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华 项小强
广丰县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情况调查分析
吴小华 项小强
目的 分析研究广丰县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预防艾滋病的情况。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广丰县纯净水厂、自来水厂、旅店、浴池、美容美发、副食店、饭店、饮料厂及酒厂等800名调查对象对于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结果 广丰县公共场所800名调查对象对于艾滋病的预防知识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其中“是否听说过艾滋病”知晓率为87.62%,“艾滋病宣传日是什么时候”,知晓率仅为15.25%;687名通过广播电视获得相关知识,仅92名通过学校老师获得相关知识;预防措施比例最高为“拒绝吸毒”,为79.75%,比例最低为“感染性病后及时治疗”,为24.12%。结论 需加大广丰县公共场所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普及力度。
艾滋病;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预防;调查
艾滋病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被各界人士广泛关注并积极预防。有相关调查报道称,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艾滋病患者数量呈持续上涨的趋势[1-2]。而我国艾滋病患者人群规模较大,传播速度较快,且逐渐由高危人群扩向一般人群,目前形势十分严峻。为控制艾滋病在我国传播,政府已采取发放避孕套、针具交换及给予美沙酮进行维持治疗等多个预防措施[3-4]。但控制该疾病传播的的关键在于,有效提高人们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人们的重视度,洁身自好,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及传播。本文旨在分析研究广丰县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情况,故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调查资料 2013年6月~2014年8月选取广丰县各类经营单位如:纯净水厂、自来水厂、旅店、浴池、美容美发、副食店、饭店及酒厂等,并将其从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上述各单位约800名年龄为18~60岁的从业人员。
1.2 调查方法[5-6]成立调查研究小组并集体讨论、查阅国内外文献后确定调查题目并制作调查问卷,通过现场问卷调查的形式实施研究。调查内容共4个方面,分别为对于艾滋病的认知概况、获得疾病知识的各类有效途径、预防疾病采取的各项措施以及人口学特征。由负责人员统计分析相关数据。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均全部有效回收,有效回收率为100.0%。
2.1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知晓率最高为“是否知道艾滋病”,知晓率为87.62%,知晓率最低为“艾滋病宣传日期”,知晓率为15.25%。见表1。
2.2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 “电视、广播”途径获得知识人数687(85.87%)、“朋友”途径获得知识人数128(16.00%)、“学校老师”途径获得知识人数92(11.50%)、“报刊杂志”获得知识人数109(13.62%)、“医生、护士”途径获得知识人数119(14.87%)、“展览”途径获得知识人数128(16.00%)、“其他”途径获得知识人数162(20.25%)。结果显示,最多的为广播电视,获得率为85.87%,最少的为学校老师,获得率为11.50%。
2.3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预防艾滋病的方式 “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共372名(46.50%)、“拒绝吸毒”共638名(79.75%)、“拒绝共用针具”共539名(67.37%)、“加强锻炼、提高免疫抵抗能力、增加营养”共302名(37.75%)、“性生活后使用消毒液冲洗”共474名(59.25%)、“无婚外性行为”共567名(70.87%)、“感染性病后立即就诊”共193名(24.12%)。结果显示,预防措施比例最高为“拒绝吸毒”,为79.75%,比例最低为“感染性病后及时治疗”,为24.12%。
表1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
本次调查研究广丰县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情况,调查内容主要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以及公共场所预防方式3方面。本次研究结果中,约87.6%的调查者均知道艾滋病,但仅为表浅理解,未做继续探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艾滋病宣传日期”,知晓率较低为15.25%,提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并未广泛关注艾滋病,关注度并不十分理想;在调查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获得疾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中,“广播、电视”途径为85.88%。因此,可通过广播电视加大艾滋病宣传力度,可设置专项节目,定时播出;“医生护士”途径获得率仅为14.88%,显示医院宣传力度不足,可在医院内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制定相关手册发放,也可在院内媒体中播放相关节目。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导致普通人群对于艾滋病患者存在一定的恐慌。政府及医疗相关机构应注意与艾滋病患者沟通,及时给予关心帮助,向普通民众宣传相关知识,使其掌握正确的预防措施,改善负面心理,达到和谐社会[7-8]。
综上所述,目前广丰县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于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十分理想,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普及相关知识,确保民众身心健康。
[1] 张文厚,刘英.白河县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预防艾滋病知识现况调查[J].当代医学,2014,20(24):162-163.
[2] 黄远霞,李俊林,彭丽,等.武汉市社区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1,55(15):3010-3012.
[3] 李会兰,石炳东,杨玉华,等.普洱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卫生软科学,2012,7(5):652—655.
[4] 林元姑,李开莲,曾庆明,等.龙岩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3,4(7):88—89.
[5] 朱永红.博爱县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干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6):164.
[6] 杜开甫,肖友阳,徐友英,等.大学生艾滋病KAP现状调查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9):156-157.
[7] 严丽英,许亚平,沈云良,等.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和行为干预效果[J].浙江预防医学,2011,22⑺:101-103.
[8] 龚静.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2,11(28):953-955.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0.110
江西 334600 江西省广丰县卫生监督所(吴小华 项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