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治英
【摘要】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中职中专学生通过网络实现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课程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利用微课学习给我们教师与学生留下更多探究的空间与更多实践动手的时间,这必将大大地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 专业课 教学 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45-01
一、微课背景介绍
2006年,薩尔曼·可汗推出了可汗学院(Khan Academy),他所录制的课程视频一时风靡美国基础教育领域。2007年,两位美国化学教师在萨尔曼·可汗的基础上,提出了“颠倒教室”(也可叫做“颠倒课堂”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些都与微课极为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我国,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率先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的概念。他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组合。
二、微课在中职专业课施行的意义
微课是一种结合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一种混合学习模式,是教师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过程。它微小、精细、针对性强,每节微课时长一般为5到10分钟,能充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微课视频的文件简短,能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微课视频可以重复使用、反复观看,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的问题,可以在课外利用微课进行反复地观摩理解;通过微课视频,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去学习;解决了在课堂上因为时间不够,兼顾不了所有学生,致使很多学生难以掌握知识的难题;利用微课学习给我们教师与学生留下更多探究的空间与更多实践动手的时间,这必将大大地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微课能更好的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效果
1.课堂学习:据研究,一般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在10分钟左右。课堂上一味地板书讲授,会显得乏味,失去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个小小的微课,如:青海一机数控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实例1: 一进口数控系统,机床送电,CRT无显示,查NC 电源+24V、+15V、-15V、+5V无输出。故障分析: 此现象可以确定是电源方面出了问题,所以可以根据电气原理图逐步从电源的输入端进行检查,当检查到保险后的电噪声滤波器时发现性能不良,后面的整流、振荡电路均正常,拆开噪声滤波器外壳发现里面烧焦,更换噪声滤波器后,系统故障排除。可将其检修过程制作成微课形式。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转换一下学生的思维,又可以重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效率,使整节课的时间均为有效时间。
2.课后学习:微课可灵活运用于多种学习情境,学习形态可以是正式学习,也可以是非正式学习;教育层次多样,满足社会大众各种学习需求。很多知识点很难理解,将其做成微课的形式,以供学生课下随时学习。另外,将企业设备的维修、生产过程做成微课形式,一方面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增强教学效果。
3.随时学习:因90后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加速发展的时代,他们思想奔放不受约束,接受知识能力强。因此,课后的随时学习必将受到追捧。以传统教学系统知识组织微课教学主要以简短的视频形式呈现,并发布至相应的学习平台供学习者观看、下载,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这种在线视频学习为大众提供灵活自主的移动化网络学习体验。
四、微课在中职教学中的使用范围
(1)适合在校学生自学,提高学习自动性。由于微课短小精悍,课程设计是针对一个个小题,突破重点、难点和疑点,切合学生实际,解决实际困难,适合自学。
(2)适应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提高自我掌控能力。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播放快慢,调节视频播放。
(3)解决学习困难生的问题,提高学习能力。由于视频可以反复播放,使那些平时反应慢的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地反复观看,较好地解决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
(4)满足顶岗学生学习的需要,提高学习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时间,安排学习特点,甚至学习科目,学生拥有很大的学习自主空间。对于完善顶岗实习制度,离校在岗学生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就可以学习,真正实现工作学习两不误。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李秉德.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周君达.关于目前电视教材编导工作中的问题.电化教育研究,1984(2):46.
[4]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5]吴秉健.《新媒本联盟对未来教育技术应用的十大趋势展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6]李海龙.《信息技术微型课的教学策略》.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苏教职〔201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