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永
【摘要】教师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教育部门和校长特别关注和重点研究的工作。教师管理是一个精细工程,要实现教师管理的科学有效,不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有关教育部门都应认真小心才好,不能盲目,使教师管理既符合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得需要,又能提升和满足教师对个人发展的需求。本文结合教师管理的重要性,详细的阐述了教师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教师管理 策略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194-01
管理一词在字典中的含义是:第一个意思是负责某项工作使其顺利进行。第二个意思是保管和料理。第三个意思是照管并约束。而教师管理中的管理是第一层含义,那什么是教师管理呢?教师管理就是协调和应用教师,合理的利用教师资源,从而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是的,每个人都有闪光点,看你是否发现了闪光点,而且合理利用了闪光点。之前有人提出了教师精减,这是平庸者的提法,这样的人不会合理利用人才资源。比如前几年全面上下开始精减人才,但是之后并没有为社会带来多大的效益,反而是增加了失业人数,给社会带来了不少麻烦,对经济增长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就说明教师管理,必须要发现每个教师的闪光点,并合理的利用它,而不能随波逐流。另外,教师管理不同于管理教师,教师管理说明领导是服务者;而管理教师说明领导是当权者。以下内容通过对教师管理的重要性的介绍,详细的阐述了教师管理的策略。
一、教师管理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于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在管理中要紧紧抓住这个根本,在师德建设和业务素质上狠抓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学校做好教师管理工作可以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其次,能够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学校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最后教师管理工作的好坏可以体现一个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只有对教师合理协调地管理,才会使教师素质整体提高,对学校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1]。人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重要位置。我们的社会是丰富多彩的,文化也是多元的,你判断好坏的标准是否正确。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只有伯乐才能发现千里马。因此,要求学校教师的管理者成为伯乐。只按管理者的要求就是把事物单一化,扼杀个性,都一样,就无所谓好坏之分。学校是个学术之地,必须有不同的声音,教授,学者的责任是相信真理,义务就是质疑一切。另外,作为一个教育管理者,首先应该是一个教育者,必须要明白学术的自由性。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在复旦大学的讲演“PRFESSION的未来或无条件大学”中说:“对知识分子——无论是中国的欧洲的,还是美国的,都应该担当两种责任:一是尊重和解放遗产,一是对之进行质疑;其次,管理者就是协调各种关系,使整体有序发展。”
二、教育管理的现状
我们今天的教育是素质教育。education for all与broadly educated的教育宗旨一样。broadly education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对每个人;第二知识广博。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每个人都有所学,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然而,有很多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高分,其实不是这样的。目前中国人才相对过剩和人才贫乏现象,这就是人才管理不当造成的。教师群体本身作为一个责任感很强的群体,其心理压力本身就很大了,现代社会很多媒体以及舆论更是不断的进行施压,这无非加剧了教师的职业倦怠,对于教师的身心健康,以及事业的和谐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很多学校管理者对于教师也不够赏识,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咬着教师的缺点不放,容不得一点小错误,却很少表扬,这使得教师对于学校、工作等产生排斥心理,长期如此更是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三、教育管理的策略
1.作为教师管理者必须要在思想认清教师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学校的教师管理者,必须要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教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教师管理的好坏是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合理的进行教师管理能够充分的利用好教育资源,从而降低教育成本。
2.要不断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确立其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学校的主要工作是育人,而要完成这一工作,必须依靠众多的教师。因此只有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够培育出好的学生,为国家输送大量人才。教师的素质提高了,学校的声誉和办学效益自然就提高了。作为教育管理者必须要学会赏识教师,时刻把教师放到管理主体的地位,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调动教师积极性,让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多做贡献[2]。
四、结束语
我认为很难用唯一的标准判断人才的优劣,用对地方,是金子,就能发光;用不对地方,不能成为金子,就不能发光。所以,我反對用粗劣的方法进行人才管理,人才管理应精细化。教师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且重要的工作。作为教师管理者一定要做好这项工作,才能够建立好整个教师队伍,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凯.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的教师管理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9(02)
[2]余可锋,王柳行,鲍九枝.学分制管理制度下教师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