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

2015-07-28 00:44李瑞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7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数学课堂

李瑞

【摘要】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心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在关键点层层递进,具有开放度,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的提问有利于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课堂 有效提问 提问技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35-02

现代数学论研究认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参与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作用发挥得远远不够。经常出现提问流于形式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具有很大的随意性。2.问题的数量过多。3.问题目标不明确。4、问题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5.问后即答,不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6.只提问不评价。7.提问的对象过窄,有的老师害怕课堂提问出现冷场,耽误课堂时间,总是一味的提问表达能力好和能说出正确答案的学生。

针对上述现象,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究竟怎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呢?

一、提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的提问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的提问不能搞一刀切,所提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喜悦。简单的比较直观的问题,让学困生来回答,帮助他们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情绪。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让优秀生来回答。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先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让学困生复述概括。然后用拼组的方法,两个三角形正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中等的学生很快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高”,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最后给一个没有告诉底和高的三角形让优秀生来计算面积,这个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这样做,如果课堂上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在思考,久而久之,未被提问的学生就会把自己看作学习的旁观者,最终可能成为课堂上的“边缘人群”。

二、提的问题要着眼于教学的关键处

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因此,有效的提问必须着眼于教学的关键处。教材的重点处、知识的内在联系处,理解的难点处问题的矛盾处、思维的转折处,探索的规律处。这样的提问不仅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而且为学生指明思维方向。如:我在教学“异分母加减法”时,引入1/2+1/3后提问:“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有的答:“都是真分数。”还有的答:“分子都是1。”显然,这个问题不明确。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我的提问意图,课后经过反思,我改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

三、提的问题要层层递进

在教学中,对于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学生往往一时难以理解领悟。教师可以用化难为易、化整为零的方法,把较大或较难的问题设计成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降低问题的难度。如:我在教学“认识周长”一课时,我出示了长方形、三角形、圆形之后,采用问题递进的方式推进学习进程:①指着长方形、三角形、圆形说:“谁来分别指出这些图形的周长?”②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学生思考得出用尺子直接量,请一位学生到前面亲自量一量这些图形的周长)。学生很快量出了长方形、三角形的周长,该生正准备测量圆形的周长时,沉默了一会儿说:“圆形的周长不能用尺子量。”③“谁有办法测量出这个圆形的周长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用“滚动”或“用绳子绕”的方法可以测量出圆的周长。整个教学过程顺利地实现了“低起点”、“问落点”的良好教学愿望。

四、提的问题要开放有度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儿童的认知,设计开放性问题,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推动学生展开多角度、多方向探索活动。现代教学研究认为:提问最好问在学生的“最新发展区”。 “最新发展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如果所提问题太简单,就如一杯白开水,无滋无味,没有任何思考的价值,学生只会回答“是”或“不是”。这样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开放性问题是一种探索性问题,要求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分析,善于打破常规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教学“角的认识”这一课时,老师引导学生从实物图中抽象出角以后,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利用纸、笔、小棒等学具创造出角吗?问题一抛出,学生立刻相互讨论,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的说:“我用尺子和笔在纸上画了一个角。”有的说:“我用纸折出了一个角。”有的说:“我用两根小棒摆出了一个角。”还有的说:“我用吸管做了一个角。”……学生通过操作,不但自己创造出了角,而且深化了学生对角的特点的认识。这样的问题才能给不同的学生留有充分思考、想象的余地和自由发挥得空间。

五、提问题后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常常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老师在提问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对答如流。从实际效果看学生由于思考时间不充分,精神紧张,通常让老师大失所望。进而,老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来纠正学生的错误。研究表明,如果老师提问后能等候一段时间,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变化: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拒绝或随意性回答的情况会减少,学生的成就感明显增强。

由此可见,“问”与“答”之间要有适当的时间间隔。当然,时间不能间隔太长。否则,课堂教学会显得散漫、拖拉。因此,“问”与“答”之间的时间要由问题的难度而定。

总之,在实践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数学课堂
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