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尚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学习的认知情境和氛围,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进入生活化、问题化、情感化的境界,从而点燃课堂的激情,激活学生的思维,增进师生的感情。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点燃课堂的激情
“建构主义者强调创建与学习有关的真实世界的情境,注重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强调提供复杂的、一体化的、可信度高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将学生切入到现实和相关情境中。”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情境教学,要贴近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贴近他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实际,贴近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贴近他们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点燃课堂的激情。
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的自信自强、勇于面对挫折两个单元内容时,我跟学生一起通过“用吸管戳穿土豆”和“把手平举10分钟”等活动,用意志、用信念、用坚持把看似很小的事情做到成功的亲身体验,来培养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增强自尊自信,养成勇于面对挫折,能够承担挫折的优良品质。
二、创设“问题化”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
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创设或师生共同创设的,以问题的形式显现的,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它是根据书本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学生苦苦寻找问题答案时适当设置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让学生自主思索,发现“为什么”,最后找出问题的结果。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学会调控情绪”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设置了以下这些贴近学生思想认识实际、生活实际、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的情境。问题情境一:你最近有没有烦恼呀?问题情境二:过度的烦躁或和别人生气了结果会怎样?问题情境三:当遇到烦恼或生气时应该怎样做?通过分组讨论选派代表交流,师生共同寻找到了解决烦恼、调控情绪的办法。
三、创设“情感化”情境,增进师生的感情
在教学中,我努力在每一课堂、每一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多一分期待、多一分认真、多一分信任、多一分鼓励,他们同样会给我们多一分的惊喜。我想这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情感的交流,这种交流也只有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才会出现。所以,在一节课的开始我试着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微笑的表情去激励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情感愉悦,精神振奋。除了此种交流之外,我还学到了在不同的情境下给学生送去不同的眼神:当发现有学生注意力分散时,用目光去暗示、提醒;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胆怯、畏缩,用目光去鼓励、支持;当学生犯错误时,目光应严厉而诚恳;当学生有所进步时,应换成赞许、信任的目光。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切忌用鄙视、厌恶、轻蔑的目光对待他们,那会损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换之用一种期待、信任的目光让他们看到希望、增添力量。
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在挫折面前也从容》这一课时。课前先和孩子们做做“亲子游戏”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课堂,提高学习兴趣。接着围绕新课内容试着让孩子们做“无双臂”的人来拿嘴咬笔来写字的活动,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出课题“怎样在挫折面前也从容”,进而启发他们怎样去从容面对学习上的一些挫折,战胜挫折,做一个学习的强者。问题就自然迎刃而解。现在的学生有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情感,他们需要理解,需要渲泄,需要沟通。把课堂看作情感交流的场所,用自己良好的情感激发学生说真话,及时用真诚的、信任的目光去鼓励他们。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教师神圣的使命。
法无定法。创设“三化”情境,激活思品教学,是我的一种尝试。而要想让政治课真正“活”起来,关键在于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充分实现互动,将教师的“一言堂”转变为师生互动的“群言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样,既做到“境”与“情”的结合,又达到“境”与“理”的统一,情、境之中蕴涵着“理”,才能使学生真正因体验而晓理,因感受而动情。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