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岱辰 焦艳
摘 要:加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系统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滞后于其他部分的发展进程,势必会阻碍新农村建设和稳定发展。因此有必要分析清楚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所在,探索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文化滞后;新农村建设;农村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4-0037-02
1 农村文化滞后
1.1 文化的概念
我们可以理解农村文化的概念范畴。首先,需要从地域上做区分,它是产生于农村区域的;内容上,是在农村社区人为创造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成果。对比于城市区域文化,农村文化有一定的边缘性,由于地理位置分布出于城市或其他文化中心的边缘,接受信息时间较滞后,接受信息量减少。它主要是由农民创造产生,带有农民的群体性和劳动互动性特点也具有实效性。
1.2 农村文化滞后概念
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在研究文化变迁的特性时提出了“文化滞后”概念,也被称为“文化堕距”。它指的是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因而导致各部分之间差距拉大,发展不平衡,引起各种社会问题。一般而言,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变化发展。
我国目前的农村文化滞后现象也符合这一规律,农村的物质文化进步快于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广大农民群体的整体精神文化水平没有明显的进步,受限于知识水平和科学素养等等精神文化方面的滞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也出现了一定的阻碍。
2 农村文化滞后的表现
2.1 农村精神文化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中,大部分群众和干部对于精神文明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还比较滞后,对精神文化发展的不足认识不到位,没有发展文化的意识。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只强调经济发展,认为只要生活富足就行。由于长期以来的小农思想影响,目光集中在当下,没有长远思考。虽然我国目前居民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仍然有大量农村学龄儿童弃学、退学。
根据有关材料分析:全国农村7~15岁儿童入学率仅为94.4%,有一半省在90%到95%之间,云南、青海、西藏在90%以下。这种落后的文化意识明显是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不相协调的。
2.2 文化建设不足
目前农村精神文化的经济投入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都略显薄弱。相关的统计数据表明,农村的国家经费投入约占全国文化经费投入的四分之一,远远低于对城市的文化经费投入。与城市相比,农村各方面条件都较落后,社区和人口规模都远远逊色于城市,因而城市文化的建设花费必然是多于农村社区。但是,目前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已经出现明显的落后和薄弱问题,所以,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
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也较为滞后,乡镇文化站、广播站等文化服务设施大部分名存实亡,工作人员缺乏,工作运转困难,工作环境差。大量的文化设施需要扩建甚至重建。有数据显示,在2004年,全国的县级图书馆缺少购书经费的约有720个,占公共图书馆总数的26.4%。部分的县级文化单位工作难展开,面临各种问题,更不用提乡镇级的文化服务设施工作。由于经费、人才等因素制约,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跟上发展的要求。
2.3 文化产品和文化生活单一
我国目前的文化发展状况是十分良好的,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能够一定程度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然而面向农村社区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缺较为滞后。根据有关统计数据,1964年,文艺团体到农村演出多达82万场,而在2004年只有23.4万场,远远低于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
农村文化生活由于缺乏优秀的文化产品供给,呈现出单一,甚至落后退步的现象。同时,农村文化本身也具有边缘性的特点,文化活动单一,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在广大农民的业余生活中,他们的文化活动只能局限在看电视和极其少的文艺表演中,没有条件读书看报,参加和观看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由于文化生活的贫瘠,农村社会中经常出现赌博或开展迷信活动的现象。长期单一的文化生活和低俗文化的传播,腐蚀着整体的农村文化氛围,影响农民群体的文化素质提高,进一步阻碍着农村的社会进步。
3 农村文化滞后的解决路径
3.1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的小康农村,关键在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最重要的是在于教育。需要在广大的农民群体中深入宣传教育的重要性,确保学龄农村儿童接受教育,同时号召农民学习科技文化,学习生产经营知识,培养有文化、懂生产、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群体。
继续坚持“三下乡”活动,在农村配置一定的文化设施,组织农民学习。同时组织乡镇干部带头,深入农村领导文化宣传和科技教育,明确职责权限,充分调动农民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懂得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彻底改变农民落后的文化观念。
3.2 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
对农村的文化建设投入,主要还是财政投入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开展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部门应做好财务规划,根据现实要求有计划地提高县乡镇的文化建设投入,保证一定数量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文化建设,并确定中央、省、市三级的农村文化专项资金的比例。
对于农村社区的各类文化服务设施要加强组织和管理,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的服务。建设好文化馆和图书馆,配备专职的人员。保证经费,提供图书阅读、广播宣传、演出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能够顺利展开。
3.3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目前仍然有偏远落后农村地区,广播电视没有实现一定范围的覆盖,仍然需要坚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加强建设,使广播电视和信息传播能够大范围覆盖农村社区,保证最基本的文化生活需求。
针对农村文化生活单一的现象,要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农闲、节日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开展文化活动,组织比赛获文艺演出等健康的文化活动。日常生活中,结合农民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学生产技术和文化,普及一定的文化常识、科学知识和卫生保健信息。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摒弃迷信,抵制腐朽文化。
同时对农村的文化市场也要有一定的监督管理,加强和充实县级及以下的文化市场监管队伍,健全管理体系。尤其是要注意坚决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的活动,注意那些会侵蚀农村良好精神文化氛围的糟粕文化因素,维护好农村文化市场秩序,保证农村文化市场的健康。
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而其中农村精神文化发展又是更低于农村的经济政治建设。长期的农村文化滞后问题会阻碍农村的社会进步和社会稳定。因此,有必要分析农村的文化滞后,探寻有效的解决路径。同时也要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实际生活状况,不能脱离农村文化的现状。
参考文献
[1]龙冠海.社会学[M].中华台北:台北三民书局,1983.
[2][美]威廉·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3]李定国.新农村建设文化滞后探索[J].湖北社会科学,2009,(11).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