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威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遇到疑问喜欢请教教师。教师释疑时应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的素质。
“释疑”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也是学生情感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 “释疑”对于学生来说其实也是一个探索活动。如何才能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情绪从事“释疑”的学习与思考呢?笔者在“释疑”时,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想方设法在“释疑”过程中创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索求知欲望,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障碍的原因,矫正他们原有认识的偏差,充实、完善他们对问题分析、发现、创造的过程,引导他们解决问题,以此提高他们思维的品质,促进数学能力的提高与发展。经过长期的深入研究,反复实践,证明了笔者的三克服、忌灌输、三加强的做法效果甚佳。
1. 克服“投射效应”的影响。心理学告诉我们,由于心理定势的影响,人们很容易以自身的情感体验,思维习惯来判断他人的心理活动,产生一种把自己的想法投射给他人的“投射效应”。受之影响,在解答学生问题时,教师往往认为学生与自己有同样的思路,只要解决了这一思维程序中的有关疑难,就能达到“释疑” 的目的。但是,学生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路与教师常常不相同,甚至相差甚远,其遇到的问题与教师的判断并不一定吻合。
2. 克服“反馈”概念在教学中的作用上存在的认识上的偏差。心理学控制论理告诉我们,反馈的控制过程是利用给定信息与真实信息的差异来解决矛盾的。由此不难得出“提供和矫正信息越及时就越有利于学生认识系统的自行调节、自我完善,从而自觉地缩小标差”这样一种观点。故在解决问题时,总是希望学生的认识从一开始就定位在“正确”、“合理”等格局上,而忽视了学生的认识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之不多再到知之较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忽视了辩证思想的指导作用。
3. 克服自身心理品质方面的缺陷。没有锐敏精细的观察力,发现不了学生思维障碍的关键所在,就找不到帮助学生排忧解难的有效措施;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思维能力,沟通学生障碍与正确解法的联系,就不能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顺其思路将问题的解决纳入正轨;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就不会深入地去发现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思维活动的过程,从而简单作答,完成任务了事等等。这些都会影响“释疑”的质量,也降低了 “释疑” 的功效。
忌灌输就是在教学实践中“释疑”时,不要只局限于告诉学生怎么做,不假思索地把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盘托出。否则,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完美”地解答了学生的问题,但却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无形中简单地否定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把 “释疑”变成了一种“灌输”,背离了学生自身内在的认识,抑制了学生自身思维的发展,同时还会给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造成较深的负面影响。
通过上面的分析,明确了不应该怎样,但又应该怎样做呢?
1. 加强理论学习,端正教育思想,切实强化内功,提高心理品质。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树立起充电的理念,加强教育心理学和数学教育学等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对 “释疑”的作用、方法等方面的认识。同时注意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观察力、记忆力、感知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等心理品质,并在实践中,自觉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站在较高层次上为 “释疑”制定和把握各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充分把学法指导与学生的认知基础紧密结合起来,增强“释疑” 的针对性。
2. 加强对学生学习心理和思维活动的研究,对症下药。经常有意识地与学生进行“心理换位”,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分析问题,设身处地地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困难,了解其请教教师的所在期望,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这样才能使“释疑”抓住关键。
3. 加强学法指导,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在“释疑”时,要注意分析学生原有思路,在遵循学生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抓住疑难的本质、关键,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契机,将 “释疑” 的过程转化为师生共同探索、发现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高。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如何来解决疑问,而不是自己代替学生来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