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巍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建构主义的教学学习观也认为教学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并且这种建构是在学校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更为进一步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教会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主动获得的。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应该将教学活动的重心放到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上,使其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讨论教学法”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讨论教学法即在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或教师讲述结束后,以小组,小小组(四人)或全班为单位,根据学习的内容和教师提出的问题,充分发表意见,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每个人都要开动脑筋,发挥集体的智慧。学习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越高,讨论的效果就越好。它的作用在于:①学生围绕书本和教师讲授的知识进行学习探索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进一步消化的过程,通过讨论巩固已有的知识,澄清模糊认识,解决疑难问题。讨论一次,等于把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了一次全面整理,有利于下一步知识的吸收。②由于发挥了集体的智慧,从各个角度探讨问题,有利于披露谬误,找到症结,促进问题的解决。③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水平等各不相同,通过交流情况,相互切磋不但能学习他人之长,增长见识而且能补己之短,有助于消除个人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及时调整思路,少走弯路。④由于讨论中能各抒己见,探讨研究,议论得失,学习的空气生动活泼,易于激发学习兴趣,保持思维的积极主动状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⑤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讨论,又把讨论中产生的新问题及时反映给教师,利于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学习信息,及时加以研究调整,从而使教学健康地向前发展。6、这种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讨论法,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具有合作共事能力的人才。
一、用讨论教学法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配置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是开展讨论的基本单位。在配置学习小组时,教师应注意按学习的成绩、能力、智力的不同,优、良、差三级搭配,以尽量缩小差别为原则,并挑选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2)处理好讨论与其他教学环节的时间比例。讨论时间不宜太短或太长,时间太少,会导致讨论不深不透,使新知识不易消化吸收;时间太长,又会影响其教学环节的进度,究竟多大比例合适,不能强求一律,要以取得好的效果为原则。
(3)出好讨论题。讨论题目明确与否,讨论内容的多少,都关系到讨论效果的好坏。因此,讨论题目必须明确,而讨论内容不宜太多。为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一般采取共同拟定讨论题的方式比较好。
(5)要加强组织引导。讨论开始后,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诸如“跑题”“钻牛角尖” “卡壳”等情况,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的讨论,及时组织引导,保证讨论顺利进行。对于学生的疑难问题,教师应进行归纳整理,及时答疑。最后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总结、点评,按“三维目标”对学生进行正面激励。
二、讨论过程中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讨论前,要明确讨论的问题及其具体要求,搜集、参阅有关资料,准备发言提纲。
(2)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中,要围绕讨论的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发言要直言不讳,开宗明义地摆出自己的观点、设想,具体说明形成这些想法的原因和依据,使别人有鲜明的印象,这样有助于讨论的深入。有时,为了解别人的意见,不先亮出自己的主张,而是仔细倾听别人的发言。发现别人的看法不同于自己的观点而又不够全面、不能说服人时,可采用提问的方式,旁敲侧击,澄清一些认识,间接阐明自己的主张。
(3)积极思考。在听取别人发言时,要善于辨别其中的精到之处和闪光点;在阐述自己思想时,要善于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这样,以人之长,补已之短,才能使讨论过程变成一个思想互补的过程,从而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4)认真小结。讨论后,要认真做小结,明确问题的答案,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寻找较好的思维方法,也可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5)讲究礼仪。讨论学习的人数在两人或两人以上,因此要讲究礼仪,尊重别人,耐心听取别人发表意见,不要随意抢接别人的话题,或打断别人的发言。对于相反意见尤其要以谦虚明智的态度对待,让人把话说完,然后再作说明。说明语言应委婉而不失礼貌,绝对不能靠激烈的措辞,甚至粗鲁的讽刺谩骂来代替讨论。
参考文献:
[1]袁金华主编.《课堂教学论》.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2]商继宗主编.《教学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