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花
无论考纲如何变化,题型如何创新,万变不离其宗,一切以教材为基点。我们应回到最初,单刀直入,直击靶心。课文就是靶,课后习题就是心。教材的课后习题,就是最好的训练材料。下面笔者以粤教版选修4《中国现代散文选读》课后习题的设置及处理进行探讨。
一、设置
首先,每个单元根据不同的散文类型和主旨,设计习题力求同中存异。“同”是由于考纲对解答散文所具备的各种能力是相通的,“异”则是力求学生对不同课文内容的感悟和升华有自己的独特性。
其次,习题的设置难易程度符合考纲要求,有语句理解,有分析综合,有鉴赏评价,设计有梯度。从横向来看,有概括归纳能力的训练,从纵向来看,不同主题的文章,要求学生具有不同的感悟和升华。
总而言之,课文习题的设置,颇具科学性和合理性,难易程度兼顾,基础与探究相融,紧扣考点,具有时代性,处理好了,有举一反三之效,忽略了,则成了令人遗憾的摆设。
二、处理
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时间紧,我们精心挑选选修教材,不求多。我们在一年半时间里仅学三本,其中将近半个学期来精心集中地学习一本,《中国现代散文选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入我们的教学生活。
拿到一篇散文,首先,体验散文之美。一读,利用早读晚读,教师初步指导品语言、内容、意境;二说,课堂时间,有啥说啥,师生互动;三写,完成课后习题。其次,从高考的角度先要求学生熟悉散文的考纲要求。每讲评一篇课文,都是让习题来引领学生预习,听讲,解答。不可能每篇文章都会涉及各个考点,所以每篇课文都有侧重,抓住重点问题,向外辐射,融会贯通,集思广益。
第一,有计划培养学生的筛选归纳能力。
概括能力是考察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近年语文高考卷现代文阅读题,对具体内容进行归纳、概括、阐释的试题占了很大的比例。可以说,概括是高考的必考考点。归纳概括能力的形成,重在读、练。一遍又一遍,不怕重复。
第二,学会品味语言的能力,体会不同语言风格。
散文语句的品味是高考常考考点。《选修四》中,几乎每篇都涉及到对句子含义的理解或对语言的品味,基本按此思路训练,不断重复,印象则深。好好利用现成的材料,循序渐进,训练学生品出语言之形式、结构、内蕴、深层含义、作用效果等。
第三,品味文中不同的写作手法的能力。
如《道士塔》中强调余秋雨通过真实与虚构的写作手法训练学生的鉴别能力。这个可以结合每个作家不同的写作风格和写作特色去掌握,顺便更立体地去了解每位作家。如筱敏:以其细腻的笔触去写捕蝶者对专业的热爱和痴迷,再用大量的细节描写加上第二人称的写法为读者呈现了对美、声誉、价值和生命的思考,其实也体现了作家本人的价值倾向。而余秋雨,本来也是个备受争议的作家,选文巧妙的设置了这样的问题:用小说的方法来反映史实甚至虚构史实,问读者对此种写法的看法,巧妙地帮助学生加强对一些争议性的人或事的思辨能力。通过课后习题,解决课文的重点、难点,是笔者常用的教学方法。
第四,分析文章思想内容、作者写作意图或观点态度的能力。
《汉家寨》全文主旨明晰,语言深沉,内容厚重。话题是“坚守”,有两个卑微的小人物,第一题设置这样一道题:“作者要坚守的是什么,在今天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中,这种坚守有什么价值?”此题命题意图旨在引导学生加深对“坚守”这一主题的理解。
对远去的人和事,不可能重演,许多历史场景也无法一一再现,学生很难产生身临其境的亲切感,笔者先运用多媒体展现浩渺黄土、枯枝老人,图文并茂,营造形象逼真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通过内心情感体验,接近现场,理解人物,把握主旨。
第五,利用探究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以自身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人格魅力更多的是来源于自身的学识。很多的探究题,是开放性的,一般“言之成理即可”,“符合实际即可”。这种试题的考查,对阅读教学产生了强有力的引导作用,对于意蕴丰富的文本,提倡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多元解读,这是一种尊重自我和善于思考的阅读品质。
责任编辑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