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云,周 超
户外是一种有别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旅游,旅游者的自主参与性大大提高,更注重对大自然的深度体验。由于地域文化、生活方式和消费价值观的不同,我国的户外旅游运动与西方的户外旅游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其所属范围也叫宽泛,可以是在大自然中进行某项户外的体育运动,也可以是暂时逃离日常生活压力的休闲旅行等。总之,是要通过回归自然达到身体和精神上彻底的放松,获得愉悦的体验。
户外用品指的是参加各种户外旅游运动时需要配备的一些装备。这些装备包括:户外服饰、户外鞋、户外包、野营出行装备、旅行携带用品、户外家具、自驾车用品、自行车用品、专项装备、滑雪用具、钓鱼用具等。
随着人类社会向后工业时代的发展,在物质丰裕的状态下,人们对物质的关注已经转变到精神和艺术层面上,更加注重用户情感方面的体验,而非是停留在基础的生理和安全层面上的需求。所以,户外用品的设计已经不能单从功能和质量上去解决问题,而是要进行用户生理、心理到精神层面的系统化的数据整理分析,这样的户外用品才能满足用户更多元化的需求。因为,用户希望通过户外用品使户外运动变得生动有趣,能更健康、愉悦地接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
用户体验并不是指一件产品本身是如何工作的,用户体验是指“产品如何与外界发生联系并发挥作用”,也就是人们如何“接触”和“使用”它。[1]其包含五个层面和十个要素:
战略层(含用户需求、产品目标要素)
范围层(含功能规格、内容需求要素)
结构层(交互设计、信息架构要素)
框架层(含信息设计、界面设计、导航设计要素)
表现层(含感知体验要素)
这五个层面组建了一个基本的架构,更便于我们讨论用户体验的问题。把用户体验划分层面,在用户体验中遇到麻烦时会便于我们去分析和整理。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层面的区域界线并没有那么的绝对和明确。
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消费者面临的选择机会多了起来,到底用户会从什么角度对户外用品进行选择?什么样的户外用品才能“锁定用户”?用户在购买户外用品时会注重哪些细节?这些准确数据的收集整理,对很多企业研究“用户选择谁”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具有决定性作用。
依据Jesse James Garrett的“用户体验要素”具体进行了产品目标与用户需求、功能规格和内容需求、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等的研究,体现出“用户体验要素”在户外用品设计研发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明确地表达产品的设计战略是用户体验成功的基础。了解用户和企业对户外用品的期许和目标,会对我们准确地确定和制定用户体验各方面的战略有帮助。
在户外用品设计研究前期,针对产品目标,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户外用品符合哪类人群需求”亦或是“谁是我们的用户”;其次分析其行为特征、日常生活习惯、情趣爱好等有什么不一样的交互形式;再次洞察分析用户对未来生活方式和生活形态特征的憧憬,挖掘“户外生活”的现实和潜在需求;最终确立户外用品的目标人群更多的属于“80后”,对其进行用户需求分析。这个阶段是户外用品整个设计流程中最关键的一环,主要的目的是要通过数据分析来理解用户,并了解导致用户行为背后的共性。
根据户外消费者相关调研数据形成“80后”用户的相关行为特征如下:
以男性比例居多,单身或已婚未育;年龄在25岁至35岁之间,学历一般在大学本科及以上;月薪在三千至八千元之间;基本会消费5至8种户外用品;一般是从互联网上获得户外旅游资讯,比较注重户外用品的使用功能,;一年长途旅行在3次以上,一个月健身在2至3次;渴望激情,追求独特,对新事物敏感,并相信生活充满变化;自主意识比较强,渴望不一样的生活,喜欢迎接挑战和冒险;较看重身体的健康和生活的品质。
用户在购买户外用品时最先考虑的需求是产品的实用功能。所以,之后要进一步研究的是被Jesse James Garrett称为范围层的功能规格和内容需求。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更详尽地确立目标用户的需求,并根据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不同角色进行模拟,并搭建详细、客观而全面的不同人物角色的档案信息,可使我们更准确地理解用户需求;同时也建立具有相似功能的相关产品的信息库,即做竞品分析,确定需求优先级,研究出合理的产品功能规格和内容需求。
交互设计关注的不仅是行为的设计,也关注行为如何与形式和内容产生联系。类似地,信息架构关注内容的结构,但同时也关注用来访问内容的行为,以及内容如何呈现给用户[2]。在信息化时代,户外用品已能够通过屏幕进行“交互”,利用网络对一些户外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及时的自动搜索和更新,并能够和其他网络用户构成区域性的空间互动。在具体的细节设计阶段,需要将设计初期分析整理的有关用户行为特征、日常生活习惯、情趣爱好以及思考方式等数据加入到户外用品的交互设计与信息架构中。这些方法可以提供给使用这些户外用品的用户以良好的情感体验。
人并不像木偶那样只根据设定的程序使用产品,他会与产品发生交流,并能通过亲自操作和不同角度的思考建立对产品的理解,获得对产品的全方位用户体验。
目前,大部分智能产品还只是单向的去接受指令,然后根据设置好的既定程序进行被动执行。但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双向会话型产品将会替代单向应答型产品,向全面智能的方向发展,使产品用户更易操作使用,带来愉悦的用户体验。
例如,自行车智能记录器,具有GPS定位系统、多种传感器、自动记录装置和谷歌地图,可以连接网络进行自动导航定位,并给予一些骑行线路方面的建议,以及对骑行的过程有一个全程的自动记录,这样方便了用户查看和管理自己的出行历史记录。
图1 自行车智能记录器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的应用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娱乐中无处不在,有着其至关重要的地位,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捷。利用无限的物物相连的网络化空间扩展,把自己从有限的物理空间中释放出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大丰富了用户精神上的体验。由通信网、互联网、传感器网等构建一个动态的户外运动网络体系是户外用品便捷化发展的必然。
例如,多功能户外用气球,可以固定在背包上,在夜晚可以照明,具有蓝牙音箱可以播放手机里的音乐。更重要的是,在户外运动中遇险需要紧急救援时,能够使用莫斯电码第一时间发出求助信号进行求救,便于救援人员进行及时的定位营救。给用户带来了心理上的极大安全感,大大降低了户外探险带来的危险性,使用户能以轻松而愉快的状态去感受和探索大自然。
图2 多功能户外用气球
大自然是户外用品最直接的使用环境,那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提高用户的户外用品体验至关重要。虽然,现在很多户外用品企业重点研发低排放、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品,并且对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应用进行探索,但处在全球严峻的生态环境和能源紧张的现状下,单由某一产品或某一行业的努力那是杯水车薪的。需要从人-物-环境的共生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户外用品的发展方向,以期建立起更加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
例如,太阳能帐篷,除了具有提供给人们休息空间的普通帐篷的功能之外,还在帐篷的外围加入了灯光,在晚上方便用户快速地寻找到自己的帐篷。并采用太阳能发电技术,为用户在户外供给电源,而且也可以通过手机来给帐篷进行GPS定位。
图3 Orange公司的太阳能帐篷
在这个彰显个性的时代,追求奇特、个性、新颖而怪异的事物,是用户对自我需求的诠释。把握住消费者的情感活动规律,设计出符合情感体验的户外用品,以求得用户在心理上的共鸣,产生喜悦和新奇的态度,唤起人们对新鲜户外生活的追求。
例如,气泡帐篷,由法国设计师Pierre Stephane Dumas设计,这种透明的设计让人们能够体验到在有星星的夜空下入睡,或者能完全的享受到日出日落的全过程,这种新颖的露营体验使很多游客蜂拥而至来尝试。这个完全透明的气泡帐篷里有一些简洁的家具可用,像一个可移动的小房间。这种奇特的透明结构设计让人们体验大自然的经历绝对是非同寻常的。
图4 气泡帐篷
[1] Jesse James Garrett(美).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M].范晓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6-31.
[2] Alan Cooper,Robert Reimann,David Cronin.About Face3交互设计精髓[M].刘松涛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6-9.
[3] Ilpo Koskinen,Tuuli Mattelmäki,Katja Battarbee(芬兰).移情设计——产品设计中的用户体验[M].孙远波,姜静,耿晓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6-45.
[4] 程丹.关于户外旅游的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