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依娜甫·胡沙英
摘 要 结合教学实例,重点讲述学生阅读和做笔记的方法,强调习惯养成教育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从细节抓起,从学生的生活做起。
关键词 化学教学 习惯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0098-02
在我执教的5余年,要说给予了孩子们什么?我想是三点:一是用言行教化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激情,要用真情,学生才会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二是将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三是致力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教育主要任务是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或许要问哪些习惯要培养?主要是“听、说、读、写”的习惯,现在很多孩子不会阅读,原因是从小没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化学教学中,我还得用小学缩句的方法让学生找中心词,用语法分析领会概念的内涵,理科文字的逻辑性强,让学生默看的方法去理解,联系生活去读,产生联想去读,握着笔去读,读出操作方法,读出实验原理。比如,如何读化学的定义:“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首先抓中心:化学是“科学”,然后不断地去追问:是怎么一门科学?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研究物质的哪些方面?“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站在什么层面上去研究,微观层面即“分子、原子”,只有这种解读才是真正读懂。
阅读理化教材是积累学科语言的需要,通过强化对教材的阅读,才能对化学问题作出准确的表述。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语言,与生活语言不同。例如叙述检验氧气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操作)若木条复燃,(假设的现象)证明该集气瓶中是氧气(结论)。”对学生来说,阅读的最高境界是能够提出问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可燃物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例如,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里燃烧更旺,发出蓝紫色火焰。又如,某些在空气里不能燃烧的物质却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这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同时也说明,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相对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绝大多数学生通过阅读不能提出问题,有个同学干脆将“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里燃烧更旺,发出蓝紫色火焰”读了一遍,读的是问题的答案,而不是问题,这样他就不清楚这句话解答什么问题,答题的时候往往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实际上就是没读懂。
对学生的阅读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对于优秀学生要求阅读后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中等学生能读出重点,在问题的指引下能获取问题答案;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读通顺是前提,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找到问题的答案。以上内容可以挖掘出这样几个问题:硫在氧气里和空气里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能说明什么问题。你能举例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吗?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可燃物在氧气里燃烧比空气里更剧烈?最后一问的答案就是段落的最后一句话:“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相对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这句话中有个关键词“相对”,这里实质指的是氧气的纯度,没有相对二字,含义就不同了,意思就变了,也是错误的。学生能这样阅读,“咬文嚼字”有时候是必要的,读得“讲究”啊,读中锻炼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再就是很多学生不会做笔记,我提倡量少的笔记随教材而批注,问题是有的孩子将第5面的笔记写到第4面教材上,起不到笔记的作用;有的看不出笔记内容所陈述的问题,举个例子:教材上写到“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笔记时要批注该内容陈述的问题,即批注标题:“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然后在教材上用圈、点、波浪线或双色笔,将“有害气体”和“烟尘”分别标注,并写上①②,这样就一目了然。量大的专题方面的笔记或单元小结,需要专用化学笔记本。我建议每门学科有一个专用笔记本,记录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易混点、学习心得、错题反思等。叫它“改错本”也行,能够呈现出自己学习化学的历程,复习时打开“改错本”,大大提高复习效率。阅读和笔记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教师教给学生的基本方法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我越来越相信:让孩子从小多做一些家务,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生活经验对学习太重要了。三岁前,孩子自己穿衣穿鞋,洗脸洗脚,整理玩具;五岁前,自己可以洗袜子等,用摸布擦桌子,扫地;十岁前,自己做饭吃,打扫卧室、书房,到田间地头摘菜、除草等……,让孩子做一些己所能及的家务活,远比“放下碗就催促孩子去作业”强。行为、习惯、性格、命运,四者存在因果联系,前者决定后者。作为教育者,从理念上采取“形而下”的方式去思考,以慎重的态度对待生活中每一个细节,“行为不好就会影响将来的命运啊!”;从行动上则要“形而上”,命运、性格和习惯的着力点在行为,具体可操作点也在行为,比如书写,在平时的作业练习中,关注孩子写字的姿势、握笔方法等,尤其是书写的态度,这就要教师具体到学生的一笔一画,去指导甚至示范。观察学生行为的错误,及时给与指正,好习惯是在改正中养成的。
(责任编辑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