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城市?世博:世界城市日筑就的交互活力时空

2015-08-05 09:27于宏源徐纪东
上海城市管理 2015年4期
关键词:城市形象

于宏源+徐纪东

导读:“世界城市日”的设立源自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其目的是让上海世博会的理念与实践得以永续,激励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对外交流合作。通过“世界城市日”的对外交流平台,可以推进城市交往活力指数的建设和提高,从而提升城市的形象,扩大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对外交往;世界城市日;城市形象;活力指数

一、世界城市日:扩展城市国际化影响力的人文载体

(一)世界城市日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

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城市为主的时代,城市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载体。节庆活动是以塑造城市形象、进而提升城市经济文化水准为目标,围绕其展开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活动,它传达给公众关于城市自然、人文和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加深公众对城市的了解。国际性节日对城市形象的积极影响也在全世界其他国家的许多城市中得以体现。例如,奥运会把美国亚特兰大打造成为新南部的中心,世界旅游节则把迈阿密推动成为美国南部的金融中心。国际性节日能扩大城市的影响,吸引人们的关注,熔铸成无形资产,为城市在多元竞争中赢得更多的机会。“世界城市日”把人文、城市和世博结合起来,突显出上海的现在与未来。

(二)世界城市日体现人类文化传统的沿承与当代发展

众所周知,人类的进步建立在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在人类迈向现代的过程中,新技术的发展让传统工具和生活方式更新换代,文化传统也在缓慢流逝。“世界城市日”是联合国认可的国际日,它来源于上海世博会的精神遗产,以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总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体现了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世界当中。在各国古老传统竞相发展的今天,中华文明同样需要在现代化进程中再度展现自身的魅力。2010上海世博会的盛况与规模史无前例,我们需要把这些活动所保存下来的理念和精神作为未来发展的品牌。在这样的意义上,“世界城市日”的汇聚创意智慧的各项活动能够使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变得更加宽广。

(三)城市通过举办世界城市日论坛提升影响力

地方的国际活动既包括物质性诉求,也包括非物质性诉求。物质性诉求主要是指经济收益、安全收益等方面,非物质性诉求则涵盖声誉、名望、形象等内容。通常情况下,地方的国际活动是物质性诉求与非物质性诉求并重。因此,通过举办与城市发展和治理相关的论坛,可以提升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文化底蕴和内涵,获得国际性城市的治理经验,推动本地的社会治理。上海一直凭借有利的地缘优势和国家支持,积极开展国际交往活动,稳步推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从长期来看,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上海国际化诉求的提升,上海的国际交往活动将向更高、更宽、更深的层面发展,因而设立“世界城市日”这样的国际性节日论坛,势将成为提升上海国际化水准的重要推助力。

二、世界城市日:启迪城市对外交往活力的指数构建

城市是信息流通、货物运输、人员交往、资金流动的节点,作为非国家行为体在国家对外交往中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城市与国际社会的交往不断加深,因此强调城市的对外交往活力尤其需要着重考察体现人参与政治、社会、经贸和文化活动及互动行为的国际性指数。去年首届“世界城市日”年度主题为“城市转型与发展”,而刚刚在米兰世博会上发布的2015年“世界城市日”年度主题则为“城市设计,共创宜居”,都充分体现了城市于今的现实面向与跨越时空的未来必需,也启迪城市对外交往活力的指数构建将会引发城市巨大的关注效应,并造就当地没有城墙的熠熠生辉的文化繁荣。

(一)城市在社会领域的对外交往活力指数

社会是人类各种关系的综合,城市在社会领域的对外交往能力聚焦于城市社群与外界发生的社会关系,如社区中的外籍婚姻数量、外籍居民数量等。这层活力指数可由外籍人员居民人数、国际航班数、国际会议数、国际会展数以及城市居民持有护照数组成。

(二)城市在文化领域的对外交往活力指数

根据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城市作为次国家主体在文化领域的交往集中在物态文化层(衣食住行)、心态文化层(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艺术作品),因此衡量文化交往活力的指数可由国际艺术演出数量、市民外语水平、外国口味餐馆数量构成。

(三)城市在经贸领域的对外交往活力指数

城市之间的交往活动不同于国家层面的交往,其所涉及的领域更加具体。一般而言,一座城市的外向程度基于其经济的外向性。世界城市网络成为全球服务公司网点及其产生的各种“流动”的混合体。该城市的进出口贸易额、涉外税收和对外直接投资三项数据从资金交流角度展示了该城同外国的交往水平,而其对外国资本的吸引力直接体现在该地的外企数量和合资企业数量上。因此,城市经贸领域交往活力指数可由进出贸易额、外企数量、合资企业数量、涉外税收和对外直接投资等组成。

(四)城市在政治领域的对外交往活力指数

城市与国际组织、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地方治理和其他国际事物中的互动日益频繁,促进了城市的对外交往程度与高层领导来访数量呈正相关趋势,同时一个城市的国际组织数量、国际友城的数量往往能够从侧面反映城市对外交往的能力,以及对其他城市的吸引力,因此城市政治交往的活力指数可由领馆数量、外国领导人访问数量、国际组织数量和友城数量组成。

基于上述指数体系并按照四类指数权重相等的方法计算,2015年5月发布了我国有代表性的46座城市的对外交往活力指数的综合统计数值情况,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杭州、天津、成都、青岛、深圳。显而易见,城市对外活力指数用量化方式回答了中国城市对外交往的内涵以及衡量形式,同时,指数所统计的各项标准化数据也为城市如何提高对外交往能力提供了软性的政策指导路径。

三、世界城市日:提升城市和平交往发展的助力平台

世界城市是全球化进程中特殊的地理现象,是彼此连接的网络体系中的“全球服务中心”,是经济全球化的地理表述。城市提升对外交往活力不仅要具有全球视野的领导集体、全球畅通型的价值链系统等,还要有平台。世界城市日平台要求我们进一步提升公共外交的质量,使之更接近外交政策和实践的核心,成为中国推行和平发展的重要帮手。

基于世界城市日平台,上海提升对外交往活力仍存在着较大的政策空间。上海应在世界城市日平台的基础上,巩固和扩大“友好城市”的网络,搭建民间对外交往平台,加大民间对外交往力度,充分实现外交资源共创、共享。首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经济塑造者和外交推动者,这就要求城市在拓展对外方面有更大的作为。其次,提升上海对外交往活力的经济指数并不体现为经济总量的增加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而是指提高城市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为城市拥有跨国企业、国际经济评估机构、国际投融资能力,以及在全球生产、效率、物流、服务等环节中的中介能力。第三,上海更需要城市管理的新思路和新途径,需要适度增加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社区和外侨人口的数量和比例,走上向国际文化大都市迈进的必由之路。第四,通过世界城市日高端论坛和城市对外活力指数的评价效应,创新城市的综合治理方式,为联合国相关机构在上海落地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世界城市日主要采用联合国(上海)模式,即是由我国帮助联合国来承办和推广世界城市日,并按照联合国的规章制度来办世界城市日的节庆和论坛,以此促进全球共同参与对城市人居生存状态的密切关注。通过这样的平台,还可以积极同相关的国际性学术机构进行科学研讨和政策咨询,诸如向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申请相关世界城市日的种子基金等,使得城市在全面丰富和拓展对外交往的活力内核的同时,其繁荣永续的功能面貌能够不断增进市民的强烈归属感,让人们真正感受到城市无限美好的生活内容。

责任编辑:叶治安

猜你喜欢
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动漫宣传片的开发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如何运用音乐语言塑造城市形象——以歌曲《呼伦贝尔蓝》为例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大理旅游城市形象传播分析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
关于改进城市形象宣传片制作方式的建议
运用纪录片传播城市形象问题的思考
微信平台上中国城市形象修辞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