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2015-07-28 11:27耿茹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宋庆龄樟树一节课

耿茹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95-01

在平日教学中,我们一般情况下更为注重一节课前二十分钟的设计与教学——充满激情的导语,精致的课件,精心设计的问题,无不尽显才华和用心。自己如此,听课时也是多见这种情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这层意义上讲,这样做是正确的。我们也可以找到这样做的依据——研究儿童专注力的专家经长期观察、研究后,得出以下的统计数据:

5—6岁时,儿童的集中时间大约是10—15分钟;

7—10岁时,注意力集中時间大约是15—20分钟;

10—12岁时,注意力集中时间大约是25—30分钟;

12岁以上超过30分钟。

由此可见,下大力气抓课堂的前二十分钟,对小学低、中、高年级而言都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让课堂走向高效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我们如果把“功夫”更多地放在一节课的前半节,而忽视后半节,不管对课堂教学效果,还是学生专注力的培养,都是极大的损失)。因为在一节课的前半节里,大多数的儿童注意力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属于上乘的。事实上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在这段时间几乎不用强调课堂纪律。到了二十分钟以后,学生就开始渐渐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注意力分散。有的学生在这段时间里很难保持像刚开始上课时的专注力,小动作就多起来了。有经验的低年级老师会在这时组织学生做个游戏,缓解课堂的疲劳。因此笔者认为研究培养学生专注力应该更多地关注课堂的后二十分钟。我们的研究策略要针对学生的专注力在即将游走的这段时间才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在这后二十分钟注重培养学生专注力,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该如何在课堂的后二十分钟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呢?下面笔者针对自己所教的年级和学科,在变通基本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方面具体谈一点实践和思考。

新型的小学语文课堂基本的模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篇课文大多数用两课时学完。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是:激趣导课,揭示课题——初读交流,整体感知——细读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升华,归纳总结。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是:复习导入,明确内容——领悟表达,积累运用——归纳总结,课外延伸。不过,课堂教学是多姿多彩的智力活动,俗话说“教无定法,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依据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课堂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针对小学生专注力的特点,灵活使用基本模式,就能构建高效课堂。

在一次阅读教学研讨活动中,听一位老师讲《宋庆龄故居的香樟树》第一课时,他是这样安排流程的:激趣导课,揭示课题——初读交流,整体感知——细读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当进入第三个环节“细读理解,品位感知”时,已经过去十八分钟了。中年级的学生这个时候开始坐不住了,开始走神了。可是接下来课堂要进行的重要环节才刚刚拉开帷幕。实录如下:

一、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出示句子“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师:从这些句子中找出合适的词来概括樟树的特点。

生:“四季常青”、“蓬蓬勃勃”。

师: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樟树的蓬蓬勃勃。

指导朗读这段话。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樟树还有什么特点?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生:不招虫、香气永久保持。

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师:在这一段中还写了什么树?为什么要写这种树?

男女生对比着读看你还能读懂什么?

师:宋奶奶对这两棵香樟树有什么样的感情?指名读第一、第三自然段。

生:爱惜。舍不得。

师:宋庆龄是个怎样的人?

师出示并读一段关于宋庆龄的个人资料。

师:读了后,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人?

师:读一读最后一段,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人们为什么要和香樟树合影留念?

生: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

师:你能把香樟树和宋奶奶联系起来说一说吗?

下课铃响

师小结

从这段简洁的实录不难发现,由于这位老师遵循一般的阅读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后二十分钟没有针对学生的专注力缺失设计自己的教学流程,难点部分没有突破,没有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更谈不上高效了。如果关注到学生的专注力变化,变通一下其中的两个环节,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我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先学课文第五自然段,后学第四自然段。在学生初读了全文后没有急于检查字词的自学情况,而是直接切入文章的重点部分。

这样设置教学流程,把最难以理解的重点部分放在课的黄金时间——开始,就化难为易,一节课时间绰绰有余。到二十分钟以后留给学生自己去读,去品味,去提升。古代文学家韩愈曾说过这样一句“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是对探究性学习的准确描述。如今我们倡导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就是为了构建高效课堂。就这节课笔者认为学生在读中了解了香樟树的特性,结合老师出示的表现宋庆龄面对敌对势力时信念毫不动摇的英勇气概的资料,感悟了宋庆龄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这么多人来瞻仰宋庆龄故居,能把香樟树的特点——香气永久保持和宋庆龄做人的风格和信仰执着的性格特点联系起来,可谓是水到渠成。

猜你喜欢
宋庆龄樟树一节课
宋庆龄,三城记
香樟树
宋庆龄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香樟树,樟树香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樟树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困扰宋庆龄一生的疾病
辛亥革命后的宋庆龄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