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费爱华
猝死的防治
文/费爱华
名医简介
费爱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担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心脑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危重症学组常委、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高血压分会委员、第二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九届急诊分会委员。承担并参与多项国家级、市级等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外发表论著20余篇。擅长急性胸痛的早期诊断和鉴别、心肺脑复苏、心力衰竭、高血压急症、心律失常、危重病的救治。
猝死,一个可怕的名词,随着生活节奏的提高,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猝死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根据文献报道,全球院外心跳骤停发病率达20/10万—140/10万人口,生存率仅2%—11%,而我国每年院外猝死患者54.4万人,总人数居全球之首,发病率也高达41.8人/10万人。猝死即心跳呼吸骤停,是心脏泵血功能的突然停止,若没有及时救治,几乎没有存活可能。猝死狭义上是指心源性猝死,可发生在原来有或无心脏疾病的患者中,很多时候并没有明显的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现,而突然意识丧失。引起猝死的直接病因90%以上是各种心律失常,大部分患者既往即有心脏结构的器质性异常表现,如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内异常通道等,也有暂时性的功能性改变引起猝死,如冠状动脉痉挛、血小板聚集、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等,而引起猝死的诱因除了直接的心脏疾病外,还包括脓毒症、电解质紊乱、中毒、淹溺、创伤、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猝死发生时,由于心脏泵血停止,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尤其是脑组织,会在短时间内发生不可逆的损伤而导致死亡。
猝死虽然发生发展迅速,但其也有较明显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男性中老年高发);高血压与左心室肥厚病史;高脂血症;饮食结构;饮酒;吸烟;家族史;精神因素等。了解猝死发生的高危因素,有助于及早预防猝死的发生。
猝死的临床表现主要指猝死发生当时的症状,直接可见的症状有突然的意识丧失、跌倒或伴有全身性的抽搐、小便失禁、眼球偏斜等,同时可伴有呼吸停止或叹息样呼吸。猝死极少有自行恢复的,若出现以上症状而没有及时救治,则会很快出现持续昏迷、呼吸停止,做体格检查还会有瞳孔散大、脉搏消失、皮肤湿冷、苍白、口唇发绀,10分钟内若未进行有效救治,患者几乎无法存活,进入生物学死亡期,可发现尸斑、躯体僵冷等表现。
虽然猝死发生突然,但其在发生前一段时间往往也有一些非特异的前驱症状,比如心绞痛、气急、心悸、疲劳或者无法描述的不适感,然而这些症状并不能提示猝死的必然发生。
由于绝大多数猝死发生在院外,并且对于猝死的治疗,时间就是一切。因此,对于猝死的诊断要求十分迅速,不能过度依赖检验检查设备,而主要靠临床症状。对于猝死的快速识别,只要有明确的突发意识丧失伴大动脉(一般为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不论有无规律的呼吸,均可诊断猝死。意识丧失一般以呼喊患者、拍打患者双肩的方式判断,而大动脉搏动消失一般指10秒内未触及即可判断。除了这两项关键症状,诊断猝死时,也可有听诊心音消失、血压无法测量、瞳孔散大或缩小等症状。心电图检查可表现为室颤(最多见)、室速、停搏、电机械分离等表现,血检验可有血乳酸增多、酸中毒、血钾升高或降低等表现。然而无论何种辅助检查,对于猝死的诊断都是次要,更不能因为行辅助检查而耽误心肺复苏的时机。而在院外,往往也不具备其他辅助检查设备。因此,旁观者只要确定意识丧失和动脉搏动消失,即可诊断猝死而开始心肺复苏。
对于猝死,发现和干预的时间快慢,对于预后有极大的差别。因此,对于除医务人员的公众掌握猝死治疗的关键技术——心肺复苏是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的。对于猝死的治疗,有全球性的统一治疗指南,即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对于任何一个猝死病人,其治疗是综合性的治疗。首先要有一个“生存链”的概念,即立即识别猝死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心肺复苏——快速除颤——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综合的心跳骤停后治疗。在识别可能的猝死发生后(无反应或呼吸),马上判断现场安全(尤其是院外),继而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包括呼叫120、呼叫助手、取自动除颤仪AED等)。然后检查脉搏,若脉搏消失,则开始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顺序为C-A-B,即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其中胸外按压对于非专业人员而言更为重要,标准的胸外按压位置位于胸部中央,胸骨下半部,每次按压至少5厘米,频率需达到至少每分钟100次,且要保证每次按压胸壁完全回弹,尽量减少按压中断。开放气道有仰头提颏法或推举下颌法,人工呼吸有口对鼻、口对口、口鼻面罩、球囊面罩等方法。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按30∶2进行,即每按压30次给予两次人工呼吸,若施救者大于两人,则每5个周期进行交换(约2分钟)以避免过度疲劳。在提供自动除颤仪AED的场所,AED的正确使用对于终止室颤、拯救猝死有巨大的帮助,在不干扰心肺复苏的同时,AED显示为可电击心律,则会自动除颤,心肺复苏的整个过程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需要充分的培训才能掌握。在以上措施之外,也可以使用一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以及纠正心律失常的药物如胺碘酮、利多卡因等,而在以上基础生命支持之外,对于猝死病人,还需要有包括高级气道的建立(如气管插管)及通气支持、亚低温治疗、防治脑水肿、改善缺氧、纠正电解质紊乱、预防感染以及针对原发疾病、护理等一系列的综合治疗措施(以上均指成人猝死的救治)。
对于猝死病人的救治,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1、识别猝死发生的时候,需要注意时间,判断颈动脉搏动消失的时间应在5-10秒内,不能超过10秒,若10秒内不能确定是否消失,则按消失处理。
2、在基础生命支持阶段,尤其在院外发生的猝死,重点在于及时心肺复苏,而心肺复苏的重点又在于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减少任何不必要的中断。
3、通气有效的判断主要通过观察有无充分的胸廓起伏为准,若口鼻人工呼吸有效,或球囊面罩有效,不强调早期气管插管,以避免中断心肺复苏的进行。
4、复苏成功后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治疗的过程,需要全面的治疗方案,尤其不能忽视护理的重要性,对于可能的长期卧床患者,需要预防褥疮、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尽管猝死几乎可以说是最严重的疾病,然而,它也并非完全无法预防,尤其是对于猝死高危人群,控制好基础疾病便是最好的预防手段。对于有严重冠心病、心肌疾病、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患者,规律用药,适度运动,定期体检,避免劳累、情绪激动,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猝死的发生。对于有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植入,可显著降低病死率。有严重冠脉狭窄的患者,因早期实行冠脉支架植入或冠脉搭桥手术,对于严重扩张型心肌疾病的患者,可实行心脏移植手术。对于大部分中青年职工,即便不是猝死的高危人群,也要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或压抑。要适度运动、合理膳食、定期体检,若有不适,及时就诊,这便是对猝死最好的预防。而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猝死以及猝死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心肺复苏技术的群众推广、自动除颤仪的普遍装备,则是减少猝死死亡率的最重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