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杨贵庆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实施评估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上海常住人口为2 347万人,中心城约1 140万人,上海已迈入超大城市时代。在超大城市用地急速扩张和城市人口规模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不同职业、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的人群依据市场规则,接受一定的价格门槛,选择不同地段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在城市空间上类聚,从而形成鲜明的社会群落。一方面,与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社区相比,社区内部人群的异质性增强;另一方面,不同城乡社区之间的差异也愈加明显。以上海为例,就不同区位的人口密度而言,中心城比边缘区、外围区表现出更明显的人口高密度特征;在中心城内部,浦西比浦东表现出更明显的人口高密度特征。同时,随着城市中原有人群的老龄化以及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引起的外来老龄人口的迁入,城市逐步显现 老龄化社区。而在一些农村地区,大量中青年的外出务工也引发了部分社区老人比例的提高。在这些老龄化社区中,老年人占据较大的比例,与社区有更为密切的联系,对社区也有特殊需求。可见,以上海市为典型代表的超大城市中,城乡社区存在人群年龄构成、户籍构成等多元化的异质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一直在不断变迁,各种社会矛盾和社区问题不断凸显,比如流动人口与城市管理的矛盾、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供需失配等问题。这些社会矛盾和冲突如何弱化或者避免,都与社区基层管理息息相关。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社区规划,这需要深入认知社区属性和特征,并选择民生矛盾突出、需求急迫的社区进行规划。因此,科学、清晰的社区分类有助于开展积极有效的社区规划。而社区类型谱系划分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社区特征和人群需求,并从中遴选重点社区类型,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精准化配置,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促进社会和谐。本文基于上海超大城市社区类型谱系划分理论和方法的探讨,从区位、人口密度等空间属性向户籍结构、年龄结构、收入水平等社会属性拓展,研究社区属性的类聚特征,从而遴选出上海市目前急需开展社区规划的重点类型。
关于社区类型的研究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滕尼斯对社区的分类。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中国国内,无论是社会学还是规划、地理等领域,众多学者对社区类型都已进行了大量研究。
以区位理论为基础,中西方学者对城乡社区类型进行了分类划分研究。例如,甘斯(Gans,1977)将城市划分为4种不同的社区类型,即寄宿区、种族区、贫民窟(黑区)和灰区[1]。马勒(Muller,1981)根据居民的社会经济特征和社会互动方式,把美国郊区社区分为4种类型:城市远郊的高收入社区、郊区的中产阶层社区、郊区的世界主义者社区和蓝领阶级社区[2]。杨张乔(2007)根据我国城市社区的区位形态将社区分为5种类型:小康居住型、旧有居住型、高级商住型、排屋别墅型、撤村建居型[3]。
在社会学领域,中西方学者亦有研究。A•Blows(1973)在其创建的“邻里”类型学中,按照邻里之间的职能作用和邻里的整合程度,将社区类型分为“随机邻里、自然邻里、同质邻里、职能性邻里、社区邻里”5种类型;Hojnacki(1979)依据居民之间的交往程度,将邻里分为紧密交往型邻里、传统交往型邻里、松散交往型邻里3种类型[4]。李国庆(2007)根据居民的社会与经济特征,把北京市城市社区分为街道社区、单位社区和商品楼社区3种基本类型[5]。熊常君(2014)从人类学的视角分析中国社区,提出以原住民的比例作为当前中国社区分类的标准,并依据原住民的比例,将中国目前的社区分为原住民社区、混态社区和移民社区3种社区[6]。
在城乡规划领域,学者以综合性视角对社区物质要素特征加以分类的研究众多。吴缚龙(1992)从居住与生产的不同关系,将中国城市社区分为4种类型:传统式街坊社区、单一式单位社区、混合式综合社区、演替式边缘社区[7]。吴启焰(1999)将城市社区划分为城郊与城内高档别墅区、内城区CBD毗邻区的高档高层公寓区、城郊中高档多层居住区、城郊中档多层住宅区、较偏的郊区廉价层住宅区、临时住宅聚集区[8]。于文波(2005)根据社区形成的机制和年代,分为传统型社区、单位制(住房分配型)社区、商品型社区和边缘社区[4]。腾涛(1996)认为浦东新区社区呈现出4种基本格局,即城市化社区带、准城市化社区带、新型城市化社区和非城市化社区,多类型共存、多元化发展[9]。熊竞(2005)根据城镇建设水平、形态设施差异、功能服务对比等方面,将上海市浦东郊区社区(城镇)分为3种类型:城镇化社区、准城镇化社区、弱城镇化社区[10]。李京生、王学兰(2007)依据社区城市化水平的发展状态,分为城市化地区、准城市化地区和农村地区3类社区[11]。王颖、杨贵庆(2009)根据形成年代、社区空间布局、设施状况、住区管理方式、居民特征等多个方面,将社区分为传统街坊街区、单位公房社区、高价格商品房社区、中低价格商品房社区和社会边缘社区5种类型[12]。社区类型划分方法多样,侧重点各有不同,这些研究说明城乡规划领域重视空间、机制、年代等多要素特征的综合分析。
“社区”作为舶来的社会学概念,其引入、淡化、复苏与中国的社会经济改革进程联系紧密。1952—1979年期间,由于“单位制”的盛行,“社区”概念淡化。改革开放后,这一概念被民政部采用,并将其应用到城市福利供给领域的新政策发展中。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宣布了城市改革拉开帷幕,文件指出,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要减轻单位承担的各种福利功能。单位将集中精力关注主要业务,而政府则将接受向全体城市人口提供社区服务的责任。经过90年代中后期一段时间的实验之后,民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的城市推广一种基本的社区组织模式,并在2000年11月3日发布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鉴于长期以来的政府行政管理方式,我国城市社区与行政区划存在紧密联系。一般说来,人们都把一个街道或居委会所涉及的辖区范围视为一个社区。由于街道办事处层面具有政府派出机构的性质而拥有较多的资源配置和法律赋予的管理权力,而且街道办事处所管辖的范围内对于开展社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物质环境发展规划的作用和意义较大,因此社区对应于街道办事处行政管辖范围,社区的重要活动大多通过街道办事处由上而下推动,由居民委员会组织落实。相比之下,居民委员会开展社区规划和组织社区活动所能调动的社会资源相对薄弱,但它在社区居民熟悉程度、心理归属感和地域边界划分等方面具有优势。
因此,考虑到行政区划具有相对稳定的边界,能够获得长期和稳定的数据,同时便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行政管理和开展,在街道、居委会、居住区等概念中,研究选择街道(镇、乡)作为研究空间层面,不同规模的街道可根据相应的人口规模、人口结构进行单列或细分,从而对应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基本单元。
研究范围为上海市域,基于上海市行政区划作为空间数据的分析底图,以“六普”时上海市230个基本统计单元(包括街道、乡、镇,以及各类园区、农场、林场)为分析单元(图1)。为研究描述方便,下文将街道、乡镇、园区、农场、林场统称为街道。
通过构建上海市域范围的ArcGIS数据库来实现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输出,辅助使用软件包括Excel、Photoshop及Autocad。
研究范围为上海市域,主要数据来源于上海市“六普”统计数据。
研究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基于上海市行政区划作为空间数据的分析底图,在社区类型基本属性划分的基础上,进行空间层面和社会属性的叠加分析。空间层面即区位属性分析,将各基层行政区划与上海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现状进行叠加,按照不同地域和区位属性划分社区类型,将各基层行政区划单位落实于中心城、中心城边缘区、中心城外围区的城镇、中心城外围区的农村4种空间类型。社会属性包括人口密度、户籍结构、年龄结构和收入水平4项。其中,人口密度叠加分析是指按照人口密度落实于高密度开发和一般密度开发两种空间开发类型;户籍结构叠加分析是指以常住人口中户籍人口的比例为指标,将各社区分为以户籍人口为主的社区、混合社区、以外来常住人口为主的社区3种类型;年龄结构叠加分析是指以老年人占社区总人口的比例为指标,将社区分为老龄化社区和非老龄化社区;收入水平叠加分析则是以社区住房均价价格为指标,将社区分为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3种社区。在此基础上,得出上海市社区“理论值”类型。然后立足于社会关怀,保障弱势(老人、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对上海市各社区类型进行分级赋值,在对社区单一属性分析和交叉分析的基础上,遴选出重点社区类型。
图1 上海市基本统计单元区划图
图2 研究技术路线示意图
目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中多着眼于社区的空间属性(区位),故此增加社区的社会属性,以体现社区中“人”的不同需求。
在区位、规模、建设年代、人口密度、户籍结构、年龄结构、收入水平等多种社区属性中,本文选择对社区治理和社区规划具有较为直接和显性影响的5项属性作为基本属性,即区位属性、人口密度、户籍结构、年龄结构和收入水平。
(1)空间属性1:区位属性
参考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和上海各相关规划实践,按照社区的不同地域分布和区位属性,将社区初步划分为4种类型:中心城的城市社区、中心城边缘区的城市社区、中心城外围区的城市社区和中心城外围区的农村社区。
(2)空间属性2:人口密度
一定空间上的人口密度即对应相应的人口规模,人口密度过高的区域应适当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根据在不同空间集聚的人口密度,将社区初步划分为两种类型:高密度社区和一般密度的社区。
(3)社会属性1:户籍结构
人口流动性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和社区治理具有较为直接和显性的影响。以户籍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非户籍常住人口)的比例构成为划分依据(其中,户籍人口是指拥有本市户籍的常住人口,外来常住人口是指不拥有本市户籍、但居住时间在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或流动人口),将上海市社区初步划分为3种类型:以户籍人口为主的社区、以外来常住人口为主的社区、户籍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混合的社区。
(4)社会属性2:年龄结构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该地区即被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老年人口占社区总人口的比例,可以将社区划分为两种类型:老龄化社区和非老龄化社区。
(5)社会属性3:收入水平
人群收入的统计数据具有一定隐性特征,但人群收入水平可通过其居住社区的商品房价格显现出来。因此按照人群收入结构特征(参考住房价格),可将社区划分为3种:高收入社区、中等收入社区和低收入社区。
表1 上海市社区“理论值”类型一览表
选择区位属性、人口密度等空间属性,以及户籍结构、年龄结构、收入水平等社会属性进行空间叠加,可以得出在空间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共同划分下上海市社区的“理论值”类型(表1),共有144种。
图3 上海市居住社区与中心城边界关系示意图
5.1.1 空间区位属性
按照社区的不同区位属性,将社区初步划分为4种类型(图3)。
(1)中心城的城市社区
包括传统街坊社区、多种价位商品房社区,多元化并存。中心城区是整个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公共服务设施最为优越的地区,集聚了上海一流的医疗、教育设施,出行便捷。
(2)中心城边缘区的城市社区
周边地区与中心城连绵发展,以工业用地为主,包括低收入城市社区、被包围的原农村社区等。社区社会结构呈现边缘化特征,外来人口比例较高,流动性大。周边地区从“五普”到“六普”期间共吸引外来常住人口164万人,占外来常住人口增量的1/3,是外来人口进入上海城市的首选之地。
宝山、闵行新城以及与中心城相邻的新市镇人口和用地增长过快,空间与中心城连绵,因此将宝山新城、闵行新城以及与中心城连绵的城镇(如梅陇镇、顾村镇、七宝镇、江桥镇和川沙镇等)调整进入中心城边缘区的统计口径。
(3)中心城外围区的城市社区
包括新城和新市镇,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桥、金山、临港新城、崇明城桥7个新城作为上海市控制人口规模的主要疏散地,依托新城而设的大量大型居住社区分布于此。
(4)中心城外围区的农村社区
中心城外围区的农村社区是指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外围的农村地区的居民点,依托村庄的建制集聚发展。
5.1.2 人口密度
以2010年常住人口数据和2010年底现状建设用地测算,上海中心城常住人口密度为1.86万人/km2。城市与城镇、农村在人均建设用地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由中心城向外围地区表现出人口密度的逐步减少(图4)。
根据六普数据分析上海市各基本行政区划单元的人口密度(图5),各街道的人口密度基本呈现中心向外环逐步减少的分布特征,其中老西门以60 079人/ km2的人口密度排在首位;浦西比浦东表现出更明显的人口高密度特征,40 000人/ km2以上人口密度的街道基本上都分布在浦西。结合图4、图5,根据人口密度将上海市社区初步划分为两种类型。
(1)高密度社区。人口密度不低于15 000人/ km2的社区为高密度社区,多集中于中心城,部分散布于边缘区。
(2)一般密度的社区。人口密度低于15 000人/ km2的社区为一般密度社区,大量存在于城市边缘区和外围区。
5.1.3 户籍结构
上海市各基本统计单元的户籍结构分布如图6所示,将上海市社区初步划分为3种类型。
(1)以户籍人口为主的社区
指户籍人口占总常住人口的比例不低于70%的社区。230个统计单元中,110个属于此类社区,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区、崇明岛、西部部分城镇以及东南部部分城镇,空间呈现4块较集中的区域,其中三星镇、向化镇、港沿镇、庙镇、中兴镇、堡镇、港西镇等镇的户籍人口比例为90%以上。
图4 2010年上海市域不同范围的人口密度(单位:人/ km2)
图5 上海市各基本统计单元的人口密度分布图
(2)以外来常住人口为主的社区
指户籍人口占总常住人口的30%以下的社区。230个统计单元中,仅23个属于此类社区,主要分布于中心城边缘区的部分城镇,如马陆镇、华漕镇、洞泾镇、徐泾镇等,所有农场、林场的户籍人口比例均在13%以下。
(3)户籍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混合的社区
指户籍人口占总常住人口的比例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社区。230个统计单元中,97个属于混合社区,这些社区的人口构成相对多元化。
5.1.4 年龄结构
本次研究采用上海市老龄办发布信息的统计标准,以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上海市的老龄化程度。按照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社区总人口的比例,可以将社区划分为两种类型。
(1)老龄化社区
六普数据显示,230个街道中老龄化社区占80%,其中老龄化程度严重地区多集中于崇明岛内各乡镇(图7)。
(2)非老龄化社区
与老龄化社区相对应,其他人口年龄结构未呈现明显老人集聚的社区为非老龄化社区,多位于中心城外围各镇、街道、工业园区等。
5.1.5 收入水平
人群收入的统计数据具有一定隐性特征,但人群收入类型可通过社区商品房成交价格显现。安居客、搜房网的数据显示,上海市各街道的房屋均价从4 390元/m2(庙镇)到85 130元/m2(湖南路街道),随区位呈现圈层变化。根据社区住房均价,可将社区划分为3种(图8)。
(1)高收入社区
房屋均价大于35 000元/m2的社区为高收入人群为主的社区,多集中于中心城。
(2)中等收入社区
房屋均价在15 000—35 000元/m2的社区为中等收入人群为主的社区,主要分布于城市边缘区、外围区环。
(3)低收入社区
房屋均价低于15 000元/m2的社区为低收入人群为主的社区,主要分布于外围区的乡镇、农场等。
图6 上海市各基本统计单元的户籍结构分布图
图7 上海市各基本统计单元的年龄结构分布图
图8 上海市各基本统计单元的住房均价分布图
5.2.1 属性赋值评价
不同类型的社区伴随不同程度的社会问题,为了遴选出在城市规划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应当聚焦的重点社区类型,我们以定量的方式予以评价,对各社区属性赋予不同的评价值(表2),评价值从1到5,分值越大,表示越要重点关注。
表2 社区不同社会属性的赋值表
(1)人口密度
提倡适宜和舒适的居住环境,居住人口密度越大,越容易产生城市病和社会问题,越要重点关注,赋值越高。
(2)户籍结构
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户籍人口比例越高,人口构成稳定,越有利于社会管理和各项服务设施的配置,赋值越小;反之,人口流动性越高,越不便于建设和管理,赋值越大。
(3)年龄结构
根据六普资料,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5.07%。老龄化程度越重,需要关注的老年弱势群体比例越大,故赋值越高。
(4)收入水平
住房价格越高,说明房主收入水平越高,其经济购买能力愈强;反之,住房价格低的居住群体收入水平低,是社会下层或弱势群体,赋值越高。
5.2.2 多种属性叠加分析
参照表2,对各社区的不同社会属性予以赋值并且加和,赋值之和越高,说明其越可能存在较多的社会问题和管理问题。叠加分析结果显示(图9),社区赋值之和位于7—14区间,呈抛物线分布,其中10、11分的社区最多。
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各统计单元的空间匹配,如图10所示,赋值之和的高低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律,赋值之和较高的地区(14、13、12分)多集中分布于3个地区:中心城的核心区、西部边缘区、外围区的沿边地区。赋值之和较低的地区(7、8、9分)多集中分布于中心城的新建地区,部分散布于边缘区和外围区。
图9 上海市各基本统计单元的属性赋值之和分析图
图10 上海市各基本统计单元的属性总赋值分布图
沿袭社区类型谱系划分的技术路线,根据多属性叠加分析,初步确定目前上海市的重点社区类型(表3)。其中,65个重点社区表现出大集中、小分散的分布形态,中心城有3种高比例的典型社区:类型2的社区数量最多,有14个,大量老龄化、中等收入和户籍人口高密度的社区集中于中心城;类型4与类型2相比,老龄化程度稍减;类型7社区则与类型2、4不同,表现出高收入、老龄化和混合型人口的特征。边缘区重点类型社区以低收入、年轻外来人口为特征。外围区城镇以类型14、15为典型代表,类型14多集中于崇明岛,人群以严重老龄化的户籍人口为主;类型15多分布于西部、南部的开发区附近,人群以低收入、老龄化、混合型为特征。外围区农村以类型22为典型代表,农场人群以低收入、年轻外来人口为主。
社区类型对于更好地认识社区有积极作用,本研究基于空间特征和社会特征的双重视角,尝试提炼上海超大城市的社区类型谱系,从而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虽然上海的社区类型并不能代表全国超大城市的普遍状况,但它反映了我国超大城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区类型普遍存在并且不断增加的差异性。
表3 上海市重点社区类型一览表
通过研究还能看到,上海超大城市的社区类型谱系划分意义有两个方面:其一,社区的社会属性所具有的“多元”特征,即区分社区类型可以有人口密度、年龄结构、户籍结构、收入水平等多个标准,相同的人群依托不同标准而有不同归属;其二,兼具“空间属性”和“社会属性”来研究当下超大城市社区的类聚特征,促进社区研究和社区规划注重不同社会人群的需求,为切实做到“以人为本”的社区规划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为2014年同济大学承担的上海市2040总体规划修编专题“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区规划研究”报告部分成果。参加课题研究的还有: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颖所长、胥建华工程师,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李小双,硕士研究生万成伟、翟羽佳、舒凌雁、甘新越、周咪咪,张梦怡,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张志强、何舟等。此外,课题组在中期成果评审过程中,得到了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研究院原总工赵万良先生、同济大学赵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宁越敏教授、上海大学沈关宝教授、复旦大学于海教授等指导,作者在此一并致以诚挚感谢!)
References
[1]Gans, H.J. Urbanism and Suburbanism as Ways of Life: A Re-evaluation of Definitions, in Callow,A.B.Jr.(ed), American Urban History, 2nd ed[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2]Muller, P.O. Contemporary Suburban America[M].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1981.
[3]杨张乔. 我国城市社区结构和治理的人文区位学分析[J].社会科学,2007(6):72-80.YANG Zhangqiao. The Analysis of China’s Urba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Governing Human Section Position[J].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07(6): 72-80.
[4]于文波.城市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YU Wenbo. Study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Community Planning[D].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2005.
[5]李国庆.社区类型与邻里关系特质——以北京为例[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2):59-65.LI Guoqing. Types of Community and Relationship of Neighbors: Taking Beijing as an Example[J].The Journal of Jiangsu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2007(2): 59-65.
[6]熊常君.人类学视角下社区分类新标准及其运用的研究[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32-35.XIONG Changjun. Research on the New Standard of Community Classific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Anthropology[J]. Journal of Xiamen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2014(1):32-35.
[7]吴缚龙.中国城市社区的类型及其特点[J]. 城市问题,1992(5):24-27 WU Fulong.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Community in China[J]. Urban Problems,1992(5):24-27.
[8]吴启焰,崔功豪. 南京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 城市规划,1999(12):24-26.WU Qiyan, CUI Gonghao. The Differ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ential Space in Nanjing and Its Mechanism[J]. City Planning Review,1999(12):24-26.
[9]滕涛.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发展现状及其基本特征[J]. 东北亚论坛,1996(4):17-28.TENG Ta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Basic Features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J]. Northeast Asia Forum,1996(4):17-28.
[10]熊竞.城市化进程中特大城市郊区社区发展研究——以上海浦东为例[J]. 规划师,2005(1):28-32.XIONG Jing. Study on Suburb Community Development of Metropolis in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With Pudong of Shanghai as an Example[J]. Planners,2005(1):28-32.
[11]李京生,王学兰. 关于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划分的研究[J]. 上海城市规划,2007(4):16-19.LI Jingsheng, WANG Xuelan. Research on Community Space Organizing of Jiading District in Shanghai[J].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2007(4):16-19.
[12]王颖,杨贵庆.社会转型期的城市社区建设[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WANG Ying, YANG Guiqing.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M]. 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Building Press,2009.
[13]杨贵庆,庞磊,宋代军,等. 我国农村住区空间样本类型区划谱系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2010(1):78-84.YANG Guiqing, PANG Lei, SONG Daijun, et al. Study on Division Series of Types of Spatial Sample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China[J]. Urban Planning Forum,2010(1):78-84.
[14]袁媛,吴缚龙,许学强.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J]. 地理学报,2009(6):753-763.YUAN Yuan, WU Fulong, XU Xueqiang. The Spatial Pattern of Poverty and Deprivation in Transitional Chinese City: Analysis of Area-based Indicators and Individual Data[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9(6): 753-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