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凤珍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0090-01
数学源于生活,又融入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将孩子们的生活与数学结合起来,能使数学教学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孩子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一、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联系生活实际,引发数学思考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结合教学内容将其引入课堂,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另一方面由于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学生只要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二、通过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设计数学问题,激发兴趣
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景中进行“再创造”活动,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既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实现生活数学化,又会使原来枯燥乏味的例题有了“应用味”,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和亲切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探索精神,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的理念。
三、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现数学问题,激励思考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数学,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理解数学。如教学“除法平均分”时,我拿出一个果盘,里面装着10个苹果,我问学生,如果把这些苹果分给5个学生,每个学生分的一样多,该如何分?怎么列式?学生众说不一,想出来好几种分发,我又问,通过以上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不难看出,恰到好处地将数学问题与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认同平均分的概念。
四、创设现实生活情境,研究数学问题,发散思维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在一些课的开始可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生活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奶奶分月饼”的生活情境:中秋节的晚上,奶奶拿出三个大小一样的月饼分给三个宝宝吃,奶奶先把第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块,分给宝宝甲一块,宝宝乙连忙说:“一块太少了,我要两块。”奶奶笑眯眯地把第二块月饼平均切成4块,分给宝宝乙2块。宝宝丙见奶奶满足了宝宝乙的要求,抢着说:“我要3块,我要3块。”于是,奶奶又把第三块月饼平均分成6块,分给宝宝丙3块。三个宝宝都认为奶奶满足了他们的要求,高高兴兴地吃了起来。故事讲到这里,我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个宝宝分到的月饼多?”学生们个个兴趣浓厚,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宝宝丙分得多,有的说宝宝乙分得多,还有的说三个宝宝分得一样多。到底哪个宝宝分得多?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3张大小一样圆形的纸片代替月饼,在小组内操作分月饼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验证后,得出结论:三个宝宝分得的月饼同样多。这时我说:“聪明的奶奶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宝宝们的要求的,又分得这样公平呢?你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于是,学生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在老师的引领下进入了新知的探究过程。
五、模拟生活实际情景,解决数学问题,创造思维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着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我们可以将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实践活动中去解决数学问题。如在讲解长度单位时候,我们可以去操场实际测量,让数学真正地融入生活,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如教学“人民币”时可以模拟超市购物这一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买卖东西”。通过识别商品、看标价、付钱、找钱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道理,从而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这种模拟生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优越性,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懂得数学的真正价值,提高他们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总之,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尽量寻找身边的数学。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就能沟通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联系,使数学课堂教学真正实现来源于生活,融入生活的价值目标。
(责任编辑 文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