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帮义,许 波,袁向荣
(1.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发展迅速,人口日益密集,人车争道的问题十分严重,交通拥堵也是时常出现的问题,为了方便市民安全出行,减少城市道路的拥堵,各大城市陆续兴建了大量人行天桥。混凝土连续小箱梁是一种较常采用的结构形式,然而随着桥梁逐步投入运营,桥梁结构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铺装破损、栏杆破坏,箱梁锈胀露筋、破损开裂等病害,为了保证桥梁运营的安全,保障桥下车辆通行安全和行人生命安全,对桥梁的承载能力进行检测评估是必要的。以东莞市东城区莞长路牛山段老围人行天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Civil 有限元软件对该人行天桥进行了静动力分析,制定了静动载试验方案,然后在桥梁现场实施了静动载试验,根据理论计算和试验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依据《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以下简称《评定规程》)的规定,将该桥技术状况等级被评定为B 级(良好),满足承载能力的要求。
东莞市东城区莞长路牛山段老围人行天桥由主桥和4 个梯道组成,主桥长49 m,为2 ×23 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宽4 m,横向布置为:0.2 m(栏杆)+3.6 m(人行道)+0.2 m(栏杆)。上部结构采用连续小箱梁,箱梁高1.45 m,底板宽1.2 m;下部结构2#墩采用独柱式矩形墩,墩梁固结,1#及3#墩为双柱式圆形墩;桥面铺设广场砖;单个梯道长约25 m,宽3 m,梯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梁,独柱式圆形墩。结构立面、平面及横截面分别如图1 所示。
图1 横截面图(单位:cm)
(1)有限元模型采用Midas Civil 软件建立了该桥的有限元计算模型,按单梁模型计算,共建立了57 个节点和55 个梁单元,2#墩底部固接,主梁一端约束x,y,z 方向的位移,另一端只约束y,z方向的位移。
(2)活载内力计算
活载考虑4.0 kN/m2的人群荷载,利用动态规划加载法计算出控制截面的弯矩包络值,如表1 所示,绘出活载弯矩包络图如图2 所示。
表1 主梁活载控制截面弯矩包络值汇总表(kN·m)
图2 主梁活载控制断面弯矩包络图
(1)加载程序
为了获得结构试验荷载与响应之间的关系和防止结构意外损伤,加载方式采用逐级加载。根据荷载等效的原则确定试验荷载大小和加载位置。本试验采用混凝土块加载,一个混凝土块重约30 kN,底面尺寸为1 ×2 m,共需6 个,通过工况1~3,使试验跨跨中截面正弯矩达到加载效率。各工况加载载位如图3 所示。
图3 各工况加载载位图(单位:cm)
(2)加载效率
本次试验为鉴定荷载试验,根据《评定规程》的要求,桥梁的静力试验按荷载效率η 来确定试验的最大荷载。η 取值宜介于0.95~1.05 之间,对应各试验工况,工况1 下η 为0.394,工况2 下η 为0.716,工况3 下η 为0.989,检测桥跨跨中截面最大加载效率计算值为0.989,加载效率符合《评定规程》的要求。
(3)变形测点及计算挠度值
在试验跨支点、四分点、跨中和邻跨支点和跨中等处共布置7 个挠度测点,如图4 所示。测点采用长2 cm 特制螺栓固定在桥面铺装层上,竖向变形测量采用二等变形要求控制,每站高差中误差要求为±0.13 mm,采用NA2/GPM3 型精密水准仪,后视点设置在测试桥跨外。
图4 挠度测点布置图(单位:cm)
各测点挠度计算值如表2 所示,挠度以向下为负。
表2 试验荷载各挠度测点计算结果(mm)
(4)应变测点及计算应变值
在试验桥跨跨中截面设置3 个应变测点,采用基康钢弦应变计,测量各级荷载下的应变及卸载后残余应变。应变测点布置示意图,如图5 所示。
图5 应变测点布置示意图(单位:cm)
各测点应变计算值如表3 所示,应变以拉为正。
表3 试验荷载作用下检测跨测点计算应变值(με)
(5)试验结果及分析评定
①挠度测试结果
试验荷载作用下各挠度测点实测结果如表4 所示,实测值和计算值比较如表5 所示,由表5 可知,主要测点的挠度校验系数ζ 均小于1,能够满足《评定规程》关于校验系数的要求。
表4 试验荷载作用下各挠度测点实测结果(mm)
表5 挠度测点实测值和计算值比较(mm)
②应力(应变)测试结果
试验荷载作用下各应变测点实测结果如表6 所示,实测值和计算值比较如表7 所示,由表7 可知,跨中截面主要测点(Y1#~Y3#)的应变校验系数ζ 均小于1,能够满足《评定规程》关于校验系数的要求。
表6 试验荷载作用下各测点应变实测结果(με)
表7 应变测点实测值和计算值比较(με)
在工况1~3 下,检测跨跨中实测应变与荷载加载效率关系曲线如图6 所示,线性相关系数R 为0.931,表明应变与荷载之间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图6 工况1~3 实测应变与加载效率关系曲线
③残余变形和应变
试验结束前进行了残余变形和残余应变观测,残余变形和应变分别如表8、表9 所示,主要测点的相对残余变形及相对残余应变均未超过20%,满足《评定规程》的要求,表明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表8 主要测点残余变形(mm)
表9 主要测点残余应变(με)
(6)静载试验小结
该桥检测跨静力工作性能良好,各项试验检测指标均能满足《评定规程》的要求,在试验过程中未见肉眼可见的裂缝出现,试验桥跨的桥墩未产生可观测到的沉降变位。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性能均能满足设计荷载等级的要求。
采用如图2 所示的有限元计算模型,按特征值分析方法,计算得一阶频率4.83 Hz,二阶频率7.40 Hz,三阶频率18.05 Hz,前3 阶振型。
动载试验采用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研制的DASP 动态测试与分析系统进行。测试项目有自振特性和受迫振动特性,自振特性测试采用地脉动为激振源,受迫振动测试采用重60 kg 的沙袋从离桥面1.5 m 高处落下冲击的方式为激振源。在试验跨中和四分点各布置1 个动测测点,共2 个动测测点。
动载试验结果如表10 所示。
表10 动载试验测试结果
动测数据表明该桥的一阶自振频率为5.37 Hz,阻尼比为1.3952%,对应的理论计算一阶频率为4.83 Hz。实测频率大于理论计算值,且大于3 Hz,表明该桥的实际刚度较大,振动响应较小,动力性能较好。
通过对该桥静动力计算分析及试验检测,表明:该桥静力工作性能良好,振动响应较小,动力性能较好,各项试验检测指标均能够满足《评定规程》的要求,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性能均能满足设计荷载等级的要求,且具备一定的安全储备,评定该桥技术状况等级为B 级(良好)。
[1]何宗成,王柏生.大跨度人行天桥的振动影响测试与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6,25(4):138-141,161.
[2]刘振波.某人行天桥的可靠性鉴定[J].山西建筑,2007,33(15):325-326.
[3]陈峰,王建华,等.大跨径人行天桥静、动载试验检测与评价分析[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25(3):122-126.
[4]张冠华,葛耀君.混凝土连续箱梁人行天桥振动特性测试与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9,28(2):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