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困生”错题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研究

2015-08-05 01:11安桂林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理解选择题题型

安桂林

【摘 要】随着高中教育的发展以及高中学生人数的迅速增加,高中数学学困生也随之增多。数学选择题是数学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总分的三分之一,选择题的得分对数学成绩的高低影响很大。而学困生在选择题部分得分率非常低,致使总分也很难提高。数学是基础性学科,数学成绩差严重影响了其它学科的学习,致使升学无望。本文分析了数学选择题的题型特点和学困生选择题的错题成因,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学困生;题型;选择题;理解;对策

数学选择题通常是由一个问句或一个不完整的句子和若干个选择项组成,考生只需从选择项中提取一项或几项作为答案,便完成解答,无须写出选择依据。这些年来,高考中所用的数学选择题都是“四选一”的选择题,即提供考生选用的选择项有4个,作为答案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它具有概念性强、量化突出、充满思辨性、形数兼备、解法多样化等特点,致使学困生无所措手足。

一、学困生选择题错题成因

选择题是数学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选择题得分对数学成绩的高低影响很大。而数学学困生往往在选择题部分得分率就非常低,致使总分也很难提高。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造成“学困生”选择题错题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

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公式、定理,不看课本,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在选择题考察概念时遇到易混淆的选项就不知所措。例如: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他们分不清图像之间的关系,弄不清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基本性质,选项中将这些知识摆在一起时就会分不清是与非。

2.课堂上仅是听懂知识,而未掌握知识

在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但课后解题仅变换了数字,便无所适从。这说明学生听懂是一回事,而对知识的掌握则是另一回事。如果学生悟不出解题思路及技巧,产生不出求解欲望,掌握所学知识就是一句空话。

3.不能正确对待练习和作业

学困生常常是只将作业做完交差,而不注重作业的质量。课后不复习,不愿弄清所学的内容,马虎应付,甚至抄袭了事,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考试中遇到做过的题型依然瞠目结舌。

4.缺乏迎难而上、追根究底的精神

在学习中,学困生在遇到难题往往不去认真思考,他们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和信心。久而久之,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探究能力就愈来愈低。对于选择题中较难的题目,他们一般也不愿意动脑筋去做,而是抱着25%的可能性抓阄碰运气了。

5.缺乏解选择题的技巧

高考数学选择题试题多、考查面广,不仅要求应试者有正确分辨能力,还要有较快的解题速度。为此,需要研究解答选择题的一些特殊技巧。

二、解决的对策

1.激发高昂的学习热情

赫尔巴特认为:“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感染无比重要,教学中对情感的关切应当丝毫不亚于对知识的关切。”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倾注更多的爱,时刻把他们放在心中,有意无意表现出对他们的关心,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点燃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善于把握学困生的闪光点,学困生并非每个方面都弱,总有潜在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和好的品格。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使用“放大镜”,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树立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

2.制定长期的学习计划

学困生由于对高考中数学的地位认识得很清楚,还是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只是由于基础薄弱,让他们灰心。教师应该明确告诉他们,要赶上去必须依靠自己,想一朝一夕赶上去是不现实的,必须有个长远计划。

3.完成合理的学习目标

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提高学习成绩和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对于知识链条断裂的学生必须帮助他们找准“盲点”,针对“盲点”制定具体的目标,采取自学、质疑、自测三步法学习。通过自学对“盲点”知识有个基本的掌握,通过“质疑”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不懂的问题,不遗留问题,通过“自测”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保证学习落到实处。

4.掌握良好的學习方法

我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弟子规》中讲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新课程中也提到“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如此,教师每周要有意识地布置几道典型题目,让他们去解答,要求写出反思,并对典型问题的解法和典型方法的适用条件和范围进行小结归类。再设计相关变式习题,让他们去解答,通过解题后变式拓展问题、深化理解。还需让学生感受设计变式习题的意义和方法,逐步让学生通过变式解决问题,自主地进行解后的反思与变式,生化出更多的习题。

5.创设促进理解的课堂

促进理解的课堂与传统课堂有着显着的不同,在促进理解的课堂中,理解是目的,而非传统课堂中将理解作为掌握知识的手段。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提供发展有效联系的机会,组织他们交流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使得新知识内化为学生认知结构中的一部分,并让学生交流与思考对数学学科的认识,以获得对数学的理性认识。在课堂的黄金时间段内,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后发现知识,领悟所学。同时要及时反馈学情,加强效果回授,对未听清之处给学生以二次补授之机会,及时扫清障碍。

6.掌握解题的技巧

总的说来,选择题属小题,解题的基本原则是:“小题不能大做”。解题的基本策略是:要充分利用题设和选择支两方面所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一般说来,能定性判定的,就不再使用复杂的定量计算;能使用特殊值判定的,也不必采用常规解法;能使用间接解法的,也不必采用直接解法;对于明显可以否定的选择支,应及早排除,以缩小选择的范围;对于具有多种解题思路的,宜于选择最简解法等。解题的基本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直接法:有些选择题是由计算题、应用题、证明题、判断题改编而成的。这类题型可直接从题设的条件出发,利用已知条件、相关公式、公理、定理、法则,通过准确的运算、严谨的推理、合理的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确定选择支的方法。一般的选择题我们都采用这种做法。

特殊值法:使用直接法解答某些选择题时,往往费时间,或是因能力不够不会答题,为此我们可根据选择题的特点“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把满足题设的特殊值代入结论或考虑特殊图形、特殊情况等,从而选出正确的选项。特殊法是“小题小作”的重要策略。

淘汰法:根据数学选择题的特点:一题只有唯一答案,利用题设的条件把不符合条件的选项逐一加以否定,最后剩下一个选项必是正确的。

验证法:将选择支中给出的答案,代入题干逐一检验,从而确定正确答案。

树形结合法:借助于图形或图像直观性把数形结合,再经过推理判断或必要的计算而选出正确的答案。

7.加强课外辅导

对一些学困生要注意对课前预习的辅导,主要是辅导新课所需涉及的旧知识,使学困生领先一步将课堂教学中用到的基础知识领会掌握,帮他们铺平道路,使他们能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新课,以防止新课中的“夹生饭”现象。课后在批改作业时进行面批,发现问题,当面辅导,及时解决,避免了重新跌人“恶性循环”的深渊。在课外辅导方面,充分发挥大家的力量,组建班级“一帮一”互助小组,让一名优生帮助一名学困生,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弥补知识上的漏洞并对他们加以方法上的指导,消除畏难情绪,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理顺教材内容,辅导学习方法,纠正练习错误等形式,减少了他们的错误,使所有学生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以上分析了学困生在选择题这一题型中错题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但这仅就共性而言,落实到每个学困生,会有特殊的情况,教师还需因材施教。

猜你喜欢
理解选择题题型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单项选择题狂练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