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金基 张贺 漆艳香 张欣 喻群芳 李小娟 赵丽 刘晓妹
摘要:为筛选出有效防治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ngiferaeindicae)的复配剂,采用Horsfall法对6种复配剂进行室内增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链霉素与噻菌铜各配比、敌磺钠与中生菌素以1∶4、4∶1配比及噻菌铜与盐酸四环素以4∶1、3∶2、2∶3配比时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余的组合则表现协同或拮抗作用。
关键词: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ngiferaeindicae);复配剂;抑菌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S48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0-2387-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0.021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属于漆树科植物,因其独特的风味和富含维生素C,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1],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约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种植,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水果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2]。芒果细菌性黑斑病(Mango bacterial black spot)是严重影响芒果生产的细菌性病害之一,又称芒果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溃疡病等[3]。该病在巴西[4]、南非[5]、印度[6,7]、巴基斯坦[8]等芒果种植地均有发生,在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为害严重,一般造成15%~30%的损失,严重时达50%以上,且近年来为害有加重的趋势[1]。芒果细菌性黑斑病主要为害芒果叶片、枝条、花芽、花和果实。感病叶片最初产生水渍状小点,逐步变成黑褐色,后扩大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表面隆起,周围常有黄晕;枝条和花穗发病呈黑褐色溃疡斑;果实上病斑呈水渍状小点,常有胶粘汁液流出,后扩大成黑褐色,表面隆起,溃疡开裂[2]。此病全年均可发生,温度高于25 ℃,相对湿度大于90%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9,10],台风雨与病害发生有极其密切的关系,秋梢期的台风雨次数和病叶率与次年黑斑病发生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病害流行的预测指标[10]。
目前,国内外对该病害的防治主要依靠单一化学药剂,而且化学农药长期使用不可避免地导致病原细菌产生抗药性。向平安等[11]人在辣椒疮痂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vesicatoria)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oryzae pv.oryzicola)中均发现耐链霉素菌株,可见已有部分黄单孢菌属病原细菌对链霉素产生了抗性。此外,还有文献报道水稻白叶枯病菌、柑橘溃疡病菌等病原细菌对叶枯唑产生了抗药性[12]。如何应对病原细菌的抗药性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农药复配是科学用药的一种好方法,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合理复配可以提高工效,扩大使用范围,兼治几种病害,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延缓病原菌对药剂产生抗药性等[13]。本试验采用含毒介质法,以常规农药按“比例混合法”复配[14,15],筛选出杀菌效果较好的复配剂,以便有效地防治芒果细菌性黑斑病。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株与药剂
供试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病原细菌(X. campestris pv. mangiferaeindicae)由本实验室分离纯化保存,菌株编号为XCM-3。供试药剂、生产厂家和药剂浓度设置见表1。
1.2 方法
1.2.1 菌悬液的制备 菌悬液的制备参考刘晓妹等[16]人的试验方法略有改进。将实验室保存的病原细菌XCM-3进行单菌落培养,挑取一单菌落接种于30 mL LB液体培养基内,28 ℃、150 r/min培养24 h,制得菌原液。取1 mL菌原液,用无菌水按101,102,…,1010倍系列稀释后涂板于LB固体培养基上,28 ℃培养48 h,根据平板菌落计数法,推算出菌原液的浓度[17]。根据菌原液浓度,制备菌悬液,使菌悬液涂板后长出的菌落数约100个。
1.2.2 复配药剂的室内抑菌效果评价 采用Horsfall法[18,19]进行复配剂增效配比的筛选。据本实验室前期工作测得的盐酸四环素、硫酸链霉素、敌磺钠、中生菌素和噻菌铜5种单剂的抑菌最低抑菌浓度(MIC)[20],按6个比例即5∶0、4∶1、3∶2、2∶3、1∶4、0∶5进行配比,将单剂盐酸四环素与硫酸链霉素、敌磺钠与中生菌素、硫酸链霉素与噻菌铜、硫酸链霉素与敌磺钠、中生菌素与噻菌铜、噻菌铜与盐酸四环素共6种复配组合,每种复配组合设3个重复。采用含毒介质法制成不同配比的含毒平板,涂布50 μL菌悬液于含毒平板上,以无毒平板为对照,置于28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96 h后检查菌落生长情况并记录数据。计算各配比的抑菌率,若毒力比值明显大于1,为增效作用;反之毒力比值明显小于1,为拮抗作用;毒力比值为1,则为协同作用。
抑菌率=(对照的平均菌落数-处理的菌落数)/对照的平均菌落数×100%
预期抑菌率=(单剂A的MIC剂量实际抑菌率×配比中的百分比)+(单剂B的MIC剂量实际抑菌率×配比中的百分比)
毒力比值=实际抑菌率(%)/预期抑菌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复配剂盐酸四环素与硫酸链霉素对病原细菌的抑菌效果
试验结果(表2)表明,复配剂盐酸四环素与硫酸链霉素各配比的毒力比值均小于1,表现为拮抗作用。
2.2 复配剂敌磺钠与中生菌素对病原细菌的抑菌效果
试验结果(表3)表明,复配剂敌磺钠与中生菌素各复配比对病原细菌的抑菌效果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复配比为1∶4时,毒力比值为2.35,增效作用最明显;其次是复配比为4∶1,毒力比值为1.43,也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而按3∶2和2∶3复配时,毒力比值均小于1,表现为拮抗作用。
2.3 复配剂硫酸链霉素与噻菌铜对病原细菌的抑菌效果
试验结果(表4)表明,复配剂硫酸链霉素与噻菌铜中各配比毒力比值均大于1,则该复配剂各配比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按3∶2、2∶3、1∶4配比时,抑菌率达100%;按3∶2配比时毒力比值最高达2.23,但从经济角度考虑,生产上应使用1∶4配比,可降低生产成本。
2.4 复配剂硫酸链霉素与敌磺钠对病原细菌的抑菌效果
试验结果(表5)表明,复配剂硫酸链霉素与敌磺钠中各复配中,只有按1∶4配比时毒力比值为1.02,未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余的配比毒力比值均小于1,表现为拮抗作用。
2.5 复配剂中生菌素与噻菌铜对病原细菌的抑菌效果
试验结果(表6)表明,复配剂中生菌素与噻菌铜中各复配比毒力比值均小于1,则该复配剂表现为拮抗作用。
2.6 复配剂噻菌铜与盐酸四环素对病原细菌的抑菌效果
试验结果(表7)表明,复配剂噻菌铜与盐酸四环素中各复配比中,配比为2∶3时毒力比值最高达2.07,表现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次是配比为3∶2、4∶1的毒力比值依次为1.53和1.21,表现为一定的增效作用;而1∶4时的毒力比值为0.46,表现为拮抗作用。
3 小结与讨论
目前,喷施化学农药是防治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的主要措施之一,鉴于一些病原细菌已产生抗药性[13],有必要筛选出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的环境友好型,且具有治疗和保护性的内吸性的复配药剂,用于延缓病原细菌的抗药性,提高防治效率,实现绿色芒果的增产增收。
采用Horsfall法对供试的5种单剂以不同配比进行复配筛选,结果表明,有3个配比组合毒力比值大于2,分别是敌磺钠与中生菌素1∶4(毒力比值为2.35)、硫酸链霉素与噻菌铜3∶2(毒力比值为2.23)及噻菌铜与盐酸四环素2∶3(毒力比值为2.07),应用潜力较大,初步推断这些复配剂的配比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硫酸链霉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21],而噻菌铜的噻唑基团和铜离子不仅具有杀细菌效果也具有杀真菌效果,两种单剂的复配丰富了药剂的作用机理,延缓病原细菌的抗药性,亦能对芒果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22]。建议果农在生产中,可以购置龙克菌(噻菌铜)和农用链霉素按3∶2、2∶3、1∶4比例范围进行复配,从而提高防效、扩大防治谱、缓解靶标生物的抗性及降低防治成本。
芒果生产上,果农防治芒果细菌性黑斑病常会进行农药复配,农药复配理论上虽能提高防治效果、延缓病原细菌抗药性的产生,但对具有拮抗作用的药剂进行盲目的复配则会造成防治效果下降及农药的浪费。如试验测得盐酸四环素与硫酸链霉素、硫酸链霉素与敌磺钠及中生菌素与噻菌铜复配则产生拮抗作用。同时,同一复配剂不同配比所表现的作用也不相同。如试验中的敌磺钠∶中生菌素3∶2(毒力比值为0.65)与1∶4(毒力比值为2.35)配比及噻菌铜∶盐酸四环素2∶3(毒力比值为2.07)与1∶4(毒力比值为0.46)配比。因此,在生产上使用合适的配比也是防效的关键所在。对一些抑菌效果好、增效作用明显的复配剂如何加工生产出与先进施药技术、环境保护要求相适应的剂型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晓妹,刘文波,范秀利.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生防菌的筛选及防效测定[J].中国生物防治,2006,22(S):94-97.
[2] 董 春,何汉生.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研究进展[J].果树科学,1999,16(S):47-51.
[3] 文衍堂,黄圣明.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症状与病原鉴定[J].热带作物学报,1994,15(1):79-84.
[4] SOM?魪 A,SAMSON R.Isoenzyme diversity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mangiferaeindicae[J]. Plant Pathology,1996(45):426-431.
[5] MANICOM B Q,WALLIS F M.Further characterization of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mangiferaeindica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1984,34(1):77-79.
[6] DAYAKAR B V,GNANAMANICKAM S S. Biochemical and pathogenic variation in strains of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ngiferaeindicae from Southern India[J]. Indian Phytopathology,1996,49(3):227-233.
[7] MISHRA A K,PRAKASH O M.Bacterial canker of mango:incidence and control[J]. Indian Phytopathology,1992,45(2):172-175.
[8] STEYN P L,VILJOEN N M,KOTZ?魪 J M.The causal organism of bacterial black spot of mangoes[J]. Phytopathology,1974(64):1400-1404.
[9] FUKUDA T,UEHARA K,AZAGAMI K,et al.Bacterial canker of mango in Japan caused by Xanthomonas compestris pv.mangiferaeindicae[J]. Annals of the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1990,56(4):474-480.
[10] 何汉生,董 春,朱彬年,等.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初报[J].广东农业科学,1996,1(6):35-37.
[11] 向平安,周 燕,高必达. 椒疮痂病菌(Xanthomonas vesicatoria)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 oryzae pv. oryzicola)的质粒及其与耐霉素和耐铜性关系[J]. 植物病理学报,2003,33(4):330-333.
[12] 赵英俄,祝明亮,秦西云,等.我国植物病原细菌抗药性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98-7199.
[13] 张应芝.农药混配四原则[J].南方科技报,2008,45(2):61.
[14] 慕立义.植物化学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