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谈李渔剧作理论“独先结构”

2015-08-07 17:35刘平阳
戏剧之家 2015年13期
关键词:中西文化李渔戏曲

【摘 要】李渔的《闲情偶寄》是我国戏曲剧作理论的集大成作品,许多理论仍然适用于当今的剧本创作实践中,并与诸多西方近几十年来新衍生的剧作法不谋而合。本文仅就其“独先结构”的理论,结合当下的实践创作与西方剧作法,探讨李渔的“结构法”在当今学术及实践创作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李渔;结构;剧作法;戏曲;编剧理论;中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7-0014-01

李渔戏曲理论明确言道:“填词首重音律,予独先结构。”其中,“立主脑”是李渔戏曲结构论的核心内容。李渔认为:“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也。传奇亦然,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只为一人而设……又只为一事而设。此一人一事,传奇之主脑也。”

那么“主脑”究竟是什么呢?经过相关资料的查阅,笔者发现,学界对李渔所言的“主脑”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说法认为“主脑”即是作者想要通过剧本所表达的本意,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主题思想”,并且在创作过程中,李渔主张在创作中以“一人一事”(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作为主要线索,突出、围绕并统一于“主脑”进行叙事,经过一系列起承转合,使剧本完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主脑”即是剧本中的关键情节,即剧作法中常常提及的重场戏、高潮戏。这种立足于剧情发展的“主脑关键”从根本上区别于立意方面的“主题思想”,这种“一人一事”的“主脑关键”是全剧结构的枢纽重点,是全局布局的戏眼所在,是联结剧本的关键点,也是一条主线。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立主脑”是剧本创作前期所选择的主要题材,即类似于剧作法中的“一句话大纲”。总之,在李渔笔下,主脑就是剧作结构的灵魂,有了它就有了全剧的根本。

而作为影视编剧的学生,我从影视剧作法的角度对此感受颇深,李渔对剧本创作的“独先结构”,在今天看来即是剧本创作流程中的“大纲先行”,我即将投入工作的剧本要讲什么故事,表达什么,谁是主角,他发生了什么事,遇到了什么波折,怎样解决。以至于整个故事的开头如何、结局如何等问题在剧本动笔之初就需要考虑得非常清楚,考虑清楚这个“主脑”问题,才能保证写的每一场戏对剧情的推动、人物的刻画都是有效的,不至于信笔写下“边角料”的废戏。

李渔在“立主脑”着重强调的“一人一事”,从某种程度上对三幕式结构作了另外一个角度的补充和诠释。好莱坞剧作法的三幕的功能分别是:第一幕,建制;第二幕,对抗;第三幕,结局。这三幕恰好完成了一个人物在事件中的起承转合,这三幕必须是密切相关的,不能第一幕是A故事,第二幕是B故事。要知道,一个故事的构思和它的发展有许多盘根错节的复杂支线,有些剧作者自己知道就好,有些根本没必要过分表现在剧本中,但许多编剧初学者对于副线的故事情有独钟,或怕讲不清楚故事,或觉得支线构思非常奇妙扔掉可惜,但却忽略了一个守则,即每一场戏都必须为主线服务,为“一人一事”服务,这个标准在主线结构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它能在你动笔前就告诉你,所有故事必须围绕着主角个人发生,冲突也必须围绕着主人公所经历的主要事件展开。一场戏不管它有多精彩,没有为主线服务的戏就是注定被废掉的烂戏。“一人一事”在初始阶段就告诉你,千万不要犯一种“什么都想要”的错误,主线杂糅是非常可怕的事。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虽然李渔在百年前就提出了“一人一事”的主脑结构,但这种主线杂糅问题一直在发生,甚至在一些已经拍摄播放的剧本中也经常出现。

同样,“一人一事”对人物传记类作品的创作有非同寻常的指导意义。写人物传记的编剧通常会先查阅史料,做足功课再行下笔。然而,有史可查的历史人物资料繁多,编剧非常容易将所有史料写入戏中,好像不如此做就不能如实地表现人物。李渔对这种只有“一人”而无“一事”的剧作主脑提出了明确批评,“后人作传奇,但知为一人而作,不知为一事而作,尽此一任所行之事,逐节铺陈,有如散金碎玉。以作零出则可;谓之全本,则为断线之珠,无梁无屋,作者茫然无绪,观者寂然无声……”。所谓“一事”,即居中的关键性事件,这个事件不一定是剧中的中心事件,只因为它在矛盾冲突中起着枢纽的作用。比如长篇电视剧《汉武大帝》,汉武大帝的一生有多少故事可写,但其关键事件便是大汉朝与匈奴的矛盾,这个事件不是全剧的“中心事件”,但它在全局的矛盾冲突中起着枢纽作用。而至于窦太后、平阳公主、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则是“散金碎玉”,作零而出,试想将汉书逐节铺陈拍摄,有谁要看呢?那可真是“作者茫然无绪,观者寂然无声”了。

综上所述,李渔对戏曲结构的认识不仅比前人更加深刻,对后人也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除了构成主脑的“一人一事”,他在《格局》中提出的开端、小收煞、大收煞等等概念也与今日欧美的剧作理论有许多通贯之处,虽则李渔的理论是基于戏曲本体结构提出的,但触类旁通,对我们的影视剧本、话剧剧本以及戏曲剧本的创新皆有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刘平阳(1990-),性别:女,籍贯:山东济阳,学历:2013级艺术硕士,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创作理论。

猜你喜欢
中西文化李渔戏曲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SOLES OF WIT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如何克服语言教学中中西文化差异
李渔的养生之道
李渔文学创作与园林艺术研究的意义
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西文化语境下月亮的“意”与“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