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综述

2015-07-30 05:50赵呈晨
新闻界 2015年5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传播学

赵呈晨

摘要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研究是各个学科日渐关注的话题,本文对迄今为止的传播学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从时间的角度纵向分析了研究主题、研究对象、研究结论以及理论视角的变迁,同时也从空间的视角横向对比了职业空间、地域区间以及虚拟社会的差异,进而展望传播学在这一研究领域中的发展趋势。由此提出,与社会学研究相比,传播学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大众传播媒介的狭窄维度之中,更要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关照大环境中的传播因素之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的意义。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实践,国内学者纷纷开始关注弱势群体,尤其是近年来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可以定义为35岁以内或者是80年代之后出生,拥有农村户口,目前在城市打工的青年群体。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主要从社会学、人口学等学科角度阐释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建构、资本积累、价值转向等问题,从2006年开始,随着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发展,不少新闻传播学者将目光集中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中。一些学者对新生代农民工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表现在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接触与使用的调查分析;其次,大众传播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与效用研究也是近年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另外,也有不少研究就新闻报道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形象进行了批判研究,并提出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最终如何利用媒介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形象重塑。

目前国内农民工问题的凸显,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的成果也相继出现,其中有大量的研究文献。如:李春玲对2007-2010《青年研究》所有文献进行了综述,其中对这四年期间学者关注的新主题进行了内容的分析,而新生代农民工则是其中一大重要部分。李国珍则从政治和保障的角度对491篇有关农民工问题的文献进行了定量分析,从研究时间、科学领域的分布、杂志分布、女性农民工研究、农民工问题的角度进行系统整理。彭国胜就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综述,提出了就业问题的研究展望以及对未来就业质量渠道等多方面问题的研究趋势。郑欣从传播社会学视角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类评述,并提出了学科视角融合的研究思路,同时也突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的过程性研究。可见,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照,新生代农民工成为青年群体中的重点研究对象,同时相关研究也从不同学科被细分成更多的研究主题。

传播学领域的研究注重其媒介接触与使用,媒介形象呈现以及传播影响与效果研究,但从研究现状来看,传播学的研究表现在报道分析多,实证研究少,现象描述多,深入剖析少。大都数文献综述也是从农民工的生活现状、存在的农民工问题展开讨论,缺乏独特的视角,因而,本文通过“大众传播”“农民工”“打工妹”“城市适应”等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传播学研究进行总结,并从时空观的视角展开讨论,在基于时间维度的纵向的分析以及基于空间维度的横向比较中梳理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的变迁,描述传播学范畴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的整体图景,为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更深层次的问题提供依据。

二、时间维度的变革:从研究主题到理论视角

从2004年至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农民工大众传播方面的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并不完全是一种空间的转移,他们经历着复杂的心理变迁并且对信息有一定的获取能力,因此,他们的生活理念,文明意识以及自有文化都有极大的现代性特征。基于此,从研究主题、研究结论、研究对象以及理论视角出发,我们可以看到从老一代到新生代农民工相关研究的变迁。

(一)研究主题的变化

首先研究主题经历着从泛泛而谈到以小见大的变化,研究的范围逐渐被细分。就大众传播媒介的类别来看,研究主题从大众媒介的整体概念到手机、互联网甚至是某一具体聊天工具的使用与影响。陶建杰研究了大众传媒对农民工的影响力,从婚恋观、留沪观、消费观等多重视角进行了实证研究。丁未则说明了手机对农民工赋权以及自主性获得的重要性。陈韵博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对腾讯QQ这一具体通讯工具的使用研究,证实了其社会交往的、身份构建的内在价值。

另外有新闻传播类杂志中关新闻报道的分析也被研究得十分透彻,研究主题逐渐从“污名化”和“话语权缺失”转向“形象重构”中去。卫夙瑾从农民工“跳楼”现象切入分析了农民工话语缺失的现象,并提出了媒介角度的解决途径。袁靖华则从符号资本的角度提出了大众传媒符号救济的功能。董小玉探讨大众媒介在对新生代农民工形象建构中的行为特征,并对媒介在塑造新生代农民工形象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同时提出媒介形象塑造的功能。这类研究为大众媒介以及受众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态度、认知以及交流提供一定的改造意识和实践范式,从媒介功能意义上提出大众媒介的话语平台为新生代农民工创造更好生存条件的社会价值。

因此,不难看到,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主动权以及媒介使用能力及信息接收水平也正发生变化。随着时代的更替,新生代农民工媒介使用相关研究从泛化到具体化,从行为层面媒介接触与使用的一般分析到理念范畴的价值观及其意义建构层次的城市适应研究。

(二)研究对象的细分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亚文化的出现,笼统的农民工概念已经不能概括这个群体,因此相关研究对象的选取也开始从泛化到小众化,这种小众化首先体现在从农民工到新生代农民工的变化,其次是新生代农民工从性别、职业领域等维度的分层次研究,再次是对与之相关的群体进行研究。

王春光提出了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概念,启发了相关领域的后续研究,乔同舟,卫夙瑾等将农民工作为整个群体进行研究,此后不少文献集中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研究,何洁明将研究对象定位成服务业的女性,并取样某一酒楼,丁未通过个案的方式,从一个农民工求职经历出发,研究了手机之于他们的实践意义。总之在现阶段相关研究中,从研究对象来看,分类更细,变量更少,切入点更小,以及在很大程度上尊重了新生代农民工各类群体的亚文化特征。

另外,随着社会分层思想的应用,不少文献开始对比新老农民工的代际差异、农村流动人口和留守农民,此外有关农民工子女的留守问题或城市融入问题也出现萌芽。如周莹进行了新老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代际比较,宋瑾以农民工子女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互联网的影响分析。可见对研究对象的细分越发重要,而不同对象之间的对比分析,大背景小切口的研究模式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

在进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习惯于仅仅围绕农民工群体展开讨论,即使进行细分也是将农民工以不同的维度进行细分,缺乏对其在整体生活世界的考虑。实际上,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研究不能只从这个单一视角关注,其城乡生活、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群体或个体都值得深入研究,进而在整体生活形态中观察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

(三)研究结论的转变

从时间线索来看,我们也能明确地看到研究结论的变化,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不仅仅是改变旧有的习惯和观念,而且对新观念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接触开始体现出新的工具意义,这对他们留城意愿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研究新闻报道的学者们也不单纯从媒介批判的结论收尾,而开始转向对现实意义的思考。

就农民媒介报道相关研究而言,经历了从内容分析与批判、媒介策略指正到对实际现象的理性思考上。韩燕卫夙瑾均批判了大众传媒环境中农民工的话语缺失,而胥宇虹却在话语缺失的结论中向前迈进了一步,理性总结出农民工报道存在的缺位却反映了农民工真实的社会地位。而随着近十年时间媒介视角的思考,社会现象的理性评价逐渐受到重视,而对农民工城市适应的媒介环境研究也成为传播领域的焦点内容。

其次,张敦福提出了农民工边缘地位的概念,而大众媒介是导致其边缘化的因素之一,至此边缘化的说法被学术界普遍认可。如今学者纷纷将目光投射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话题上,刘程将新生代农民工置于“努力融入城市”的前提中,提出了大众传媒对其适应城市以及媒介环境塑造的作用。

再次,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使用目的也在纵向角度呈现出进步的现象。陶建杰研究了大众传媒对农民工观念的影响力,结论表明他们的媒介接触是一种非目的性的日常自觉行为。而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李红艳总结手机对新生代农民工新社会关系建构有积极作用。因此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研究有一个过程性的发展,这种变化随着媒介技术的提升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对新媒介文化的接受度而变化发展。郑欣认为媒介觉醒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充电意识,他们利用媒介在城市中主动进行充电,进而获得社会资本以适应城市生存的风险。

从研究结论的变迁能够发现,大众传播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逐渐体现出积极的作用,研究结论逐渐脱离于以往媒介话语霸权的悲观色彩,从社会关系建构、社会资本积累、身份认同等观点说明新生代农民工从被动变主动的因由,从而阐述大众媒介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并激发他们主动地去适应城市以及融入城市。

(四)理论视角的多样

多数社会学研究会在某一具体层面上提及大众传播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而传播界的社会学嵌入近年才较多出现,这正是从单一学科向交叉学科理论视角的变换。另外,传播学本身与其他学科有着交叉融合性,因此近两年的研究突破了以往单一新闻传播的圈套,学科融合下,新的理论开始呈现创新之处。

董小玉基于报道本身研究了关于农民工问题报道的议程设置状况,而随着传播社会学的介入,陶建杰开始从人际传播视角分析了农民工现代性的形成,这份具有社会学色彩的传播学研究具有学科交叉的意味。尽管传播学“使用与满足”“沉默螺旋”“意见领袖”等理论具有深远的证明价值,然而,却不能完全解释现今的复杂现象。李红艳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渠道研究中创造了“信息洞”的概念,这本不是传播领域的概念,然而通过其研究以及意义的重新赋予,这一理论概念不但能够解释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的断裂现象,也为后期传播学研究提供参考意义,学科融合与概念创新对传播学理论发展有建构意义。

通过对时间维度的学术研究总结和分析,可以从研究主题,研究对象、研究结论和理论视角归纳出研究的变迁。社会学与人口学的关照下,传播学者将目光从对于新闻报道的文本分析转移到对社会现实的研究中,并对新生代农民工经济基础、政治参与、文化建构、心理认知等层面进行分析,此外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传播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学者开始认识到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立场上去理解社会问题的重要性,即自我视角与他者视角的区别。而所谓的城市融入是如何定义,他们眼中的融入又是如何便展开新一轮讨论,如此一来,一些传统意义上的障碍、隔阂及其边缘因素则会渐渐淡化。

三、空间维度的区隔:从现实空间到虚拟生存

从横向的比较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相关研究也存在不同的区隔。空间维度的变化首先包括对不同行业环境进行细分的研究,职业环境无疑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活产生影响。在实证研究中不同地区的取样也有所不同,地域差异体现在地区经济、文化的不同。此外,伴随着网络对另一个社会空间的建构,研究领域也从现实社会延伸到了虚拟社区之中。然而,无论空间何转变,在实证研究中都不能忽视新生代农民工的自主意识,同时大众传播媒介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的微妙联系也得到了重视。

(一)职业流动中的空间差异

据以往研究可以看出,老一代农民工男性更多,而且不少是在建筑行业,与城市隔离,属于城中村,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女性农民工也逐渐增多,尤其是服务业作为一种第三产业开始兴起,无疑为女生农民工提供了工作机会,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接触城里人和城市文化的机会。

新生代农民工相关分层研究层出不穷,刘博对一洗浴会所的女服务员进行了个案研究,文中也进一步分析了“上网”成为服务员们娱乐休闲的重要途径。秦海霞在服务业农民工的研究中也提到了农民工对上网的娱乐、便携与方便的肯定,而对网络的接触也对其了解城市融入城市起到关键作用。除此之外,何明洁以酒楼为个案,也重点研究了服务业打工妹的日常生活,其中也提到了有关上网的娱乐消遣方式。事实上,从空间维度来看,确实是一种特定环境的限定研究,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到,学者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对日常生活形态进行研究,从小的出发点,反映大的社会现象。

另外有关流动青年和城乡流动的相关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职业空间的独特性。谢启文对北京青年流动农民进行了日常生活的深描,反映了边缘化生活,其中也突出了电视机作为娱乐工具在闲暇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章俊程就城乡流动中的传播现象进行研究,并反思了大众传播弱关系影响的原因,发现了乡土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交叉传播。

某一行业的细分研究以及职业流动的空间转变都值得深入讨论,职业是新生代农民工经济生活的重要来源,是使他们立足于城市的根本。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新生代农民工无论是其角色参照、人际传播行为还是媒介关注都会发生根本的变化,这样的转变与农民工的生活形态息息相关。

(二)城市选择的地域性差别

实证调查往往需要选取某一特定的空间领域。从历年研究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一线城市北上广和一些二线城市地区的研究均有所涉及。另外,从流出地和流人地的地区划分来看,研究涉及的空间也具有双向性,有学者选择了某村的外出务工农民进行流出地限定研究,一些学者则基于流入地选择了某一城市或者某个城市的特定区域进行研究。

张兴祥对厦门市青年农民工的职业培训问题进行了分析,文中提到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的缺失。除此之外,胡晓红的研究中选择了某村的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对身份认同困境进行了具体分析,其中电视、手机等媒介的接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彭国胜对长沙市的青年农民工就业与阶层认同进行实证研究,而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也同样是影响因子之一。类似的研究很多,不少研究从社会学等其他学科视角切入,伴随考虑了某些大众传播的影响因素,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传播学研究的一些不足,同样也说明传播学研究的广大空间。往往传播的主体地位研究不被重视,事实上,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对其生活观念、文化观念、社会行为、精神文明等方面以及相关层面的变迁过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周葆华对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新媒体接触进行研究,具有前瞻性,紧紧扣住新媒体对农民工的实际功能展开研究。贾毅通过对广东地区农民工的定量分析,具体了解了当地农民工的电视第一,网络第二的媒介接触现状,另外针对媒介期望,作者着重提出了媒介权利缺失的根本问题。

已有研究来看,全国范围内各大城市的农民工研究均有覆盖,但由于长三角、珠三角、北上广等地的外来流入人口更多,往往成为最主要的研究城市。实际上,由于各地区的经济水平不同,地区文化差异,语言生活习惯和人际传播圈子不同,也相应带来了不同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与文化特征。无论研究地区如何选择,大众传媒的影响力研究需要进一步跟进,传统视阈中参与市民活动,拥有市民意识,模仿并参照城里人,交往和联系城里人就是融入城市的主要体现,但实际上这种观念实则过于刻板,如今更需要关心的是农民工眼中的城市融入与城市适应。

(三)移动空间中的虚拟化生存

随着互联网以及手机的出现与普及,传播学视野转向了新媒介的研究,虚拟空间和移动空间的产生无疑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了另一个社会场所,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研究也逐渐从现实社会转移到虚拟社会以及移动空间中。

管雷专门研究了网络时代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为了弥补与城里人的差距往往在网络中寻找慰藉,却沉迷网络虚拟游戏中不能回到现实,引发犯罪悲剧。无论如何网络的存在是悲是喜取决于农民工对其的理解和把握,因此文中也最终提出加大农民工人文关怀的基本事宜。樊佩佩对低收入群体的手机使用进行了定性研究,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了手机对于农民工群体的机会与资源意义。陈韵博就具体的聊天通讯软件的使用状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基于身份建构与重构的角度对此提出了自我赋权的观点。郑欣从新媒体的作用角度对就业信息获取进行了研究,认为新媒介开辟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通道,并提出这是一种媒介赋权行为。

由此可见,互联网、以及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移动设备的出现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地位的提升有积极作用。传统有关农民工媒介使用的研究都是从局外人的角度进行分析,而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互动、联系、沟通的便捷化,农民工开始成为参与者,从现实生活的角色扮演迅速切入虚拟社会的沟通交流。已有的研究常常对新媒体接触、使用、评价进行固定模式的分析,却忽略有关新媒介以及虚拟社会的出现对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方式和文化建构的影响。

从基于空间的横向比较中,我们能够注意到农民工工作行业、环境、城市地区以及虚拟生存与移动空间等多方位的空间变迁研究。然而无论研究维度如何变化,农民工的生存形态中无不与传播因素有所关联。纵横比较中,可以明确地看到农民工研究的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也充分说明了农民工城市融入是在不断的变迁与发展中推演的。但是,纵观十多年来农民工城市适应的传播学研究,多数研究将传播等同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报道呈现与媒介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对社会环境整体视角的考察。

四、结语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以及学科的交叉与进步,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的传播学研究越来越完善。在传播学的研究中,应当注重媒介支持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重要意义,然而将大众媒介笼统而谈又失去了媒介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现实意义,因此,在传播学研究过程中,我们更加需要寻找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载体,如“联系”“娱乐”“就业”“聚会”等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将研究范围日常化、社会化、可操作化,在这样的基础上对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因素进行重点提出。基于这一类的研究,我们才有理由进一步提出如何保证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话语权,如何获得自主性,以及如何更好地适应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活,并对相关政策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这也是当今社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民工传播学
传播学视域下学术期刊封面文化符号图像选择及改进策略
探析中西传播差异 彰显华夏传播魅力
传播学理论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探讨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与第一代的比较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思路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选择因素的分析
论中国传播学本土化与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