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预护理对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的抗抑郁的效果

2015-07-27 04:51廖华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5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高血压

廖华艳

【摘要】目的 研究干预护理对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的抗抑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治疗的220例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降压药物结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抗抑郁效果,并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患者抑郁情况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预护理能够提高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的抗抑郁疗效,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心理障碍;抗抑郁药;干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原发性高血压是不能确定高血压明确诱因的一种高血压,我国约有1.6亿患病人数,患病率约为18.8%[1]。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压也趋向于年轻化,成为困扰整个世界的疾病之一[2]。研究显示,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心理-社会因素是其中一种重要因素,对高血压的防治、转归等有重要影响。本文选取我院治疗的220例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结合降压药物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治疗的220例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盲分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男52例,女58例,平均年龄(56±4.3)岁;平均病程(6±1.5)个月。对照组男50例,女60例,平均年龄(54±4.9)岁,平均病程(6±1.6)个月;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由一组专业医护人员在相同环境中进行治疗观察。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降压药,左旋氨氯地平5 mg/次,

1次/d,同时给予口服抗抑郁药物黛力新,1片/次,

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干预护理措施,两组疗程均为12周。方法包括:①认知疗法:进行宣传教育,将高血压的知识和特点、注意事项、饮食原则等向患者说明,并监督患者按时吃药,可以发放高血压知识手册,定期开展高血压知识讲坛,请高血压预后较好的患者亲自叙述高血压的危害及如何配合治疗等,如何预防并发症以及调节自我心理,调整高血压患者情绪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②行为干预:对患者进行生活行为指导干预,督促患者改掉不良生活习惯,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患者日常饮食,避免进食高盐、高钠食物,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做到健康饮食,督促患者戒烟戒酒等。指导患者日常运动,如跑步、晨练、游泳等有氧运动,不方便运动的患者也可在床边适当运动。③支持性心理干预: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引导患者宣泄心理不良情绪,指导患者家属配合给予患者体贴和关心,集中培训1~2次,30 min/次。多倾听患者内心,并给予引导,使患者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避免过激行为的发生。对患者过激行为给予谅解等。

1.3 评价指标

入院后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估,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收集统计患者资料情况。SDS正常为41分,>50分表示抑郁情况明显。通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效果来评判疗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SD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一定抑郁心理;治疗后可见观察组SDS评分明显下降,低于对照组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以危害性大、发病率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治疗[3]。由于对药物的长期依赖性,患者会产生诸如抑郁、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障碍,高血压发病过程中,除躯体自身因素外,心理社会因素也对疾病产生了较大影响,而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不仅可引发植物神经功能的调节混乱,同时也使患者对疾病治疗的态度产生了较大影响,大大降低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从而加重了治疗的困难程度,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身心健康破坏。

因此,如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困扰十分重要。干预护理是在给予高血压患者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其心理以及生活习惯的护理,由于高血压患者往往伴有抑郁情况,给予抗抑郁治疗也很有必要。而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相应的生活习惯指导以及心理宣泄可有效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促进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对治疗起到辅助作用[4]。也有研究显示[5],高血压患者由于生活质量差,心理情绪不稳定,对服药有很强的抵触心理。而干预护理不仅可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也对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很大提高,解决了患者的抗拒服药问题,也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保障。

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SD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一定抑郁心理;治疗后可见观察组SDS评分明显下降,低于对照组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使用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小芳,罗静静.对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进行干预护理的抗抑郁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20:3156-3157.

[2] 陈 黎,陈胤结.抗抑郁治疗对高血压并发抑郁、焦虑患者血压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06:935-937.

[3] 李 婷,段 书.焦虑抑郁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B),2012,05:47-48,58.

[4] 王 彬,李宝花.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治疗脑血管病伴心理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0:2161-2162.

[5] 黄禄勇,张 林.心理干预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疗效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05:10-11.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这些高血压的治疗误区你知道吗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煤矿井下矿工酒精所致心理障碍的研究