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中的现实榜样崇拜效应运用

2015-08-06 01:39郑茂
亚太教育 2015年24期
关键词:先进典型崇拜教育工作者

文/郑茂



大学教育中的现实榜样崇拜效应运用

文/郑茂

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中,英雄情结和榜样崇拜始终贯穿其中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对诸子百家的崇拜,使读书人有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追求;对岳飞、戚继光的崇拜,使军人有了保卫家园、精忠报国的信念。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扎根基层的孔繁森、焦裕禄,献身使命的任长霞,新时代的劳动模范郭明义、汤敏,都在各自的领域影响带动着一大批人投身祖国建设,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今天,在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精神文化需要日益多元的背景下,大学教育更需要这样的榜样帮助青年人直面成长过程中的困境,使青年人树立正确的成长成才观念,让青年人找准人生方向和目标。

一、相关概念

在心理学领域中,榜样崇拜是“个人对其喜好的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岳晓东、梁萧,2010),也是青少年特有的一种心理。内地学者李海荣( 1998)人格社会化的三个阶段进行了划分,它们分别为第一人格榜样崇拜阶段,第二人格榜样阶段以及独立人格阶段,这一划分已被众多学者所接受。而在青少年教育领域中,第一人格榜样即为父母双亲,其心理和行为范式在前期子女的心目中形成了“人格楷模”;青少年到了青春期,会重新选择和确立新的榜样,新的榜样又称为第二人格榜样“对于青少年的这种榜样崇拜行为,学者认为榜样学习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教育手段,它在内地的德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传统榜样教育面临的困境

传统榜样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主要表现在:首先,传统的榜样教育与当今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与信息化趋势不相协调。过于强调榜样人物的示范和激励作用缺乏亲和力,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其次,传统榜样教育所塑造的榜样形象往往高度完美,这不仅脱离现实,也与当今青少年的生活远离,在大学生心目中造成巨大落差和距离感,不能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第三,传统的榜样教育的指导性和干预性较强,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不仅无益于学生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的培养,还会引起他们对榜样教育的逆反。

三、身边的榜样对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在人格社会化的三个阶段中,第二人格榜样是尤其需要教育者引导的榜样。这个时期大部分青少年尚未具有成熟的知识、经验和思想以及独立生活能力,对家庭和父母依然依赖。在他们找到理想人格楷模之前,仍以第一人格榜样为依托和参照。父母的人格缺陷往往会引起子女的反叛和失落。青少年在缺乏心理依托时很容易选错人格榜样,重者走上反社会的歧路。

大学生普遍处在第二人格榜样阶段或独立人格阶段,此阶段的榜样激励作用相较于初、高中生阶段已有所下降,而传统的榜样塑造和学习方式也存在诸多问题,并不能很好地引起青年学生的共鸣或学习的同辈效应。大学生更趋向于相信他们能够接触到的,全面了解的身边的、活生生的先进典型,因此大学教育针对当代大学生身边先进榜样或典型的塑造应成为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点。

四、如何发挥身边现实榜样的引领作用

针对当代大学生倾向于在生活中找到可以以之为榜样、向之学习的榜样,大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在以下两方面着力。

一是树立典型,塑造榜样模范。重点发掘大学生身边最具有影响力的优秀榜样,如优秀党员、学生干部,发挥他们在专业学习、社会工作、公益活动等方面积极示范作用,比如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的发挥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随之调整着自己的言行,改变着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大学教育工作者应该着力发掘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品行端正、为人正气,突出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优异的学习成绩;工作能力突出、乐于服务、尽职尽责;生活乐观向上、团结同学等综合素质高的同学,成为榜样典型。

先进典型的发掘有多种方式。其发掘的过程也是大学生群体相互学习的过程。如何能够发掘出真正可以称作榜样、对其他同学有引领作用的典型是大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二是打造平台,宣传先进典型。同学们对榜样本身言行的认可度较高,尤其对优秀榜样同学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有同学表示,缺乏与优秀同学的接触和沟通途径和平台,无法更进一步学习到他们的优秀品质或特点。所以大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打造先进带后进,创先争优,共同优秀的广阔平台,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例如可以借助校内外各种有益活动,号召先进典型主动成为团队负责人,召集其他同学加入,从而潜移默化让先进同学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学习的榜样。又如、举行优秀同学的事迹讲座和座谈交流会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优秀同学本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同时也可以让学习者和被学习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加强相互了解,同时也能通过问答等互动,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找到可以学习的特点和品质,结合自己的实际,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践行。针对有部分同学希望通过比较轻松的方式接触到优秀的同学,可以有一个比较轻松的氛围,也能够更加真实地了解彼此。大学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举办文体活动,采取和班团开展联谊、聚餐等形式,创造轻松和谐的氛围,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展示,给大家创建一个自在的氛围,促进彼此敞开心扉的交流和沟通。

总之,大学教育工作者可以搭建起青年学生和优秀同学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加速促进青年学生的不断进步。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董育硕、郭跃.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特征及归因实证研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2]雷开春、孙洪彬.关于青少年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的心理调查及思考.青年研究[J].2000.5

[3]李海荣.青少年社会化与第一人格偶像崇拜.宁夏社会科学.1988.6

[4]宋兴川、金盛华.多元选择——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青年研究[J].2007.11

[5]岳晓东、梁萧.青少年偶像崇拜系列综述(之五) :论百年来中国大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变迁.青年研究[J].2010.4

[6]岳晓东、严飞.青少年偶像崇拜系列综述(之三)——偶像崇拜的代际差异.青年研究[J].2007.5

作者简介:郑茂( 1971.07-),男,贵州遵义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讲师,西南财经大学,研究方向:经济法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 2015) 08-0188-01

猜你喜欢
先进典型崇拜教育工作者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我崇拜的那条“龙”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西夏天崇拜研究
先进典型传递榜样力量
我最崇拜的人
习近平:广泛宣传学习先进典型 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
崇拜
“四步把脉”塑造先进典型——洛阳供电公司先进典型选树宣传的经验做法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