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语文课堂,探寻听课门道

2015-07-28 05:56聂小兵
师道·教研 2015年6期
关键词:风流人物柳絮比喻

聂小兵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跨学科、跨年级互相听课,目的是让教师通过听课,达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教师自我反思,以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语文课尤其是中小学的语文课,表面看是人人都会听的课,因为听起来都懂,评起来都可以侃侃而谈,而个中的听课门道,须从看、听、评入手琢磨,从而提升理论水平,促进教学实践。

看:红杏枝头春意闹

有一个老师上语文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课前已经布置学生做好了充分准备:(1)自由分组并明确任务,按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科学家、本地名人分组,搜集整理他们的故事、经历、贡献和成就并进行评价和演绎。(2)各组制定活动方案,打印文字材料、制作演示文稿、编排名人短剧。这样的确能尊重学生意愿,令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预习过程,可是,所有小组的活动形式近乎相同,不能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创造力,教师应该熟悉小组内每一个人的优势,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表现形式。

在情境导入环节,老师先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接着慷慨激昂地罗列点评了本单元出现的历史名人,并分别用楷、行、草、隶四种字体各写课题的两字。壮阔的画面和雄厚的音乐能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老师的激情导语和潇洒书法,彰显了教师的才情,能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

到了最热闹的活动成果展示环节,各组一个代表发言,一人负责演示幻灯片,其他同学表演短剧。其他小组做好记录,进行点评。整个过程的确热闹非凡,可是长时间的小组展示冲淡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表面的热闹掩盖了对“什么叫风流,什么样的人物堪称风流人物”的深入分析与思考。

难度最高的是“课堂小练笔”,仿照示例用第二人称对话我心中的“风流人物”。这样的作文题目仿佛天外来物,令课堂气氛突然由动转静,短短的十分钟不宜于学生的思考、想象和书面表达。

听:风声雨声润物声

听什么呢?既要听教师的引导点拨提问,更要听学生的朗读讨论质疑。既要听上课老师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感受,也要听学生谈收获与不足。

如贾俊霞老师上《咏雪》的教学实录,小组研讨关于雪的两个比喻的三个问题:(1)谢太傅认为哪个比喻好?(2)作者觉得哪个比喻好?(3)你觉得哪个比喻好?理由是什么?

甲组代表:我们觉得谢太傅认为两种比喻都好,因为“公大笑乐”,表明他听了两种比喻都非常高兴。

师:很好,能从原文的词句中寻找原因。

乙组代表:我们觉得谢太傅是“笑”——“撒盐空中”,“乐”——“柳絮因风起”,因为这两个词正好与前面的内容对应。

师:真厉害,能看出这么细微而别致的原因。看来英雄所见也不尽相同。

丙组代表:我们觉得作者认为“柳絮因风起”好,因为文章结尾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就暗中表明了作者的倾向。

师:那么你们认为哪个比喻好?为什么?

生1:我认为“柳絮因风起”好,因为柳絮轻盈,风一吹,能飘起来,跟雪一样。

生2:我觉得“撒盐空中”更好一些,因为盐的颜色和雪的颜色都是白色的,还因为盐能化为水,这点也和雪一样。

师:两个同学各有道理,那么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还可以把雪比做什么呢?

生:(七嘴八舌)像鹅毛、像蒲公英、像芦花、像棉花……

评:别有滋味在心头

评教学目标。例如陈丽萍老师《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2. 体会精妙语言,把握人物形象;3. 发挥丰富想象,深入理解主题”。对此,专家是这样点评的:“教学目标的表述过于简单化,笼统化,使用了一些内隐心理行为动词如‘感知‘体会‘理解。”

评导入新课。例如王正玲老师《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中的导入新课:“俗话说:‘借债还钱,天经地义。但在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笔下,却由一份奇特的借债契约,引发了一个割肉不流血的奇闻怪事,大家想知道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威尼撕商人》,去了解这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吧。”对此,专家是这样点评的:“以俗语入题,激发了兴趣,但是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建议不仅承担本课的教学任务,还要从学生第一次接触戏剧作品的学情出发,简要概括本单元学习内容,开启戏剧教学之门。”

评教学过程。例如《秋天》课堂教学实录中教师的衔接转换话语:“大家的思维很活跃,还有一些同学想谈自己的观点,我们留到课后再交流,‘诗外有诗‘课外有课,不更好吗?”对此,专家这样点评:“这位教师能适时调控课堂进度和导向,措辞机智,而且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平等对话的情境。”

责任编辑魏文琦

猜你喜欢
风流人物柳絮比喻
柳絮
喜迎建党百年书法: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柳絮飘飘
柳絮娃娃
千古风流人物 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文物精品述略
风流人物
比喻最爱
什么是比喻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