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
【摘 要】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无论学习哪个学科的知识,我们都应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语文是中学教学的重要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语言表达,记笔记,诵读等良好习惯,为他们的未来的学习生活做良好铺垫。
【关键词】初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语文知识不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初中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生变化的转折期,在这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
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朗读也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和阅读习惯,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高尔基的《海燕》中:“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通过朗读的升调来体会作者感情。胡适的《我的母亲》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这句话是对母亲的追忆,朗读时是平调,平调常用于叙述和说明。在古文和诗句中还经常遇到停顿,“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这是王安石《伤仲永》中的句子,停顿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语速的快慢也体现了不一样的态度和感情,高尔基的《海燕》中:“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在阅读时语速是先慢后快的。学生在不断的阅读练习中能够把握住语文学习的规律,有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一名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也是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提问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有效的指点,避免答非所问的现象出现。在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时,教师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写了有关于母亲的哪些事?表现了母亲具有哪些性格特征?有的学生仅仅回答了是大嫂和二嫂吵架,这样的答案没有答到点子上,属于答非所问。此外,教师还应该锻炼学生的回答要实在,不要空洞的答案,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等,学生的回答一定要围绕主题,简练、准确、实在的回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三、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初中学生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再理解,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也为学生以后的复习提供了有用的资料。在字词方面,学习杨振宁的《邓稼先》时,能够描述邓稼先一生的词语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两个词也是学生理解的重点,学生需要从音、形、义三方面做好笔记。在语句和段落方面,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时,有这样一句话:“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学生读到此处一定会有对小弗朗士的体会,这时就可以在课文空白处记下自己的感想,保留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文章的整体结构方面,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时,学生可以抓住方仲永五到二十岁这段时间的变化概括出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对文章结构进行简单的概括,能够锻炼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四、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初中阶段需要背诵的课文也很多,新课标要求初中生需要背诵80 篇优秀诗文,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最好能够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诵读的时间多,就要求教师少讲多练,重视背诵方法的指导,落实教学目标。对于篇幅短小的诗歌,例如杜牧的《赤壁》,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是写“折戟”,后两句是写“东风”,可以抓住这两个记忆支点帮助学生记忆。对于篇幅较长的诗歌,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以根据诗歌的写作思路把诗歌分成三层,第一层写风破茅屋,第二层写雨漏茅屋,第三层是作者愿望的抒发,抓住了记忆的支点,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速度和效率都会有所提高,当堂背诵变成了可能,逐渐养成学生诵读的习惯。
五、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
写作和阅读同样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日常的知识积累和练笔,要想写出好文章,不仅需要大量的阅读作为积累,做到“腹有诗书”,还应该加强练笔,做到“下笔如有神”。初中很多学生对写作有恐惧心理,应试教育中作文所占的分数十分高,无形中给学生的写作增加了不少压力,要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师在平时多鼓励学生摘抄名言佳句,或者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养成每天练笔的习惯。写作来源于生活,例如胡适的《我的母亲》记录的都是母亲生活中真实的小事,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并把平时所见所感及时的记录下来。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总结写作的规律和技巧,比如一个好文章标题的重要性,文章要具有真情实感、富有文采等,学生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就要有所体现。
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质疑问难的习惯
古人说得好“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时要多想、勤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告诉我们,对待学问必须要有一种怀疑精神,不要“人云亦云”,一味盲从轻信。学习贵在有独立的见解。如果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与老师不同,可查出依据来跟老师或同学们展开讨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文章和某一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促进教学相长。
一篇文章,教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是必不可少的,但其目的却是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有的问题学生通过读书,能自行解决,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一般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解决。
一篇文章有行文的核心,一篇课文有训练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引导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依据学习的重点而质疑问难。例如:《孔乙己》一文,通过孔乙己这一特殊人物性格的展示,深刻的鞭挞了封建教育思想和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深深的伤害。同学们依据此学习重点在小组讨论中作如下的自我提问:1、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作者采取了什么方法使这位人物显得血肉丰满呼之欲出?3、假如孔乙己中了举他将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后来学习《范进中举》一文时,由于本文所反映的主题和《孔乙己》十分类似,所以我启发同学们用对比于阅读的方法来感悟这篇文章。照例同学们通读全文提出如下问题:1.范进和孔乙己很类似,但又觉得他们二人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他们在性格上的不同点表现在哪些方面?2.范进中举了为什么会喜极发疯?3.胡屠户是一位陪衬人物,他对塑造范进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一经提出,同学们迅速展开讨论,在热烈的讨论中,同学们不仅理清了文路,更重要的是透过作品更透彻的认清了当时社会某个层面的本质。
经过好多次的实践,我认为小范围的讨论,更利于展示学生个性,学生往往在自己很熟悉的氛围中能放松自己,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更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不过,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学生提出“怪题”时,教师要善于引导,稳妥地处理,不能打击其质疑的积极性,熄灭其“灵感”的火花。
七、总结
语文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光是靠教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平时多进行积累和练笔,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首先就要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是初中生学好语文的基础,我们应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