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琴
【摘要】在21世纪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里,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一系列的产品更新换代也随之加快,所以出现了一些诸如微博、微电影等顺应社会发展的新事物。而微课便成为其中的一种。目前,一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已将微课带入到教学课堂中来,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微课的教学效果不是很显著,而且应用不是很广泛。本文在分析高中英语学习特点与微课设计的原则的基础上,研究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關键词】微课 高中英语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128-02\
要对“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首先要来了解什么是微课。所谓的微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视频为主要体裁,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从它的含义可以看出,微课的形式是自主学习,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而目的是要达到最佳效果。综合来看,它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最大的区别就是把教学内容借助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只有跟上潮流,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微课教学对于高中英语是很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微课产生的背景
《高等教育纪实报》介绍说,在国外早已有“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我国在网络教育方面的发展还是比较落后于国外,所以把微课程引入到传统的基础教学阶段中来,是很有必要的。
二、加强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几点建议
1.微课程要突出其特点
微课的知识点少,也没有众多的教学对象,看似零碎,却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微课制作过程要突出自己的特点。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三点:(1)教学时间要合适。5-10分钟为宜,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最让学生头痛的事情就是老师上课的内容多,时间长,所以往往学生会有一种排斥的心理,为了消除这种心理,微课的课程内容不宜过多,时间也不应太长。(2)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微课的内容重点不在量的多少,而应注重质的成果。(3)微课程制作简便,设计要精美。这个看似矛盾,其实两者并不相冲突,要利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课程,主要以实用为主,但在具体的课件中,可以加入一些精美的背景设计,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眼光。
2.学习制作微课程,扩展学生视野
教学大纲中提到,应该重视课程教学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作用,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此,将微课应用到高中英语教学中来,可以使学生对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也可以借此掌握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扩展学生的视野,也为日后的英语教学打好良好的基础。
3.微课制作过程中,注重与老师之间交流与合作
高中英语老师在制作微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要与同为英语教学的老师进行交流和合作,还要与其他教学课程的老师进行交流和探讨,通过交流、合作和探讨,以便能够使微课程更加的尽善尽美,优化微课程的质量,使微课程能够更加贴合学生的心理,让他们从心里面接纳微课程教学。
4.勇于突破教材的约束,扩展学习范围
英语学科的显著特点就是开放性,因此,教师在微课程制作的过程总,要勇于突破教材的约束,增强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教材在教学中提供引导性的作用,在教材学习的基础上加入更加有趣、深入的知识,有助于构建全新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课本内容,另外选择课程题目。此外,教师要突破传统方式的束缚,积极创建新颖的教学模式,例如在班级开展英美文学交流、设置读书日等,丰富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给了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多的交流机会。
5.创设微课程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微课课件制作之前,应该对教材及学生特点进行认真的研究,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经验,以学生的能力为基础制作课件,并参照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这样通过微课情境的设置,做到联系实际实践,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引进到课堂之中,让学生认识到英语课程与他们生活的相关性,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这对提高高中生的综合能力非常重要。
三、结束结
在今天这个科学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广大高中英语老师能够通过运用简单的工具,自己来进行制作微课程教学,并能够把他们制作的微课程快捷有效地应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生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而这样,也会为老师的教学带来更多的方便,增加老师教学的热情,提升教学效率,还能在课堂教学中体会教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
[2] 刘福城;肖安庆;李通风.微课小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以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