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营营 王小燕 于晶晶 王晓玲
摘要:为了研究花前渍水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产量的影响,对长江中下游主推小麦品种进行花前渍水试验,在拔节期测量SPAD值(叶绿素相对含量),和黄绿叶面积比,孕穗期测量SPAD值和黄绿叶面积比,并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渍水导致旗叶 SPAD值下降,黄绿叶面积比上升,收获指数下降。产量的构成因素中,千粒重、穗粒数、有效分蘖数下降。综合各个品种来看,不同品种的指标参数下降幅度不同,通过分析不同品种指标参数下降幅度,寻找到优势品种襄麦25和皖麦56。
关键词:渍水;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0-2331-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0.007
拔节期、孕穗期均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一生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累计干物质的积累量约占小麦一生干物质重的50%以上。前人研究表明,拔节期受渍对子粒产量等的影响显著低于花后受渍的影响[1-2]。另有研究表明,孕穗期受渍,成穗率及每穗粒数明显降低[1,3-8]。有统计资料分析表明,长江中下游流域每年因渍害造成小麦减产幅度为20%左右。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渍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前人研究表明,在小麦不同生育阶段进行渍水处理,研究渍水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小麦根系、功能叶片相对受害率与产量相对受害率呈显著正相关[9-11]。小麦渍水以后,渍水初期无明显变化,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叶片发黄,尤其是最下部的叶片叶色不再浓绿,转变为淡绿色,经过渍水以后,小麦的分蘖减少,抗倒伏性下降,在灌浆期灌浆不饱满,不充分,空瘪子粒增加,进而对产量构成了实质性的影响[12-15]。渍害改变小麦的发育进程,小麦生长过程中的土壤渍害对小麦造成生理、生态等多方面的影响,最终导致其减产[8-10]。本研究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江汉平原主推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于拔节期、孕穗期进行渍水处理,以产量为主线,通过研究渍水对叶片SPAD值(叶绿青相对含量)、黄绿叶面积比、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进一步明确花前渍水对产量影响的生理机制,为创建缓解渍害减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包括襄麦55、襄麦25、皖麦56、明麦1号、轮选22。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长江大学西校区试验基地进行,使用盆栽方式,试验用土为黄褐土,土壤取自试验田耕作层,土壤经破碎后,过孔径5 mm淌筛。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20%。试验盆钵采用聚乙烯塑料桶,规格为20 cm×20 cm,桶底中央有排水孔,渍水处理时另外再套一个无排水孔的塑料桶,播种前底肥施用量为氮肥1.40 g/盆(氮肥为尿素),钾肥1.05 g/盆(钾肥为K2SO4),磷肥0.70 g/盆[磷肥为Ca(H2PO4)2],装土3.5 kg/盆。土壤浇透水后于11月1日播种,三叶期定苗,每盆均匀留苗5株,冬肥施纯氮0.7 g/盆(尿素溶解后施入),拔节前追肥一次,施纯氮0.7g/盆(尿素溶解后施入),每一供试品种设置12盆,分别在拔节期(3月15日)渍水4盆,渍水7 d,渍水7 d后正常浇水,孕穗期(4月10日)另外4盆渍水,渍水7 d后正常浇水,对照4盆,正常浇水。渍水期间保持水层为0.5~1.0 cm,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
1.3 观测指标
SPAD值。拔节期每个品种渍水7 d后停止渍水,在渍水停止的第2天上午测量SPAD值。在渍水的4盆中选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分蘖10个,用SPAD仪测量每个分蘖最上部第一片完全叶的SPAD值,每片叶在叶片中部测量一次,之后紧接着测量对照组10个分蘖的SPAD值。孕穗期到来之后渍水和测量的方法同上。
黄绿叶数。拔节期每个品种渍水7 d后停止渍水,在渍水停止后的第2天下午测量SPAD值。在渍水的4盆中选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分蘖10个,记录每个分蘖的黄叶数和绿叶数。孕穗期到来之后渍水和记录的方法同上。
有效分蘖数。小麦于5月12日成熟,5月13日收获,收获时扔掉结实率低、生长矮小的分蘖,得到有效分蘖,分别记录每个品种拔节期渍水处理、孕穗期渍水处理以及对照的有效分蘖数。
千粒重。每个品种,每个处理,每盆小麦单独脱粒,之后在每盆小麦的子粒中随机取出1 000粒,考察其重量,得到3组差值不超过0.7 g的数据,取其平均值,最后每个处理选取4盆计算平均千粒重,得到每个处理的千粒重。
平均每穗粒数。数出每个处理小麦脱粒后的子粒数量,除以相应的每个处理的有效分蘖数,得到平均每穗粒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渍水后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2.1.1 拔节期渍水后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如图1所示,拔节期渍水后每个品种叶片SPAD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同品种下降幅度不同,由图1可知,襄麦55叶片SPAD值较对照下降6.60%,襄麦25下降6.30%,皖麦56下降7.10%,明麦1号下降10.60%,轮选22下降9.26%。其中明麦1号下降幅度最大,襄麦25下降幅度最小,襄麦55下降后的SPAD值仍然较高,为52.39%。
2.1.2 孕穗期渍水后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如图2所示,孕穗期渍水后,叶片SPAD值明显下降,由图2可知,襄麦55渍水处理叶片SPAD值较对照下降7.50%,襄麦25下降7.60%,皖麦56下降4.50%,明麦1号下降6.50%,轮选22下降2.30%,其中襄麦55下降幅度最大,轮选22下降幅度最小。
2.2 渍水后黄绿叶面积比的变化endprint
2.2.1 拔节期渍水后黄绿叶面积比的变化 由图3可知,渍水后,各品种黄绿叶面积比均明显上升。襄麦55黄绿叶面积比较对照上升了76.9%,襄麦25上升了71.0%,皖麦56上升了277.8%,明麦1号上升了300.0%,轮选22上升了176.9%。其中明麦1号上升幅度最大,襄麦25黄绿叶面积比最大,渍水处理的黄绿叶面积比达0.53,按每个分蘖4片完全叶计算,渍水后至少有两片叶完全变黄。虽皖麦56黄绿叶比上升幅度较大,但黄绿叶面积比较低,仅为0.40,对照组中皖麦56的黄绿叶面积比为供试品种中最低的品种。
2.2.2 孕穗期渍水后黄绿叶面积比的变化 由图4可知,孕穗期渍水处理后,与对照相比各品种黄绿叶面积比亦有所上升,其中襄麦55升高11.1%,襄麦25升高15.6%,皖麦56升高42.3%,明麦1号升高35.7%,轮选22升高4.8%。其中轮选22升高幅度最小,皖麦56升高幅度最大。皖麦56无论是对照还是渍水处理后,相较于其他品种,均为黄绿叶面积比较低的品种。
2.3 渍水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3.1 拔节期渍水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1可知,拔节期渍水后,各品种子粒产量均明显降低,其中襄麦55降低幅度最大,达33.8%,襄麦25下降幅度最小,仅为3.5%。进一步分析产量构成因素表明,拔节期渍水后,千粒重、每穗粒数、每盆有效分蘖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襄麦55子粒产量的降低主要归因于每盆有效分蘖数和每穗粒数的降低,千粒重降低幅度较小。拔节期渍水对千粒重的影响方面,明麦1号千粒重降幅最小,仅下降3.1%,襄麦25千粒重降幅最大,下降达6.1%;拔节期渍水对穗粒数的影响方面,襄麦25穗粒数降幅最小,仅下降4.5%,轮选22穗粒数降幅最大,下降达23.7%;拔节期渍水对有效分蘖的影响较小,明麦1号及轮选22号的每盆有效分蘖数未降低。
2.3.2 孕穗期渍水后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2可知,孕穗期渍水后,各品种子粒产量均明显降低,其中轮选22降低幅度最大,达19.6%;襄麦25、皖麦56下降幅度均较小,分别为1.6%、3.3%。进一步分析产量构成因素表明,孕穗期渍水,千粒重、每穗粒数、有效分蘖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轮选22子粒产量的降低归因于千粒重、每穗粒数和有效分蘖数均明显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14.0%、13.8%和11.1%;襄麦25孕穗期渍水对产量影响较小,则主要归因于其较高的每穗粒数,较对照仅减少4.1%。同时,孕穗期渍水对千粒重的影响方面,明麦1号千粒重较对照降幅最小,仅为3.9%,而轮选22较对照降幅最大,达14.0%;孕穗期渍水对穗粒数的影响方面,襄麦25每穗粒数较对照降幅最小,仅为3.9%,轮选22每穗粒数较对照降幅最大,达13.8%;孕穗期渍水对有效分蘖亦有较大影响,这可能与渍水后下落穗增多有关,其中,皖麦56有效分蘖较对照降幅最大,达15.0%,襄麦55和襄麦25有效分蘖较对照降幅较小,分别为5.3%和5.6%。
3 小结与讨论
前人研究表明,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渍水逆境均严重抑制了不同小麦品种根系对N、P、K营养元素的吸收与积累,抑制的最大效应期为孕穗期[1,3]。另有研究表明,麦类作物对湿害逆境的反应,在不同生育阶段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一般认为生育初期耐湿性较强,中期则急剧下降,前期主要影响群体,但群体数量可通过分蘖得到补偿,损失较小,而后期主要影响个体,表现为每穗粒数下降,粒重减少。麦类作物的耐湿性是可以遗传的,在不同品种之间表现出极大的差异[10],拔节期到孕穗期湿害主要造成根毛减少,根皮突起,根尖发黑且有沉淀物,湿害直接导致土壤供氧能力不足,直接影响根系生命活动的进行[11]。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结果表明,拔节期渍水、孕穗期渍水均导致子粒产量明显降低,即花前渍水不利于产量形成。进一步分析表明,渍水后每个品种的SPAD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渍水后,襄麦55的SPAD值仍然较高,表现出良好的抗性,由此认为该指标是耐湿性强的一个重要标志。拔节期渍水后,襄麦25的SPAD值的变化不明显,另外拔节期渍水后,襄麦25黄绿叶面积比最大,说明渍水后主要减少了功能叶,使叶片变黄,但是对旗叶的叶绿素含量未形成太大影响,综合来看,拔节期渍水后,襄麦25千粒重略微下降,每穗粒数略微下降,但是有效分蘖数却无明显变化,最终使得产量在拔节期渍水处理里面是最高的。孕穗期渍水后,襄麦25的SPAD值仍无明显变化,孕穗期渍水后的黄绿叶面积比最高,最终使得千粒重较大幅度降低,孕穗期渍水后的有效分蘖数仍较高,最终产量仅次于最高水平,说明对于襄麦25,渍水会造成其黄绿叶数明显增加,黄绿叶面积比的增加又会导致千粒重的明显降低,但是渍水不会影响叶绿素含量和有效分蘖数的降低,若此品种要高产,适当注意孕穗期排灌即可,取得高产较容易。
参考文献:
[1] 李金才, 董 琦, 余松烈. 不同生育期根际渍水对小麦品种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1,27(4):434-441.
[2] 王三根, 何立人, 李正玮,等. 淹水对大麦与小麦若干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比较研究[J].作物学报,1996,22(2):228-232.
[3] 李金才, 王 晋, 魏凤珍. 孕穗期渍水逆境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0,27(4):325-327.
[4] 李梅芳, 梁少川, 向厚文,等. 小麦孕穗期湿害的主要性状及形态指标[J].湖北农业科学,1995(1):18-20.
[5] 李金才, 魏凤珍. 张文静. 渍水逆境对冬小麦经济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3,31(3):346-347.
[6] 傅前虎, 李金才, 雷 鸣.孕穗期根际土壤淹水对小麦氮素代谢和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5):608-610.endprint
[7] 李金才, 魏凤珍. 孕穗期湿害对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1999,26(1):89-94.
[8] 李金才, 魏凤珍, 王成雨,等. 孕穗期土壤渍水逆境对冬小麦根系衰老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6,32(9):1355-1360.
[9] 汪宗立,丁祖性,娄登仪,登. 小麦湿害及耐湿性的生理研究——Ⅰ.小麦个体发育过程中对土壤过湿反应的敏感期[J]. 江苏农业科学,1981,21(4):1-8.
[10] 魏凤珍, 李金才, 尹 钧, 等. 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渍水逆境对冬小麦N、P、K素营养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6, 20(3):162-165.
[11] 宋学芳,王利凯,周竹青. 淹水诱导小麦根通气组织形成和皮层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28(5):519-524.
[12] 曹 旸,蔡士宾, 宾朱伟, 等. 国内外麦类作物耐湿性研究进展[J].麦类作物学报,1996(6):48-49.
[13] SAYRE K D, VAN G M, RAJARAM S, et al.Tolerance to waterlogging losses in spring bread wheat, effects of time onset on expression[J]. Annal Wheat Newsletters,1994,40:165-171.
[14] 李金才, 孙五三, 张文静. 孕穗期渍水逆境对冬小麦氮素代谢和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29(2):119-122.
[15] 周广生, 梅芳竹, 周竹青,等. 小麦孕穗期湿害对产量性状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9(2):55-57.
[16] 周广生, 梅方竹, 周竹青, 等. 不同小麦品种(系)耐湿性的综合评价[J].生物数学学报,2003,18(1):98-107.
[17] 蒋丽娜,徐 珊,常 江,等. 持续淹水对小麦养分吸收动态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7):113-117.
[18] 邵孝候,俞双恩,马绍川,等. 拔节孕穗期受渍对小麦干物质产量、矿质营养和品质的影响[J]. 灌溉排水.1995,14(3):16-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