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爱情是人类美好而神圣的情感,更是大学校园一个永恒的热门话题。从80年代的大学生“禁止谈恋爱”,到90年代的“不提倡,不反对”的默许方针,再到现今社会广泛争议的大学生是否可以结婚的讨论。对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伦理道德等深层次的问题了。大学生现行恋爱观当中的不少价值取向和道德缺失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案例的调查和分析,对大学生恋爱观中存在的种种现象进行道德评析和伦理审思,探求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处理及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 处理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80-02
一、案例概要
2009年6月2日下午17点,我接到宿管的电话,说戴健(25栋419房07国贸2班)跟祝馨(26栋223房07日语1班)在25栋楼下打架,情况有点严重。我赶到现场时看到祝馨抓住戴健的衣袖不放,戴健的脸和手被祝馨抓得满脸血痕。我和祝馨的辅导员杨小勇共同询问原因,了解到他们之间是男女朋友关系,现女方要分手,男方不愿意,就打起来了,整个过程戴健没还手。还了解到他们开始交往一年多,女方一直接受男方赠送的贵重礼物,其中包括一个价值8000多元名牌gucci包等,男方说共用了他6万多元,女方说两万多元。在过程中,女方强调:“老师你们看看,他长的那么丑,我怎么会喜欢他?”男方就反复的说女方有找他,怎么会不喜欢他,她提出要买的东西我都满足了,她也接受了。后来我们就问戴健为什么不肯分手?是为了想拿回钱还是感情上的问题?戴健回答不是在乎所花的钱,是对她还有感情,不想分手。后来我单独把戴健留下谈话,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要他冷静下来,好好处理这件事。
事情继续发酵:
(一)6月4日早上
6月3日23:27分戴健上女生宿舍踢了祝馨一脚。11点我接到保卫处的电话,说祝馨报案戴健上女生宿舍打了她,要调查情况。于是我马上带戴健到保卫处,戴健的当时情绪很激动,说晚上10点去见祝馨,祝馨打了他两巴掌,当时在场的还有王明(祝馨前男友),王明走后,他一时冲动就上宿舍去揣了祝馨一脚。后经辅导员和保卫处的老师的教育后他慢慢冷静下来认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违反了学校的纪律,影响很不好,态度非常诚恳地主动承认了错误。在过程中粱锦威反复说祝馨收了他很多礼物,他花了6万多元,还说祝馨曾写下15000的欠条说还钱给他,欠条各执一份。最后说如果祝馨能还他欠条的钱他就不再纠缠了,当时保卫处的李洋老师就说尽量让杨少勇做女方的工作。
(二)6月4日14:00点
戴健给我打电话说6月4日凌晨2:00王明打电话给他要他赔偿打祝馨的汤药费2000元,还说不赔就要报复。6月4日中午他打了个电话给王明,王明接到电话就问他钱准备好没有,还约到万通超市附近写下欠条。戴健要求向保卫报告,15:30分他下课后我将他带到保卫处,保卫处让其写了经过并签字。在保卫处找王明调查情况后,我到保卫处了解情况,看到了王明亲笔签字写的经过,承认自己威胁戴健的事情并指出是祝馨指使的,但说欠条不见了。而祝馨写的经过是自己重头到尾都不知道这件事情。
(三)6月4日晚上19:00
戴健的家长及祝馨的母亲到了学校,保卫处的李洋老师、双方家长和辅导员一起坐下来商谈如何处理谈这件事。李洋老师介绍了整件事情的经过,说学校对戴健和祝馨、王明都会有相关的处分,除此之外双方家长可以商量达成协议。祝馨的母亲表态:双方谈恋爱是你情我愿的,欠条的钱是不会还的,但祝馨接受的礼物剩多少就还多少,会经过辅导员转交,她自己带女儿去检查身体,也不需要对方赔汤药费,会去教育孩子,还说不敢跟小孩的父亲说,怕他父亲会有不理智的行为。戴健的父母明确表态:欠条的钱他们不要了,什么事情也不追究了,只要求不要伤害到戴健的安全,自己回去会好好教育孩子。双方都希望能和平解决事情。
二、背景分析
这是一起典型的大学生恋爱纠纷:求爱不成、物质纠纷、前男友的介入、升级到肌体冲突……
(一)家庭因素
祝馨的母亲是一名教师,父亲做生意,很少关心女儿的情感问题,只是尽量满足独生女儿的各种物质需要。戴健的家庭父母基本没有和孩子做过关于感情方面的沟通,不太注重小孩心理的变化和引导,家庭经济条件也不是非常好,性格容易对事情看的重且看不开。家庭环境造成了学生耐挫力较弱。大学生恋爱自主性强,约束性差。情感性强,理智性弱。这种恋爱的不成熟性,加之他们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稳定,他们心理素质普遍较低,出门求学,远离父母,对新环境容易产生不适应感,特别是新生,容易产生寂寞、孤独感。
……
(二)学校因素
大学生在共同的校园里学习、生活,促使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趋向。一部分大学生在群体氛围的影响下,不少本不打算谈恋爱的,为表现自己并非无能,也盲目效仿,寻求异性朋友,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盲目攀比和从众心理。另外,受逆反心理影响,往往把学校关于提倡不谈恋爱的方针视为“禁欲主义”,把老师的规劝看作是“干涉自由”,把对他们进行爱情与道德教育看作是思想僵化、保守,由此产生种种心理对峙。
大学生处在青春期,追求浪漫,个性冲动,在恋爱上也有很明显的表现。一是对自己的感情缺乏审慎思考,凭感觉做出草率决定。一般只交流对学习、人生和社会的看法,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追逐浪漫的爱情色彩,而很少或根本不涉及结婚、建立家庭等实质性问题而使恋爱理想化、浪漫化。二是情感强度大,不易控制,理智分析能力容易受到限制,有时候还有可能冲破理智的防线。三是情绪波动大,自控力差。感情一旦开始就久久不能平静,即热恋中的人常常处于激动、兴奋的状态,然而一旦失恋就长久地沉浸在痛苦中,难以自拔。认为生活没有意义,学习没有了动力,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三)社会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在带给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西方的一些思想也随之涌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有部分大学生受资产阶级 “性解放、性自由”的影响,认为恋爱应重过程而不必过多考虑结果,很少考虑家庭、外界等因素,崇尚自己做主,对恋爱极不负责任,把爱情视为游戏。特别是近几年来,网络文化中的垃圾信息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误导作用,大众传媒对恋爱、性的夸张描写和渲染,也刺激着大学生,对他们的恋爱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大众审美文化的倾斜和人文精神的失落,深深震撼着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恋爱观的偏离创造了 “适宜的生存土壤”。自新《婚姻法》调整结婚年龄以后,社会上早恋、早婚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加之近年来,媒体对大龄女青年,特别是高文化层次的大龄女青年择偶难的报导,对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念中的消极因素影响了他们对人生的态度和行为。由于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又在异地读书,相对以前受父母约束少,精神上无所寄托,在这种闭锁、压抑的精神状态下,容易产生寻找异性朋友,弥补精神空虚的需要。
传统道德淡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念日益开放,传统道德逐渐淡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及伦理道德对大学生的影响较深,但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对恋爱的态度也比以前开放了许多。少数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传统的贞操观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逐渐淡化。这种对两性关系的放纵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特别是对女性身心健康的损害。
三、解决机制
案件发生后,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去解决:
及时向领导汇报,得到了领导的支持与指导;
充分与学校相关部门配合,在解决该事件的过程中,祝馨的辅导员杨小勇、保卫处的李洋老师的积极配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加强思想引导工作;正确引导恋爱中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彼此间以诚相待、忠贞专一。要引导他们恋爱应格调高尚,行为端庄,一方面教育他们文明恋爱,给别人以清新愉快的感受。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合理的处理好学习和恋爱的关系,把恋爱化作激励机制。
通过与家长充分沟通,取得了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四、事件处理结果
通过系列的工作,学生双方都认识到了错误所在并和解,为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一步教育并起到警醒其他同学的作用,经领导审批,对戴健、祝馨、王明三位学生做出了记过处分的决定。
五、工作反思及启示
我认为,在遇到本案事件后,对待大学生恋爱问题要做好如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
规范大学生的恋爱行为,首先从法律的角度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律的要求。其次,要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恋爱行为。要求大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也要遵守关于恋爱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公共道德,提倡中华民族传统的自尊、自爱、含蓄的恋爱美德。避免和减少大学生恋爱中出现问题,还要加强管理,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引导学生把精力用到学习上来。对于已经谈恋爱的大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定期找其谈话,交流思想,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防止不良现象的发生。
(二)重视对新生的教育引导
新生在新环境适应中有很强的可塑性,要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的有利契机,对新生进行及时的理想、道德、人生观、恋爱观等教育。通过正面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尽快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摆正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使他们走进校园之后就有一种责任感、紧迫感。通过正面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性道德观,明确什么样的性意识、性行为是符合我国社会道德标准的。只有正确地、全面地理解了爱情,大学生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情感寄托。
加强青春期有关知识教育。加强大学生青春期有关知识的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高校不容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可以通过宣传、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保健,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性知识,正确看待有关性问题。开设指导大学生们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恋爱与身心健康、恋爱与人格塑造等方面的辅导课,以及性生理、性心理等方面的健康知识教育。这种教育既是健康教育,也是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摆正心态,树立健康、健全的性心理,正确处理爱情、学习、生活、同学之间的关系。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强化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我们要改变以往校园文化单纯满足学生的娱乐等低层次的功能,要使大学生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四)正确引导
注重舆论引导。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鼓励他们 “学业在先,恋爱在后”,大力宣传和表彰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典型,引导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业。其次,要正确引导恋爱中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彼此间以诚相待、忠贞专一。要引导他们恋爱应格调高尚,行为端庄,一方面教育他们文明恋爱,给别人以清新愉快的感受。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合理的处理好学习和恋爱的关系,把恋爱化作激励机制。
加强心理辅导。没有心理咨询老师来疏导,得不到及时清理、舒缓,这种困惑就会越积越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正常发展。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学生合理表达感情,学会感情的转移和升华。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恋,加强大学生恋爱挫折教育,使大学生学会理智驾驭情感,学会分析原因,积极转移注意力与情绪,及时走出失恋的心理阴影,重新规划生活与未来。同时,对个别因恋爱问题引发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要进行单独辅导,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总之,对大学生恋爱问题引导教育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重要方面。作为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重视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
陈慧(1980.2-),女,辅导员,本科,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