查了这一点,被访者说:“我相信课堂上学习到的历史知识,这肯定影响着我对战争和德国人的看法。”“我认为课堂上所学到只是德国的一部分,并不全面。通过其他信息渠道特别是在与德国人的交往后,我发现学校教育是需要改进的。”“历史、文学以及德语学习使我获得对德国人和德国文化的第一印象。当我接触其他来源信息时,我总是和我课堂里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无疑学校教育对我影响很大啊。”
访谈表明学校教育的确在学生的文化定势形成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其次,媒体对学生文化定势形成的作用不可低估。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社交渠道的扩大,学生们对德国人和德国文化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入。表9显示的媒体影响程度中网络排在第一位,随后依次是教材65.12%、电视节目62.79%、中德文电影60.46%等。教材的作用在对表8的分析里已经提到:教师通过教材传授知识是学生获得对德国人和德国文化的最主要渠道。而电视节目和中德文电影则是学生们业余生活最喜闻乐见的形式,自然在娱乐的同时也接受了德国文化的渗透。
对于中国媒体关于德国报道的评价有以下两个方面:对报道的数量的评价和对报道的作用的评价,反映在表10里表明被试对于报道的数量的评价稍微偏低:完全赞同的不到半数。关于德国报道是否正面并积极的,完全赞同的更少只有20.93%。而绝大多数(86.05%)被试则认为媒体应多报道德国普通人和日常生活。
5 结论
终上所述,得出以下结论:被调查者对德国人和德国文化有相当程度的兴趣,这种兴趣会让他们想去德国做短期访问。虽然绝大多数没有在网络发表自己思想言论的经验,他们对德国产品持有实际而理性的态度,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还是愿意与德国人交流,这得益于学校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网络媒体的影响,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学校是学生文化定势形成的主阵地,我们应该抓住教材这个目的语文化定势形成的主要因素,选择那些具有民族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社会准则)的“真实的教材”;同时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电视网络等媒体,丰富学生的跨文化背景知识,使得文化定势更符合客观现实,使之成为一种科学而准确的社会分类;这样的文化定势不仅成为稳定的情感信仰,也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积极作用,使得更多的学生通过我们学校中德“3+1”模式联合培养走出国门,成为21世纪既熟悉中国国情、又了解德国文化以及世界发展动态,初步具备较大思维空间和广阔的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Hamilton,D.L.,&Trolier,T.K..Stereotypes and stereotypes:An overview of the cognitive approach.In J.F.Dovidio&S.L.Gaertner(Eds.),Prejudice,Discrimination, and Racis.Orlando,FL:Acadeic Press.1986:127-163.
[2]孙利.青少年对若干国民或民族的刻板印象[J].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
[责任编辑: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