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长生 丰远桥
发展特色农业 彰显龙头优势
——湖北长友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之路
文/赵长生 丰远桥
在鄂西南边陲、武陵山区腹地的鹤峰县城容美镇,有一家历经20多年商海拼搏,以开发山区特色资源、经营特色农产品,销全国、卖全球,不断发展、成熟、壮大的龙头企业——湖北长友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长友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友公司”),是集农产品收购、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贸易出口于一体的股份制民营企业,属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湖北省优秀民营企业。辖6个子公司、3个分公司和1个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注册资本8200万元、总资产5亿元。
长友公司坚持以开发、经营山区特色农产品为基本取向,在产业发展、扶贫带动、企业效益等方面取得辉煌成绩。仅2011年至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1.5亿元,完成出口创汇1.1亿美元,上缴税收4100万元。长友公司创建的“长友牌”系列农产品在行业内影响力不断提升,享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其中薇菜、箬叶经营在国内同行业中连续多年出口总量第一,糖水板栗经营在国内同行业中位居第二。全国约60%的薇菜都归并到长友公司,通过精加工销往日本、韩国和欧美等市场,长友产品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长友公司大力开发山区特色农产品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不断完善 “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核心基地、联办基地、农产品收购等方式,辐射带动本地及周边地区4万农户,为农民每年提供现金收入3.5亿元。公司常年就业人员达2500人,其中非全日制工人2000人。发展产业、创造就业,长友公司成为当地政府、山区农民少不得、离不开的“绿色银行”。
长友公司按照产业化经营模式,以龙头企业办基地、带基地等方式,因地制宜,以主导产品经营带动产业链,有针对性地实施产业扶贫新举措。
建设人工薇菜基地、高山蔬菜基地各1万亩、板栗基地2万亩、鲜香菇生产基地5个,提供种子、种苗,让农民进行种植发展,公司实行合同收购。
用循环经济的理念让产业升级,提升龙头企业带动基地的辐射范围和整体水平。2012年至2013年投资3000多万元,在鹤峰县太平乡龙潭村新建2万头生猪饲养场,项目集养殖、沼气、照明、有机肥于一体,实现生猪养殖、废物处理、清洁能源、喷灌施肥的循环利用和综合效益。
加大产品精深加工规模和水平,延伸和扩大优势基地产业。在魔芋产业的发展上,长友公司以鹤峰为基础,在巴东县经济开发区扩建魔芋精深加工厂,收购鲜魔芋能力增至1万吨以上,一跃成为湖北省魔芋行业内标杆企业。
近年来,长友公司立足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引导农民通过创建基地、实施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为部分业主和农户提供资金支持、加大科技创新和农技服务、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等措施,同时加大与专业合作社等农业基地经济合作体的联合,积极探索和构建连接农户与企业的产业化模式和机制。
长友公司以湖北省山区特色果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油坪科技示范园为平台和载体,聘请高级农艺师周长辉等一批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常年深入基地的田间地头,主动为农户送技术,解决种植技术难题。仅2013年,长友公司为鹤峰县的燕子镇、太平镇、五里乡等地农民优惠配送薇菜孢子苗、蔬菜种子、农药,发放薇菜人工栽培及高山蔬菜栽培技术读本等,培训转移劳动力600多人。长友公司通过种植、加工技术培训,为农户提供基本的农业科学知识和农产品初加工技术,实现了以基地生产产品、以产品带动产业、以产业带动致富的可持续发展的扶贫之路。
长友公司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湖北省扶贫开发协会会员企业,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一项主要工作,深感武陵山区扶贫开发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长友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长友常说:“我一个人富了不算富,我们一家企业富了也不算富,要让人民群众都富起来了,那才叫富”。公司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围绕“企业扶贫、扶贫企业”的整村推进扶贫思路,以产业基地为平台,以培育业主作为整村扶贫开发的切入点。
近年来,长友公司把鹤峰县太平镇龙潭村作为扶贫联系点,在鹤峰县的奇观村、四坪村、大五里坪村、响溪村、屏山村,与当地政府部门一道,以特色蔬菜基地的种植发展开展整村扶贫开发工作。
鹤峰县燕子镇大五里坪村平均海拔1600米,是鹤峰县典型的高山特困村,全村9个村民小组、342户、1203人。十年前,农民人平收入不足1000元。自2004年开始,长友公司在大五里坪村投资150多万元,修通了近30公里道路,创办蔬菜核心基地1000余亩,垫资近50万元购买生产资料,辐射带动2000亩。2013年仅蔬菜人平收入3300元,加上烟叶、中药材和其他收入,人平年收入超过7000元,全村绝大多数农户摆脱贫困。到2013年底,大五里坪村农户购买两轮摩托车、三轮运输车达400辆,农用车8台,50%的农户住房得到改善。特别是大五里坪村的蔬菜种植大户张桂英、胡良才两家共10人,年种蔬菜60亩,收入达13万元,人平1.3万元,现已购置1辆农用车、2辆摩托车、1台整耕机,并新修1栋房屋,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目前,长友公司的薇菜、高山蔬菜、香菇、箬叶、生猪养殖等,已成为鹤峰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主导产业。
长友公司创始人张长友,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有近40年的经商经验。生意从小到大,经营品种由少到多,产品从县内销到县外,从省内销到省外,从省外销到国外。企业始终做到重商爱民、以人为本。张长友以坚韧的毅力和科学的态度,心无旁骛坚持发展特色主营业务,不断引进高端人才,打造高级管理人才团队。20世纪90年代,长友公司从事出口农产品经营以来,就实行出口订单,把山区特色农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以及欧美市场。
在企业管理中,张长友充分展现“亲和、务实、创新”的个人魅力,带领团队和企业,逐渐形成清晰的愿景、宗旨、使命、价值观和质量经营方针等企业文化理念,在长友公司内部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分权制衡和独立运行的现代企业制度,使重要决策、股东和员工利益、社会责任得到完美的体现。
倡导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通过建立“内具公信力、外具竞争力”的员工薪酬体系和“能上能下、优胜劣汰、能者多劳、奖勤罚懒、用优弃劣”的竞争性人事管理制度,为员工打造一个提升技能、体现价值、实现理想的事业平台。公司坚持人性化管理,主动为员工办理“五险一金”,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并努力满足职工的住房、劳保、子女就近入学和管护、文体等需求。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强化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工作,科研工作取得巨大进展,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为企业的产业发展和带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技术支撑。长友公司自主研发的“薇菜揉捻机”“箬叶香精提取装置”取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薇菜种苗孢子繁育”获得湖北省政府科技成果奖;“薇菜种苗工厂繁育与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示范”获得恩施州政府科技成果奖;“富硒发酵薇菜工艺技术”“高山薇菜驯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科研课题,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长友公司申报的院士专家工作站项目获得湖北省科协的批复。
从2009年开始,长友公司与恩施州科协联合创办了《恩施科技报》,五年共出资100多万元承办《恩施科技报》。组织企业的专家团队和州内多个专业协会 (学会)专家撰写稿件,面向全州宣传普及科技知识,开展科技扶贫,帮助企业发展和农民致富。仅2013年出刊21期,发行21万份,全部免费发送到恩施州直单位及各县(市)所有行政、企事业单位,乡(镇)行政村及专业合作社。
长友公司把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当作己任,大量吸收下岗职工就业,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还不忘捐资助学助医。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共无偿出资59.8万元。在抗非典、抗冰雪灾害、地震救助中共捐款68万元。为修筑乡村公路,解决边远群众行路难问题共投资318.8万元。
立足山区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做大做强、致富山区农民为目标。目前,长友公司正努力强化科技创新,拓展业务规模,创新经营模式,实现企业新的跨越。
(作者:湖北鹤峰县民宗局鹤峰县人大民族农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