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从微课到慕课的课程建设之路

2015-07-28 16:15左曼丽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5年7期
关键词:慕课微课高校

左曼丽

【摘要】近几年微课、慕课等新兴教学形式在国外兴起,迅速受到国内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国内知名高校率先行动,纷纷积极加入国外三大慕课平台。同时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研发慕课平台,“划地规圈”抢占先机,开发一批优质课程,并通过平台上大力宣传,提高学校知名度。基于此种现状,地方高校应紧跟步伐,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开展传统教学模式改革、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推动高校转型升级发展,建立适合地方高校的“慕课”。

【关键词】高校 微课 慕课 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30-02

一、基本概念梳理

1.微课的基本概念

微课(Micro-lecture)起源于国外,其最早雏形为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LeRoy A. McGrew教授在1993年提出的60秒课程(60 Second Course),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在1995年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 提出微课(Micro-lecture)的概念。他提出建设微课程的五个步骤:①罗列核心概念;②介绍和总结(15-30秒);③录制内容(1-3分);④设计课后任务;⑤上传以上材料。国内首先对微课提出解读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他对微课程的定义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精彩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

2.慕课的基本概念

慕课(MOOC)即“Massive Open Course”,中文直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其起源于互联网的开放课程,最早追溯到2007年,美国犹他州立大学David Wiley教授在wiki上开发了一门“Intro to Open Education”,全世界的用户均可参与课程并分享课程资源。2008年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的Alec Couros教授又开设了一门名为“Media and Open Education”的网络课程,并邀请全球的专家远程参与教学。这两门课程的开发为mooc的诞生奠定了基础。2012年维基百科对MOOC的定义为:一种以开放访问和大规模参与为目的的在线教育,较为准确地诠释了慕课的概念。MOOC的四个基本原则:汇聚、汇合、转用、推动分享。

二、使用情况分析

1.国内外微课平台及使用情况

目前国外微课平台主要有 Khan Academy、TED-Ed、Teachers Tv、InTime、Watch Know Learn,国内的微课平台主要有中国微课网、微课网、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网。

从微课平台使用情况来看,国外已经将微课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而且使用范围较广,教学成效显著。平台注重给学生提供学习结果评价,提供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之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的、有意义的反馈,得到有效的学习帮助。而国内对微课实践与研究不多,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目前国内微课的推动,更多的是以微课比赛为手段,缺少对微课使用过程的管理与研究。

以微课在高校教学领域应用和建设的一个典型项目—“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为例,主办方为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首届比赛全国共有1600多所高校参与,12000多名教师参加,掀起了微课建设的热潮。但比赛所拍摄的微课视频,更多的是用于平台展示,实际运用于教学,产生良好效果的微课少之又少。

目前高校的微课数量相对较多,但对微课实践应用的探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微课发展仍停留在与精品课程建设发展的模式类似的“以评促建”的阶段。应该深化改革,坚持“以用促建”,以教学需求来引导微课建设的有序发展,避免出现“重建设轻应用”。如何处理国内微课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将其与慕课结合起来,促进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是本文希望重点解决的问题。

2.国内外慕课平台及使用情况

国外慕课主要有三大平台:Coursear、EDX、Udacity。Coursera是免费大型公开在线课程项目,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两名计算机科学教授创办。Coursera的首批合作院校包括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美国名校。edX是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于2012年4月联手创建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平台。它免费给大众提供大学教育水平的在线课堂。Udacity是一个美国私立教育网站,主要从事线上学习,Udacity网站于2012年2月推出。截至目前,Udacity推出的课堂涵盖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统计学、心理学等。

慕课在国外兴起后,很快在国内也受到追捧。2013年5月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宣布加入EDX。北京大学于2013年9月与Coursear签署合作协议,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先后也签约加入了Coursear。国内各种慕课平台也相继开发上线。慕课在国内兴起后,爱课程于2013年全面改版,中国大学MOOC版块上线,新版的爱课程网作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及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的共享展示平台,同时提供完备的互动交流和在线学习功能,构建以课程为核心的在线学习社区。2011年12月,上海市教委发起成立上海高校课程中心,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在线自主学习讨论、跨校大课堂直播互动、学分认证及学位支持,目前已有三十余所学校加入课程中心联盟。清华大学在加入EDX平台后4个月,发布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学堂在线,面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上海交通大学于2014年上线自主研发的“好大学在线”平台,向全球提供中文在线课程。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学校组成共享联盟,共同开发在线课程平台,如中国东西部高校共享联盟。

不难看出,在慕课这一概念进入中国高等教育界的视线之后,知名高校立即采取了主动应对的措施,一面踊跃加入国际三大慕课平台,获取优质资源,另一方面积极改革,研发自己的慕课在线平台,并向全球范围开放资源,吸引国内外学生注册学习。面对这一教学形式与方法上翻天覆地的改革,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师资力量、资金支持都不及知名高校的情况下,如何转变思维,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逐步发展在线课程,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地方高校如何应对变化

不管是微课还是慕课,都是以名校、名课、名师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这对地方高校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地方高校应如何应对挑战,在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在线平台建设与应用等方面展开思考,以建立适合地方高校的特色在线课程。

从本文第一、二节的分析不难看出微课的实质是微型化的网络课程,而一门完整的网络课程(如moocs)可以是由众多的与知识相关的教学环节紧密联系的系列微课构成。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微课是慕课建设的“基础”,对于缺乏优质课程建设基础、课程校外知名度不高的地方高校来说,以微课程建设为基础,逐步开发慕课课程是符合实际需求的建设方式。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考:

1.关注发展动态,改变教师观念。

教学管理部门应高度关注在线教育发展动态,积极参加相关研讨会,加强交流。通过校内研讨会,网络宣传等方式,向教师灌输新的理念与思想,改变教师观念,引导教师接受微课、慕课、在线教育、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概念与教学方式。使教师有意愿与热情参与到学校教学方式改革工作中来。

2.培养优质师资,拍摄制作微课。

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建设,选取一批校内优质课程,完善教学设计。首先要对学习者特征、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需求确定微课的拍摄内容和组成要素,拍摄制作微课程视频。并通过校内外不同平台的宣传,加大课程的知名度。

3.改革传统教学,实现翻转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单向灌输式教学,学生主动吸收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视。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出勤率低,没有学习激情,缺乏师生互动,学习效果差。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需要,将拍摄的微课安排在课前或课内,让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学校现有网络教学平台,鼓励教师从单个知识点着手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如老师可抽出课程的一个知识点,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开展学习。然后逐步将单个知识点的翻转课堂教学扩展到特定章节,从点到面,逐步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4.深化微课建设,建成优质慕课。

目前国内微课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应用不足。所以应加强微课的应用环境平台开发,整合微课资源,使之形成群聚效应。单节独立的微课难以形成效应,对一门课程开展连贯地、完整地微课建设,通过平台展示给学生,并采取一定的互动教学。将微课程课程化、专题化、系列化,提高应用,通过完善平台加强互动,最终建成几门优质慕课课程。

参考文献:

[1]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3-67.

[4]胡铁生.微课建设的误区与发展建议[J].教育信息技术.2014,(5):33-35.

[5]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3):30-36

猜你喜欢
慕课微课高校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