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发展性德育评价

2015-08-04 01:03陈婧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德育情境评价

陈婧潇

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助构建的价值引导活动。[1]德育评价作为德育过程的一部分,能够有效的促进德育工作的改进。根据2014年7月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关于德育发展的理论,发展性德育逐渐成为热议的话题。为适应发展性德育的发展,重庆一中根据重庆市教委提出的德育要求[2],进行了发展性德育评价的探索。

一、发展性德育评价对传统德育评价的发展

首先,传统的德育评价方法由于评价标准的抽象性和原则性,将个人道德品质的发展严格量化,忽视了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和差异性[3];另外,根据分析各个学校的校规和测评体系可以得知,传统的德育评价还存在不全面性。发展性德育评价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学生后续发展指明方向为目的,注重发扬被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尊重被教育者的个体差异;重视品德的内化和养成过程[4]。

其次,传统德育强调终结性评价,以选拔人才为最终目的,也就是说:只注重了结果,而忽视了德育发展的过程。发展性德育评价是一个循环反复、周而复始的过程。[5]它是以被评价者现有品德素质水平为基础,通过被教育者自评、互评等全方位的评价,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以发展人、教育人为目的,最终促进人的终身发展。

综上,发展性德育评价是更适合现代德育发展需要的理论,能够更加有效的科学的促进学校的道德教育活动,提升学生道德水平。

二、该项目的创新处

我国的当前发展性德育评价研究多集中在论证发展性评价的好处以及科学性上,忽视了实践意义。本次科研着重在评价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结合重庆第一中学发展性德育研究实践,对发展性德育评价进行探索,提出了“根本目的促发展,评价策略重‘三多,评价结果要反馈”的指导思想,以期总结出合理化的评价体系和科学可行的评价策略。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本次研究以发展人为目的,注重人的主体觉醒和主体发展过程。评价目标集中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塑造心灵、雕琢情感、提高素养上,较之过去更具有导向性和激励性。

2.评价策略注重‘三多,即是:(1)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将学生本体、学生群体、课程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元素纳入到评价主体系统中来,形成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多维结合的评价模式。尤其重视学生自评、互评,可起到学生自主德育的效果。(2)强调评价内容的多方面。既关注学生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也关注所有学生在同一阶段、不同阶段的发展,将学生个体关注和群体研究结合。此外,评价内容涵盖学生多元智能、整体智能。(3)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通过记录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将表现性测试和常态性测试相结合,分析对比学生德育前后的品德状况、学生活动前后的变现、学生各阶段的日常表现,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总结学生发展特色,指引学生发展趋势。

3.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尤其注重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对原有评价策略有效性分析后的修正改进,使其在有效乃至高效上臻于完善,也使得本评价系统具有流动性和可持续性。

三、学校实践探究(做法)

本次研究以学校德育目标为导向,分析了年级德育目标、学生个人量化考核表、学生成长记录袋以及学生实践活动报告问卷等,构建了“四三二”的量化体系,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结合学校德育实践特色,设计学生道德发展计划;通过对学生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测,将以前古板的班主任评语改成对于学生发展趋势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德育的内化。比如建立“流动班长”,开展学生自律和他律,创设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的环境,自评和互评的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德育评价工作。

1.常态情境下的德育评价

主要采取分析学生常态情境下的行为、日常量化分数和学生成长袋等方法,对德育效果进行测量。例如,在开学之初让学生学习“发展指南”,进行自我诊断、互评和教师测评,征求家长要求,形成第一期的学生评价结果和德育期待;在期中形成学生的自我设计和个性卡,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在期末的时候,结合家长和教师意见,对本学期道德发展状况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通过对比发展结果、第一期的评价结果和学生德育期待,进行德育有效性验证,并推广到该学生之后的每个学期之中。

2.特殊情境下的德育评价

将学生置于一定的实践活动或道德场景中,对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发生、发展和终结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对学生在特殊情境下的表现进行对比研究,判定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并通过评价进行改进和推广。比如在“梦之旅”树立学生目标的主题班会中,观察学生德育之前和之后的道德行为表现,采集学生自身教师、家长和学校对于学生的评价,形成主题班会德育活动有效性的测量标准,并将这个评价标准推广到之后的学生中,再进行改进和完善。

通过分析常态情境和特殊情境下的德育效果,进行两种不同情境下的德育评价,总结出有效的评价方法,形成科学的量化标准,并在之后的实践中,依据学生的阶段发展特点和学校德育目标进行不断的调整。

四、总结

重庆一中发展性德育评价研究以发展人为最终目的,注重“三多”评价策略和评价结果的反馈,将常态情境评价和特殊情境下的德育评价相结合,以期通过实践和理论探究,形成科学有效、合理可行的评价策略和评价体系。

不过对于本次研究将表现性评价和认知性评价相结合,虽然加强了测量的可靠度,但是可能导致评价的原生风险和衍生风险。针对于此,本项目以重庆一中校情、班情、学情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尽可能多地采集样本,尽量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学生多方面智能的涵盖。通过加大对阶段性评价结果的反思和改进,进而对评价策略有效性进行修正,以此来控制评价中由于“测不准”带来的风险。

参考资料

[1]鲁洁,王逢贤. 《德育新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p552

[2]《重庆市教委关于做好2014-2015年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重庆市教委,http://www.cqjw.gov.cn/site/html/cqjwportal/gwch/2014-09-19/Detail_14951.htm,2014年9月9日 。2014年10月11日

[3]张仕伟. 《论德育评价的发展性目的与选择性目的》《铜仁学院学报》 贵州:贵州铜川学院 2008年9月10卷5期,

[4]田雷 《学生品德发展性评价探究》 《职教通讯》 常州技术师范学院; 江苏: 江苏省职教科研中心2003.9 p59-60

[5]严一平 《学生主体德育评价机制的实践探索》 《素质教育大参考》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年7月 p15

猜你喜欢
德育情境评价
不同情境中的水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